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苦求粮饷不得的王汝贤和范国璋得到直系冯国璋的默许,冯国璋现在算是明白了,什么盟友呀!都是狗屁,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实力对等,所以也就不再管段祺瑞的什么狗屁计划了,一副老子不玩了,你一个人玩蛋去吧的潇洒姿态,随即电令直系下属部队,暗许各自消极怠战,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
其中在湖南激战的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和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率先明白了这个含义,更是在第一时间做出行动,11月14日,直系王汝贤和范国璋所部不愿意为皖系卖命,部下因为两月未发军饷,群情激愤,差点哗变,终于同对面的护法军取得联系,护法军虽然得到孙中山的弹药支持,但是也不太想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北洋军死磕,毕竟这些时日以来,伤亡比北洋军多一倍,这让他们都有点惧怕了,所以立马答应他们的求和要求。
双方协商之后,王汝贤和范国璋二人径直发表通电议和,随后带领部队撤离衡山前线,没有了这两支关键的北洋军守卫湖南,湖南等于无人防守,就这样暴露在护法军面前,护法军连日轻取城池,所过之处无人阻挡,随后更是轻取长沙。
段祺瑞所谓的对湖南用兵彻底制衡两广的大计划宣告失败,陆荣廷的桂系如愿以偿,控制了整个湖南。可以说,湖南战役的失败,基本上是他造成的,不管怎么样,他都得乖乖吞掉苦果。
与此同时,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队为了对抗段祺瑞内弟…吴光新率领的入川北洋军,也美其名曰组成滇、黔联军,当然这只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其实谁不知道他占据云南、贵州两省,但是他就是不想被人说是军阀,所以欲盖弥彰,呵呵!
同时和孙中山派往四川的中华革命党组织的四川国民军相配合,本来孙中山不太想派兵的,毕竟西南不是他的重点,湖南这边才是重点,但是为了拉拢唐继尧以制衡陆荣廷,也就派人支援了,在湖南胜利的喜讯刺激下,‘护法军’与北洋军连番交战都以胜利告终,皖系吴光新率领的北洋军连连败退,护国军在12月3日攻占重庆,并且赶跑了段祺瑞新任命的四川督军周道刚和四川查办使吴光新。
就这样唐继尧和陆荣廷的吞并计划成功完成,双方占据三个省,但是名义上还是归属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军政府控制。
趁着第一阶段完美胜利的春风,由中华革命党和国民党人领导组建的护法武装在各省也相继揭竿而起,纷纷宣布与西南各省一致行动,其实就是挂个名,谁不想占据更大的地盘哪,借着这个名义扩充实力。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湖北襄郧镇守使、鄂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等人组织的“湖北靖国军”,在襄阳宣布“自主”,暂时割据“鄂东;前陕西警备军统领郭坚不甘寂寞,组织“陕西护法军”,也就趁着北洋军没反应过来,占据了那点地盘,在凤翔宣布“独立”。
此外,在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甘肃,乃至东北等省烽火遍地,‘有心人’都先后组织了“护法军”、“靖国军”占据了一两个城池就宣布“独立”或“自主”,护法战争的烽烟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让百姓民不聊生。
第五十一章 护法烽烟席卷 全国()
但是这种形势却让孙中山非常振奋,他不管百姓死活的,只管自己到底能不能打倒北洋,夺得中华民国第一人的宝座,所以多次召集军事会议,甚至制定了护法北伐的进兵战略:令桂、滇两军肃清湘、川北军,出师合击武汉,其他各路护法军、靖国军也与桂、滇军会师武汉,然后占领南京,大举北伐,会攻北京,当然这个战略看看就好,别当真,美梦仔好,也只是梦,不会变真的。
说实话北洋军在湖南的失败不是败给了护法军,而是败给了自己人,这种结果完全是是直、皖两系矛盾分裂造成的,而且还加剧了这种矛盾。根本源头就是自张勋复辟这场风波后,黎元洪被迫下台,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当然上台当权的还是北洋军阀,但是不一样的是段祺瑞彻底把持着整个中央政府大权,而冯国璋不过是空头把戏。
