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剽窃天下-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弩点头称是。谭家宝接着说:“你和力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尽快注册成立‘唐朝地产公司’‘唐朝物业公司’和‘唐朝投资公司’三家公司。然后加上你的‘电影娱乐公司’以这四家公司名义找各大银行贷款。尽量在bao乱前贷到更多的钱。我给你们的任务是一个亿,你们要尽量想办法完成。”

    范弩大吃一惊,他站了起来说:“一个亿?我们哪有这种本事?”

    谭家宝做了一个要他坐下来的手势,然后说:“你不是和邱老板很熟吗?你们把我这个预言卖给他。不过,他的远东银行虽然不大,但是贷款5000万他咬咬牙应该没有问题。另外,凭我们现在的名望,在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其它银行贷款几千万也应该不是难事。具体什么理由,以什么手段,你们和老崔商量着办,最好能够超过一个亿。”

    范弩皱着眉头,和陈力军对视一眼,然后无奈地答应了。

    谭家宝后来才知道,自己在这里犯了一个认识上的错误。由于唱片发行的异常顺利,夸张地收进好几千万。所以他没有细致地分析当前香港的一些经济数据,以及物价指数等等。前世中,他记得上市公司一上市就圈走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以至于他以为目前的一个亿是个简单的事情。

    后来他才知道,当时两万元就可以买一套不错的房子。当时汇丰银行的法定资本也仅仅两个亿,最大的上市公司“香港置地”的法定资本也就三个亿。而李嘉诚1972连上市的长江实业当时也仅仅募集了3200万元,郭得胜的新鸿基募集一个亿,而邵氏兄弟仅仅才募集了5000万。

    也幸好他这样误打误撞,范弩和陈力军两人使出浑身的劲,想尽所有的办法,再次发挥他们两个的“无敌忽悠神功”跑遍全香港十几家银行。那时候,香港银行界刚刚经历了1965年的挤兑风波,在贷款方面已经控制得很严格,并且更加规范。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在谭家宝回来之时他们竟然弄到了1。2亿的资金。加上原来的资金和新赚来的资金,让他站到了非常有利的位置,才得以在1967年之后的香港地产界大展拳脚,谭家宝俨然成了一个让人生畏的超级地产大亨。这是当然后话……

    说完这些大事要事,他们就把一些琐事交换了意见,一晃就快下午六点了。这时,汪明荃敲门进来了。由于创业之初,连谭家宝都没有秘书,大家都不好请秘书,汪明荃就当了个义务秘书。

    汪明荃对谭家宝说:“老板,金庸先生来了,在外面等着呢。”

    “谢谢。”谭家宝对汪明荃的这种称呼表示满意,他宣布散会以后,就和郑大士一道来到外屋,会见金庸先生。

    “哈哈,查先生这么快就把人才给我带来了?”谭家宝微笑地与金庸和他带来的那个中年胖子握手。

    “他叫刘维德,曾经是大风出版社的总经理,后来又在美国出版界呆了几年时间,春节前才从美国回来的。你看看是不是很符合你的要求啊。”他转身又对那个叫刘维德的胖子介绍说:“他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唐嘲。”

    谭家宝明显感觉到这个胖子的手在颤抖,他瞪大眼睛,半天才说:“老查,你不会和我来开这种玩笑吧?”

    谭家宝哈哈一笑说:“对于你的这种惊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我的确就是如假包换的唐嘲,只是我不想让太多的人惊讶,所以要先委屈委屈你们这些我敬仰的、有本事、有作为人了。哈哈,惊讶一下就好了,不要把我当妖怪看就行了。”

    金庸微笑说:“别急着拍马屁,你要倒霉了!上午你刚走,倪匡和古龙就来了。倪匡那老顽童看见你给我的《教父》,说要敲诈你,不然就卖了你。他说他书名都想好了,叫《唐嘲的唐朝》。”

    谭家宝想了想,又大笑起来说:“呵呵,这老小子他不敢的,如果他敢这样做,我就把他的糗事编成歌曲,在香港广为传唱,让他不得安宁。”

    开了一会儿玩笑,刘维德这才相信眼前的这个小孩子真的是唐嘲。他这才向谭家宝问道:“有幸得到唐嘲先生赏识,不知唐嘲先生请我到美国去做些什么呢?”

