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庸接着说道:“贵国布尔什维克思想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地步,恐怕会危及贵国皇帝陛下。
所以我方准备赠送一万只民国一八式半自动步枪给贵国皇帝陛下武装近卫部队,这批物资,预计月底能够送达,到时候希望贵国的东西准备好!”
“没问题!”汉斯拍着胸脯保证道。
德国是个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国家,虽然比不了现在东南政府、冯庸一家独大的情况,但是也有超过各国的执行力。
次日,
“进来!”
冯庸正在仔细思量,桌子上是特殊事务统计局送来的,关于川康那边的情报,包括哪些军阀喜欢的小老婆是哪个,都写得清清楚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毫无疑问,东南军下一步的用兵对象是西南,如果想要一举拿下川康滇黔,那么必须要将他们研究透彻。
西南局势可比东南来得复杂,滇黔还好说,唐继尧一家独大,可是川康这地方,从辛亥大革命开始,‘十国大封相’就没停过。
就说最近的吧!先有武备系珠玉在前,后又国民党两派龙争虎斗,着实是热闹呀!
现在的川康,以国民党熊克武、杨庶堪为首,熊克武掌军,杨庶堪主政。
军队是维持政权统治的基础,而川康国民党势力却也有着龌龊,分为两派,九人团以熊克武为首,实业团是以谢持为首。
九人团都是留学日本的同学、同乡,而实业团则是来自同盟会中四川高等学堂和通省师范学校学生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会党人,试问理念不同,如何能够和平相处。
双方围绕四川的军、民、财大权,展开激烈的争夺,不惜刀兵相向。
虽然,日本军校出身的九人团在带兵打仗上,比实业团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禁不住人家有日本方面的支持,别的不说,就说‘熊军’手里拿得金钩步枪,小口径山炮,虽然都是淘汰货,但比起曼利夏这种老货来说,那还是蛮强的。
去年下半年,实业团被九人团压制得都抬不起头来,地盘不断缩水,差点就被扫地出门了。
如果不是冯庸用大白菜的价,向他们出售的一批毛瑟98步,恐怕他们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就是这样,东南与川康的实业团拉上了线,实业团本身就是亲近福建的,要知道,他们一开始就是在陕西组织了一个牧场,以实业为根据,吸收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伺机而动。
所以他们对福建苦修内功、一招天下知的举动,颇有好感,谢持数次派人前来福州交流感情。
这也为冯家在西南插下了一根钉子,就连今年东南大战缴获的北洋军装备,冯庸全都给了他们,好家伙!那可是足够武装数万人的轻重武器呀!
作者铁帅说:话不多说,爆更继续!兄弟们加油!嗨起来!
第两百五十二章 钱风不正何以正天下()
要知道北洋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是汉阳产得,但是比起国内其它军阀来,这些武器可以说很先进,要知道他们从列强那里购买的,都是市面上的淘汰货。
有了这批汉阳造,实业团大肆扩军,手下差不多有八万人了,这不是那种拿着长缨枪的民防团,而是实实在在,以民国军制编成的正规军。
这也让谢持胆子大了,一下子派了两个师,出兵西康,并且顺势拿下整个西康,建立以川西、西康为主的根据地。
不过,西康、川东多是渺无人烟的高原地带,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比起川西来,都略逊一筹。
且不说,熊克武占据的以成都为主的川中,是整个川康地区最为繁华的地带,就是以重庆为主的川西,那也是个四通八达的地界。
所以双方现在势均力敌,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就形势来说,熊克武得到日本人的支持,谢持得到东南支持,算是平分秋色,但是日本人的支持可以从各个方向抵达成都,可东南只能通过陕甘边界抵达雅安。
可见端倪,假以时日,东南的支持力度不一定能够超过日本,到时候,九人团和实业团谁胜谁负就未可知了。
。。。。。。。。
次日。
“今天这是什么风,吹得你们二位呀!”冯庸笑道。
刚进门的周世辅、王家俭却是一脸苦笑,他们对冯庸这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很无奈。
平时,冯大少帅都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看起来颇具威严,可私下里,那叫一个变化莫测,时而顽劣、时而严峻,让人摸不清楚性子。
当然,他们也不是第一个对此表示无奈的人,要知道人家蒋百里先生都说了‘少帅尚年幼,毋须拘谨,该放开的还得放开。’
于是,冯庸索性就撇开了那般严肃,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整天耷拉着张脸,跟老头子一样,那叫怎么回事!
原来是因为情势危急,他身为‘先知者’,不得已变个样子,扭转局势,让自己和家人能够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可现在,冯家坐拥东南七省,虽然谈不上权倾天下,却也自保无虞,所以没必要向以前那般小心翼翼。
如此倒显得他这个中国第一大军阀之子不堪造就,平白在所有人面前丢份。
不说袁大头的大公子以前嚣张跋扈,就说原来他也是那奉天城里排得上号的,精气神也得壮起来不是!
以他的年纪,有些盛气凌人,别人不会觉得有猫腻,倒是像老头子一般严肃,那给人的印象就过于迷离了。
这样做也有利于他同这个世界相融合,虽然重生之事过于荒诞,但世界上什么人没有,保不齐露出马脚,被有心人发觉了,造成不必要的慌乱!
“少帅!我们是被这东南的钱风吹来的,这风吹得有些变化莫测!”
“什么?你的意思是我东南金融市场有问题?”
冯庸并不迷茫,周世辅说得意思很浅显,当然,相对于他来说。
‘金融市场?’这个新鲜的词引起了他们两的关注,其实这个词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只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用,自然就不常听见。
“其实也没那么多道道!就是我东南的钱有问题!”周世辅用平凡的话解释了他的来意。
而王家俭顺势说道:“少帅,就全国来看,市面上以‘袁大头’为主,另外还有很多外国铸造的银元,都叫“大洋”。
其中日本人的“龙银”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市场,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合起来才占据五分之一的市场。
另外,法郎、英镑、美元、马克、日元这些外国纸币在我国也是多有人用,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政府的外汇都是用的美元。
不同的银元购买力和汇率也不一样,这就给我们政府工作出了难题,现在我们财政部门暂时用美元作为交易货币。
原来地盘小,所以好管理,但是现在吧!我们就是把财政局所有人都用上,一人监管一种钱都应付不来!”
冯庸点了点头,一说钱,他就明白这个症结了,民国的货币是所有朝代里面最混乱的,民不聊生也有钱的一部分功劳。
自清光绪十五年开始,清政府统一铸造银元,但是民间受铜钱、白银、金子三类‘货币’的影响很久,所以清政府的银元反响平平。
辛亥大革命之后,提倡去旧出新,就钱这方面,银元才真正起到主流货币的作用。
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意,矛盾颇深,更何况,铸钱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谁都想干,所以各地纷纷铸钱,你要说他私铸,那也不是,人家打着为国铸钱的名义。
再说,你中央政府也管不了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给了所有铸钱的地方军阀官方名分。
这样一来,银元就变得五花八门了,就我国自己铸造的大概有二百多种,而外国银元也有三、四十种,可见其一般!
样式差不多,统一为圆形含银钱币,但是这个重量、含银量可针灸差别大的,试问百姓喜欢什么?当然喜欢含银量高的。
可是没办法,地方军阀强制使用他们铸造的大洋,这就让民怨无法抒发,一直憋着,等到适当时候,战争由此而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4年,这个时间,正好是我们的袁大头总统当政。
同年2月7日,袁大头用大总统的名义宣告全国,实行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
里面的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属于民国政府,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