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重火力上有些不行,毕竟他们不是正规军,日本人对吉林可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孟恩远的每个师团都配备了一个二十四门75mm山炮营。
这要在以前,那妥妥的东北第一呀!就这三个师团,他吉林都能横扫东北。”杨宇霆说道。
说实话,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这不错,对日本有好感,这也不错,此乃人之常情。
可我国有句古话,阻人前途有如杀人父母,既然他现在投效张作霖,自然以奉系为重。
日本一边跟奉系虚以为蛇,另一方面,堂而皇之武装起了一个强大的势力,打破了旧有东北的格局,使原本轻而易举能够一统东北的奉系变成弱势一方,差点没被人家吃掉。
这就尴尬了,不是所有人都是软骨头,人家摆明了耍你,难道你还要厚着脸面搭上去?
校场比武一事,彻底让他明白了,奉系少了他,少了所有的日本军校生都没关系,因为想当军官,能当军官的人并不少。
张作霖是一个枭雄,他不会不明白,奉系如果失去了东南,那就真的彻底没救了,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自己。
这年头,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谁的价值高,谁就有权,杨宇霆只能把不甘和愤怒埋藏在心里,缩着头坐人。
因为现在东南冯家是大佬,而他不过是只蝼蚁,等什么时候,他依仗的奉系变成大佬,能够与东南同一水平面对话,他才有资格去报复。
所以现在,他全心全意的帮助张作霖,就是想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不错!东北绿林的力量不可小觑!”张作霖深有体会,因为当年如果不是依靠了这些土匪的力量,奉系也不可能有今天这般威势。
“大帅!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座山雕他们一点甜头,这样他们才能出手。”
“哦!可以!那就给他们二十门81mm迫击炮、五十门掷弹筒,每门配炮弹五十颗,另外给他们送三千颗手榴弹过去。”张作霖在这点上也不算小气。
要知道东南自产81mm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虽然都比不上日制75mm山炮,毕竟两者用途不一样,可在射速上,那绝对是碾压性的优势。
特别是在山林茂密的地方,迫击炮的作用可比75mm山炮强的多了,迫击炮对于土匪来说,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50mm的掷弹筒论威力,当然不能跟正规火炮相比,但是它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超越重机枪的作用,短程战斗区域绝对是它称王。
有了这些东西,那些个土匪对付起孟恩远来,把握也会大一点,张作霖当然不会舍不得。
且不说从东南用白菜价买了上千门各式火炮,就算是他的奉天兵工厂,现在也能生产75mm野战炮和81mm迫击炮,自是腰杆子硬了。
“如此最好!”杨宇霆心满意足,毕竟他也是想这么说的,可没想到张作霖先提出来了。
“此事就交给邻葛你去办!”
“是!”
民国七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一八年,七月二十日,吉林督军孟恩远所部被十万土匪伏击于大孤山,六万大军损伤过半,仓皇逃往长春。
同一时间,张作霖以东北三省巡阅使的身份宣告全国:吉林督军孟恩远不思报国,勾结外敌,企图分裂东北,罪大恶极,今起大军讨伐之。
或许他也没有想到,杨宇霆的计谋如此有效,简直就像神来之笔,居然让吉林吃了个这么大一个亏。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看见了孟恩远所谓的四个师团有多不堪一击,居然被土匪打得溃不成军。
原本吉林四个师团,加上各地巡防营,差不多十万人左右,经此一战,吉林陆军包括伤兵在内,足足失去了两个师团的战力,也就是吉林现在只剩下两个师团了,兵力不到六万。
如此怎么能让奉系畏惧呢?就在这个时候,东南方面传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奉系深深忌惮的日本,正在组建干涉军,全力掠夺沙俄的土地。
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出兵东北,更别说帮助吉林了,这也从侧面烘托出吉林的处境。
诺大一个吉林,不过五六万士兵,如何能挡得主虎狼般的奉天陆军,足足二十万奉天陆军,就算没有训练完,可他们至少换装完成了。
在火力方面,奉天陆军超过吉林陆军一截,在士兵基础战力上,奉军都是参军一年以上的老兵,而吉军新兵占多数,如此局势,简直是天赐良机。
张作霖身为东北赫赫有名的枭雄,又怎么会放过机会呢?于是果断下令出兵,十五万奉天陆军分三路,分别从东西中三个方面进攻,六个整编师在吉林省内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吉林督军孟恩远紧急调集吉林全部大军,共六万人,于长春城外,跟奉系中路军决战,可这六万人直接被奉天两个陆军师吊打,简直是摧枯拉朽!