这样子就又造成了新的“府院之争”,直系首领、代总统冯国璋更是心生怨气,一直和皖系首领段祺瑞争夺北洋派正统地位及北京政府中央大权,这也就是北洋军阀内部的直皖之争,更为雄霸民国早期的北洋军彻底解体创造了条件。段祺瑞在上台之后,接收到孙中山在广州酝酿搞事的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任命皖系部下傅良佐为湖南督军,打算先拿下湖南作为进攻两广的基地,但是他偏偏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出现损失,于是一个阴招出来了,皖当领导,却叫直系的军队去打先锋,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坑招呀!就是个小孩都能看明白。而冯国璋也不是个善茬,他也想借助西南军阀的势力来削弱皖系,两人算是各怀鬼胎,但是段祺瑞手段更迅猛一点,冯国璋对段祺瑞利用直系军队打头阵的部署更是不满,于是直、皖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正是因为这样,冯国璋看出了段祺瑞不怀好意,彻底的认清了他的真面目,所以在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的时候,冯国璋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和平统一”,当然是不想为他人做嫁衣,口头上的话说明不了他的决心,当即指使湖南前线的直系军队消极怠战,故意不攻,然后就在11月,湖南王汝贤、范国璋二人指挥直系军队在前线擅自停战撤兵。而这次行动,打乱了皖系夺取湖南的战略部署,算是彻底让段祺瑞的谋划付诸流水了。
对此,段祺瑞十分恼火,愤怒到向冯国璋提出辞职,可这有什么办法呢!难道你做初一还不允许别人做十五?这一昏招彻底让冯国璋冒出的野心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于是冯国璋索性暗示号称“长江三督”的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江苏督军李纯发表联名通电,主张南北双方罢兵休战,当然那三个都跟他沆瀣一气,不过是弄给别人看的,或许他觉得这样分量不够,所以组织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的直系军阀发表联合通电,主张和平解决南北问题。
这个深水炸弹够响亮,震惊全国,也震出了雄心,11月22日,冯国璋干脆免去国务总理段祺瑞,任命王士珍为国务总理,因为段祺瑞武力统一南方的政策被冯国璋彻底打破了,所以他干脆辞职,也显得面子上更好过,于是风靡全国多年的段祺瑞内阁再次倒台,但是,皖系军阀有实力,又有日本的支持,他们对实力弱小的冯国璋停战议和十分不满,更是因为自家老大都被人欺负了,所以纷纷上电,于是直皖两系公开分裂。
25日,冯国璋终于发现乾纲独断是什么感觉了,那就是他今天提出的南北停战令立马就颁布全国了,可是这个乾纲独断仅仅得到他手下的直系的认同,殊不知比他实力更强的皖系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呢!自己老大都被人莫名地捅了一刀,呵呵!还想要他们乖乖的听冯国璋的话,你觉得可能吗?当时整个皖系都实现了许久没有看到过的众志成城,一致反对中央政府议和通电。
更为滑稽的是,冯国璋想议和,却没先和议和对象通电,剃头挑子两头热,有用吗?这场战争的开启权不在北洋军一方,就连形势也不利于北洋军,在这种优势下,试问换做你是孙中山,会接受冯国璋伸出的橄榄枝吗?答案就是:就算他伸出的是金条都没人愿意,孙中山作为一个绝对的挂着民主牌子的强权主义者,可以说,在权力绝对掌控欲这一块,他并不逊色于先前垄断北洋政府大权的段祺瑞,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迫不及待开战,因为他背后有了德国的支持,并且按捺不住的野心绝不允许这种国家权柄再落入他人手里。
所以他的回答就是:始终坚持护法,坚决反对南北调和,并且这样的表明还不够力度,当时督促中华民国革命政府在11月18日发表对时局的全国声明:“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也是对自己战斗到底的表决,另一方面,以程潜为首的湘军将领湖南,本来就是想独占,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地域观念还是很强的,所以马上向广东政府要求乘胜攻取岳阳,巩固护法军在湖南的胜利说白了就是不满足现有的地盘,换做我,我也不肯哪,偌大一个湖南被桂系占领大部,又被北洋军占据一部分,至于他们占据的还没北洋军控制的湖南地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