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此时杜勋都抬出尚方宝剑了,卢象升要是还拒绝,确实不太好。
看到卢象升露出犹豫之色,杜勋就知道自己的威胁,多少起了点作用,知道这个时候他该再加一把火,让卢象升同意他走。
只不过,这一把火,可不能再是威胁了,而是利诱。
“大帅,杂家留在这里也帮不上您的忙,还不如让杂家去太原。
代州的将士们,不是缺水棉衣吗?
杂家到了太原之后,便督促太原那些官员,让他们尽快筹集到足够的棉衣,送到代州。
要不是,以那些各地官员拖沓办事的尿性,别说半个月了,就是给他们两个月,他们都不一定能送来五万套棉衣。
杂家以性命担保,等杂家到了太原之后,一定在半个月之内,为大帅送来五万套棉衣。
杂家敢立下军令状。”
这一刻,杜勋深深抓住卢象升最需要的东西,一脸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保证道。
“杜监军,你此言可当真?”
看到卢象升朝他望过来,如此问道,杜勋的心里就升起一股冷笑,知道卢象升心动了。
“当然,大帅,军中无戏言,本监军虽然不负责任打仗,但筹集一些物资,还是能做到的。
这也是本监军,唯一能为大帅,以及雁门关、代州的数万将士,所做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杜勋的演技很不错,说的情真意切,真的说动了此时的卢象升。
因为,这个时候卢象升确实需要棉衣,接下来天气转凉,他不能让手下将士,一个个再穿着薄衣作战了。
同时,卢象升觉得杜勋既然敢立下军令状,多半不敢食言,否则日后他绝饶不了他。
可惜,卢象升远远低估了杜勋这样的小人,做人无耻的下限。
“好,本帅同意了,你可以离开雁门关,但不得返回代州,本帅会派一队人马,直接护送你去太原。”
最终,卢象升还是选择答应了杜勋的要求。
“多谢大帅。”
听到卢象升这么说后,杜勋也激动的应道。
“杜监军,你可别忘了你立下的军令状。”卢象升不忘提醒杜勋。
杜勋立即拍着自己胸脯,喜声说道:“大帅放心,杂家一定说到做到。”
可是,此时在杜勋心里真正想说的话,却是:姓卢的,还想让杂家给你筹集棉衣,你做梦去吧。
“来人,护送杜监军离开。”
随即,杜勋不惜冒着大雨,在十余名明军骑兵的保护下,离开雁门关,朝南而去。
卢象升不知道的是,他的这次轻信杜勋,算是犯下了大错,以至于酿成后面更多的灾难。
“杀啊!”
而此时雁门关关墙上的战斗,变得更加惨烈起来。
特别是西段关墙,由于这里是清兵最先登上关墙的地方,这让城外的阿济格意识到西段关墙防守薄弱,派出更多人马猛攻西段关墙。
卢象升虽然向贾武这边,派去了一千余人的援兵,可半个时辰过去了,非但没将那里的清兵赶下去。
反而,让更多的清兵攻上关墙,双方在关墙上,进行着惨烈的肉搏战。
明军这边虽然人多,可还是被清兵压着杀。
好在后面随着贾武调集来弓箭手,以及天雄军三支百人队也赶过来,才重新夺回优势,将试图扩大占据地方的清兵,重新压缩回一片狭小地带。
到了午后,雨势终于渐渐小了下来,可双方的战斗却更加激烈。
“杀啊!”
