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零五章 深度透析()
没办法,最大强援老毛子居然不见了,它们只能用更大的代价请来的美利坚人,这群家伙!总之勉强干掉了德意志这头被纵容的猛虎。
但是,一战结束后,不管是法兰西还是德意志,包括日不落在内的欧洲诸强,都衰弱了不少,相反,大洋另一边的美利坚从中得利。
它们虽然也出兵了,但是,是英法花了不知道多大的代价请来的,而且美利坚人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出手,根本没浪费什么精力。
相反,单单靠供给协约国的军备物资,美利坚就赚得流油,彻底解放了生产力,如此多的军事订单,带动了美利坚国内的工业发展,为了满足英法德需求,美利坚工业不断更新换代。
甚至在一战结束前赶上了法德的水平,当然这里指的是被打残了的法德,它们唯一的缺陷就是军事武器上面一些高精尖的欠缺。
例如光学瞄准仪器以及飞机协调器、大口径高倍舰炮制造技术,这些都是美利坚急需的东西,就连英法也垂涎三尺,众所周知,德意志帝国蔡司公司的光学仪器是世界一绝。
至于其它那些先进武器技术更是不必说了,那都是被吊打的人的明悟,说多了都是泪。
就在一战后,美利坚迫不及待地想从德意志那里或得这些,当然,像什么小矮子、法兰西,他们都想,可是出了一个变数,这让大家原本计划好了的东西都没了。
或许更应该说一下远东的变幻多端,谁又能够想得到那个被玩残的野猪皮帝国或者应该叫中华民国,居然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拿破仑一样的人物,东征西讨,愣是搞出了一个强国。
虽然早在一战还没结束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少帅势力就入了英法美的眼,毕竟一个搞得法属印国第二大陆鸡飞狗跳的中华地方势力怎么能不被人看到呢?
法兰西对他们简直是恨的牙牙痒,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势力居然这么强,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德意志勾搭在一起了,军事技术可以称得上世界前列。
但是,对于这些大佬来说,一个地方势力无法让他们重视起来,也正是这样,才错过了最后的好戏,整个中华都被‘少帅’整合在一起。
谁都明白‘黄祸论’虽然滑稽,但是并不无道理,毕竟潜力在,四万万人一旦被集结起来,那绝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轻而易举解决的难题。
在他们不知不觉间,东方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当然,那里原本就有日不落扶持起来的一条狗,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玩成了一条死狗。
只有在那场瓜分会议中,世界才真正看见了这个远东巨人,当然,更多人是不屑,但是远东巨人用事实告诉他们,什么是崛起,什么是强大。
西进印国,北击沙俄,南掠英法,东控日美,堪称全方位打击的布局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
两俄对峙有它的身影,小矮子的骚动也缺不了它,至于法属东南亚、英属缅甸,更不用说了。
在这场无端端地骚动中,日不落是真正的输家,尽管法兰西也失去了远东最后一块殖民地,但是法兰西的重点永远不是东南亚,早在它输给英格兰的时候就注定了。
谁不明白,只有非洲才是法兰西真正的命根子,可日不落帝国不同,虽然富有北美加拿大广大地区,又有澳洲一个大洲,但是那颗女皇头上的明珠是真正的核心。
真正能给日不落创造利益的不是那个广袤无垠的加拿大,也不是独占一洲的澳大利亚,更不是非洲那几块干燥的沙漠,是那个曾经的世界四大古国之一的印国。
是印国仅次于中华的人口为日不落创造了收益,不管是原料生产地也好,商品倾泻地也罢,总之印国对于日不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是,它们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缅甸的叛乱波及印国,随之而来的是中华大军,谁也没有想到,报复来的这么强烈。
在这个八国联军搞事的时候,在那个两次烟土战争雄踞的时代,日不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逼迫野猪皮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甚至占据了香港、九龙,亦如国中之国。
现在呢?女皇皇冠上的明珠愣是被挖走了三分之一,计划好的麦马洪线成了笑话,藏南?现在连印北都未必是日不落的了,呵呵!