半天时间,吉林陆军全军覆没,吉林督军孟恩远被俘,并且押送到奉天,吉林全省宣布无条件归降。
奉系经此一役,正式一统东北三省,成为民国又一个强大军阀,还是拥军二十万的有力争权者。
第三百五十四章 风起川康()
民国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福州大帅府。
随着时间轴慢慢转动,在东南自治政府一干能人异士的治理下,笼罩在东南七省上面的战争雾霾也慢慢的散去了。
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步入正轨,湘鄂赣桂粤到处可见工地,或者说建设的足迹遍布其中。
不管是横跨六省的铁路也好,公路也罢,还有东南声势浩大的教育计划,例如一乡两小学一初中,一县三高中,这些都需要大兴土木,所以工地到处可见。
包括日益兴盛的民族工商业在内,东南一片蒸腾着的盛世气象,与清末民初不可同日而语。
整军步伐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浩浩荡荡数十万大军磨刀霍霍,只等他日大战一展身手。
对于东南的士兵来说,不怕打仗就怕没仗打,这多亏了东南完善的兵役制度,其中包括了士兵基础福利待遇,让士兵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
且不说在部队的完善升迁机制,单论军属生活,他们每年可以从县城财政局领取不菲的补助,并且日常出行也多有优待。
烈士家属则更加优待,除了一些补助之外,逢年过节更有乡政府遣人慰问,村委会也多家帮扶。
这是冯家对士兵的承诺,也是冯庸对这个时代士兵地位的改变,兵为国之盾,若没有相应的待遇,又怎么配得上他们出生入死呢?
当然,这也是东南士兵对冯家感恩戴德的原因之一,东南强军的秘密就在于士兵悍无畏死、装备先进无双,不得不说,这两点看似简单,其实真正做起来,要难于上青天!
现在就全国而言,东南局势渐稳,东北也似一般,北方直皖泾渭分明、暗流不断,西北不堪一虑,最为热闹的就是西南了。
西南主要就是川滇黔康四省,其中滇黔被唐继尧统治这么长时间,基本融为一体,也没什么黔军的叫法,都是一概以滇军称呼两省军队。
虽说川康一体,可四川盆地才是西南真正的膏腴之地,就连云贵高原都比不上,这也是为什么西南以四川为尊。
自辛亥以来,四川兴起大大小小数十个军阀,兵力加起来近五十万,足以抵得上整个西南,如果归一,那恐怕最坐立不安的就是唐继尧了。
这是一块真正的宝地,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仅占一州之地,就能够抗衡曹魏,足以说明四川的富庶了。
别的不说,光是四川千万人口,这在世界都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不是交通条件限制,就连冯庸都想把这里作为根基之地。
且说西南而言,最精华的那个盆地都在四川境内,云南、贵州好歹占据了云贵高原这个地方,还算得过去。
可偏偏西康,占据山脉、高原交错之地,往西是青藏高原中心,往东,大雪山、邛崃山两大山脉横着,往南,横断山脉不愧其名,直直的在滇康中间。
全省精华地区就在东部,那里是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地势较低平,适宜耕作。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西康一直都为四川附庸,也没有什么军阀的威名。
试问,整个省都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藏族本就是中华民国少数民族之一,能够多少人呐?百万不到,呵呵!如何组建军队。
从今年初开始,以谢持为首的四川实业团势力得到东南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