一个个清兵怒吼着,不要命的试图登上关墙,可大多数都被关墙上的明军赶下去。
争夺最为激烈的,就是西段关墙了,这里的关墙上,以及关墙下,已经堆积了大量双方将士尸体。
整个雁门关远远的望去,都变成了淡红色,那是被鲜血染红的缘故。
降落到雁门关上的雨水,在顺着关墙,顺着山间沟壑流到山下时,都变成了红色,形成一条条独特的红色溪流。
(本章完)
第718章 岌岌可危,无耻小人()
718岌岌可危,无耻小人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阿济格率领的六万多清兵,从六日清晨开始冒雨再次强攻雁门关。
当然,主要负责攻关的,还是白泽和赵天达两人的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的三万余清兵。
至于鞑子和蒙古人,主要用弓箭进行远程支援,冲锋陷阵伤亡太大,这些他们肯定是交给汉军各旗去做。
此时,战斗已经进行到了傍晚,却丝毫不见清兵有任何退兵的迹象。
从清晨到傍晚,整整近六个时辰的激战,双方围绕雁门关城关,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此时清兵已经从东西两段关墙上,数个区域登上了关墙,明军将士也无法再将他们完全赶下去。
在这些清兵登上关墙的区域,也是双方将士搏杀最为惨烈的地方。
雁门关内的明军,这一次也表现的极为顽强,有着卢象升亲自坐镇关楼,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支明军队伍主动溃逃。
“跟老子杀,杀光这些清狗!”
东段关墙上,已经有五六次城墙垛口被清兵攻占,不少清兵登上关墙,守在这些垛口,掩护后面清兵登城,并且与冲杀过来的明军将士血战。
“弓箭手,给老子射死他们。”
关凌怒吼着,可惜随即他发现自己的命令,并没有弓箭手赶来执行。
原来,在整整一个白天的激战中,明军弓箭手伤亡惨重。
此时剩余的明军弓箭手,也全在其他关墙垛口处,射击其他方向试图登上关墙的清兵。
“妈的,你们跟我冲。”
关凌一看弓箭手是指望不上了,只能率领身后十几名明军步卒,冲杀过去。
“杀啊!”
整个雁门关混战成一片,到处都是喊杀声,战斗早已经开始朝着关内蔓延,此时战斗主要集中在最外围的一线关墙上。
这里明军将士和清兵的争夺,最为惨烈。
对于明军来说,对他们造成最大杀伤的,并不是这些登上关墙的清兵,而是他们后方不断射来的箭雨。
阿济格不舍得让自己手下鞑子骑兵,参与这样惨烈的攻关之战上,但阿济格也不可能让鞑子兵只在后面看着。
阿济格下令,让所有鞑子骑兵下马,组成密集的阵型,充当弓箭手,朝着明军关墙上进行覆盖式射击。
两万余人鞑子和蒙古人,组成的密集弓箭阵型,便朝着雁门关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覆盖式射击。
雁门关上的明军,随时都可以看到,前方天空上射来密密麻麻的的箭镞。
然后,随着一声‘噗噗噗’的箭镞射穿甲胄,刺入人体血肉的闷响声,以及响彻云霄的惨叫声,关墙上的明军将士就会倒下一大片。
对于鞑子这种箭雨覆盖打击,一开始卢象升也没什么办法,他只能下令,将关内所有能搜集到的盾牌,全都送上关墙。
然后,就是不断的朝关墙上派遣援兵,关墙上的明军死了一批,他就立即从关内仅有的七八千人预备队中,抽调人手支援上去。
这也是卢象升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可以说明军能够守住雁门关,完全就是靠血肉之躯堆出来的。
最可恨的是,明军弓箭手人数,本来就没有清兵多,负责射杀那些攻城的步卒,都嫌人手不足。
根本调不出多余的,去反击关外那成片成片的清兵弓箭手。
谁让鞑子兵和蒙古兵,每一个人拖出来,都是射箭好手,明军在这方面完全没法和人家比。
好在,事情到了午后,终于出现了转机。
到了午后,下了半夜以及一个上午的大雨,总算是停了。
虽然环境还很潮湿,地面也有不少积水,但明军手里的铁壳雷,总算是可以使用了。
至少卢象升让明军将士,用投石车抛射铁壳雷后,发现能有七成以上铁壳雷爆炸,这让卢象升激动坏了。
随即,从午后开始,明军总算是有了反击清兵弓箭手的手段了。
卢象升让明军将士用投石车,将铁壳雷抛射出去,目标就是关外百余外的清兵弓箭手所在地方。
遭到铁壳雷一阵轰炸后,阿济格也随即下令,让蒙古人参与攻城,而剩余鞑子弓箭手分散开来,继续抛射。
清兵弓箭手这么一散开,卢象升这边又没辙了,只好腾出铁壳雷攻击那些攻关的清军步卒们。
“戚威返回代州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