更过分的是,中华利用宗教矛盾,惹动了印国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谁都明白那个一手马刀、一手古兰经的教派比曾经发动了好几次十字军东征的‘圣教’更可怕。
要不然时至今日,他们也不可能拥有北非、中东、西亚广大地区的宗教统治权,在远东、南亚次大陆更是影响深远,单单是中华就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徒。
至于印国,那就更多了,孟加拉地区、西部地区,至少上千万教徒,这还是保守估计,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争斗中,一次次失利,被打压,被欺侮。
可以说,积攒了不知道多少怒火,和种族制结合在一起的印国教是整个地区最大的宗教,所以伊斯兰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更何况日不落在后面支持。
可没想到,在中华的支持下,武装起来上百万的伊斯兰教徒,他们将心中那团火释放出来,燃烧了整个印国,甚至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那就是巴国。
这些被欺压久了的人,战斗力绝对没话说,一度将印国人打得丢盔弃甲,如果不是日不落及时支援,恐怕南亚次大陆所谓的印国就会消失不见了。
这还不是最可气的,最可气的是,不知道中华给德意志喂了什么药,居然让德意志的百万军人组成了一个团体,推翻了战败结论。
结果,协约国除了得到战争所谓的胜利宣言,其它的东西半点没有,在法德中间,横着一只中华军队,就像一根搅屎棍,十几万人将两个世仇分开,为后面留下了一个大伏笔
第七百零六章 物是人非()
当然,这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谁也没想到一个东亚弱者的崛起,也会带动一个西亚弱者。
或许是恶趣味,但在中华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变了,由那个打赢了战争的凯末尔做主,虽然英法美都插手,试图改变这一结果,但无济于事。
谁能想得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华没有直接帮忙,反而让德意志帮忙,将那些用不上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送给了凯末尔。
好家伙!要知道战争结束前,德意志足足四五百万军队,还有那些正在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那得有多少东西呀!放着也是浪费。
中华给他们介绍了一条财路,做个中间商,将这些东西卖给了那些小国或者弱国,例如墨西哥、智利、暹罗、巴国等等,就连唉塞俄比亚那些非洲地区势力都得到了不少。
这让整个世界都处于动荡中,特别是中华有计划的把东西要么卖给英国对头,要么给美国对手,要么就是法国地盘威胁者,简直让他们恨的牙牙痒。
。。。。。。。
1927年8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德国调动四大方面军发起了对法国首都巴黎的歼灭战,同为盟友的土耳其也不甘落后,在英美援军还没有全部抵达的时候,趁势在科特迪瓦发起了总攻,装甲部队不到半天时间就突破了联军前线阵地,对阿比让的英美援军进行突袭,援军死伤惨重。
不得不说,这两场战场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因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帝国主义强国都集中在欧洲,而大英、法兰西、德意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战争虽然没有席卷整个欧洲,但是却决定着欧洲未来的主宰。
可以说,完全与欧洲各国息息相关的,跟历史上有所不同的是,尽管德意志没有对苏俄出手,但是它依旧拉拢了捷克、奥地利,成为其大后方,至于准备要分出来的波兰却胎死腹中,大半地区在德意志的控制中,剩下的都被俄罗斯帝国掌控着。
也正是因为这样,俄罗斯帝国才在苏俄西部建立了一块根据地,包括后世半个波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成了它的领土,提供了不逊色于苏俄的战略纵深。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帝国大半领土都跟德意志接壤,双方修建了一条德俄铁路,西至柏林,冬至伏尔加格勒,中间贯穿了波兹南、华沙、布列斯特、基辅。
达到了德俄两国之间的共同有无,从俄罗斯帝国高加索山脉出产的石油源源不断运往德意志,而德意志生产的武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