    于是谭家宝简明扼要地把此行目的和他的职责任务说给了他听,然后说:“具体问题由这位郑大士先生负责,我希望你们两人合作愉快。”

    他们正说着有趣,汪明荃又来了,她轻声地对谭家宝说:“刚才有个叫做‘咏春武馆’的年轻人送来一封信,他指名道姓要‘小神童’亲自拆阅这封信,说这是他师父叶问老先生的亲笔信……”

第38章 李小龙的挑战() 
晚上九点,谭家宝带着范弩、郑大士、谭家宁和谭少强,还有金庸和刘维德来到了位于利达街的叶问武馆。

    八点钟谭家宝给颜同解开穴道后不久,就接到了叶问武馆派人送来的“挑战书”,“挑战书”是李小龙以叶问弟子的身份下达的,非常正式。

    谭家宝正准备去美国,百事缠身,现在中途又旁生这样一个枝节,心中有种莫名的恼怒。虽然他前世敬佩叶问和李小龙师徒,特别是对于李小龙,年轻时代的他,那时候更是疯狂的崇拜,对于他的电影,他的功夫,他的截拳道,他的双截棍都是佩服得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但是现在他们两个挡在了他的面前。

    他本不想理会他们,但是刘维德胖子嘀咕着一句:“干嘛中国人老是喜欢挑战中国人啊?有本事就去挑战阿里啊……”让他猛然一惊,他心念一动,于是打算马上处理好这件事情,虽然他明知“挑战书”的日期是三天后。

    李小龙挑战阿里,这绝对是一场能够震惊世界的世纪之战!到底是西方拳击厉害,还是东方武术优秀,这在谭家宝心中都是一个迷。按照身体“硬件”条件来讲,西方人占有巨大的优势,但是谭家宝始终认为,灵巧深奥的中国功夫不一定就毫无机会。只不过,能够战胜阿里那样世界顶尖拳击手的武术家真的是屈指可数。谭家宝认为,目前阶段,这个李小龙无疑是挑战阿里的最佳人选。

    谭家宝寻思着,要怎样来促成这一场东西方搏击的顶级赛事。

    听说要比武,金庸也顾不得回家了。作为一个武侠小说的翘楚,他还真心想看一场高水平的武林决斗。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驱车向利达街驶去,一会儿工夫,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利达街叶问的武馆叫“咏春体育会馆”,占地两亩多,是一幢老式的两层庭院结构房屋。叶问吃住和工作都在这里。

    谭家宝一行人坐在老式厅屋等了很久,叶问和李小龙才先后出现。其实叶问起居很有规律,他不到九点就已经睡下,而李小龙并不住在这里,他的师兄弟打电话过去,他才匆匆赶来的。

    叶问,本名叶继问,是广东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从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家教育。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并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就是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现在的叶问已经70多岁了,他理了一个光头,穿了一件灰布长衫,显得瘦骨嶙峋,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的。他像是一个邻家老头,却没有一丝的武术大家的派头。谭家宝知道,一向处事低调的叶问,就是这个样子的。

    与低调的师父不同,年仅20多岁的李小龙却是生龙活虎,咄咄逼人的。现在,站在谭家宝面前的李小龙还是那一副目中无人,藐视一切的神态。

    谭家宝与这对师徒,按武林规矩相互行礼之后,戴着面具的谭家宝冷冷地说:“请问叶老师傅,请问李小龙先生,我们之间往日有仇吗?我们之间最近又有什么不愉快的经历?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向我下战书?”

    瘦削的叶问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他说:“下‘挑战书’的确是我们……多事。但是早年我曾经欠下一个朋友的人情,他要我为了香港‘武术界’的荣誉向‘小神童’你挑战。哎,我很难拒绝。身处武林,有时候也难免身不由己啊。所以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三天之后,我们比武将按武林规矩,请几个香港武林中有名望的前辈,而且遵循点到为止的原则,大家尽量不要伤了和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