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代闯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妨,你且下去休息吧”,张金称大手一挥,没当做一回事。

    一到主帐之外,茅子元那伪装出来的醉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修为到了他这种地步,千杯不醉也不过等闲之间,抓住前来的报信的信徒问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洛川红惨败于南阳军之手,近乎全军覆没,现在连本人也没了消息”,那个信徒一路小跑前来报信,现在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那个李闯果然是一代人杰,不可小觑,只可惜当日没能在山林之中杀掉他!”茅子元冷声道,看来在这淮南之地的计划也要加快了,自己可不能落后于南阳太多。

    。。。。。。。。

    相比于其他人或是欣喜若狂或是野心勃勃,此时的陈郡之中可谓是愁云惨雾,郡守府内,谢怀瑾没了当初的志得意满,颓丧的样子颇有些像只斗败的公鸡。

    自己在集结七万大军在陈郡严阵以待,结果却过了一周才发现南阳大军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不过是留几千人在营地之内做些伪装。

    然后就是洛川红兵败的消息从南阳传过来,二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南阳军主帅李闯的生猛简直要吓死个人。

    可笑之前自己还以为是十拿九稳,结果被人家虚晃一枪,切切实实当了一回猴耍。

    至于说替洛川红报仇,谢怀瑾连这个想法都没有,倒向长安是寻求庇护来着,不是为了给自己添个天大的麻烦,现在谢怀瑾已经在考虑如何交好南阳的事宜了,万一这位猛人又是去而复返,继续攻打陈郡,可没有另一个秦王来救自己了。

    陈郡谢氏百年诗书传家,有的是名望和实力,虽然不善于刀兵之事,但在士族之中可谓是一呼百应,永阳公主若想治世还离不开他们。

    手中诗书经卷,笔下道德文章,就是这些百年士族最大的资本和筹码,想要治理这个天下就离不开他们。

    所以世家大族能坐视王朝变幻,朝代更替而依旧可保荣华富贵。

    主子不行了,那也没关系,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是了。

    至于说投降洛川红的谢才晋?这不就是很好的投名状吗?如果南阳真的有一统天下的实力,谢怀瑾不介意那么做,但现在南阳郡还不够资格让他陈郡谢氏就此下注。

    即便打败了南下的洛川红,但以南阳一郡之地想要图谋天下,还是太过困难了,正如谢怀瑾从来没想过依靠陈郡来逐鹿中原,百年士族的名望让他无需如此做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

    。。。。。。。。。。。。。。。。。。

    重创了洛川红一方的长安实力,并不意味着南阳郡就此安全了起来,说起两郡的交界,其实洛阳所在的河南郡反而同南阳的交界地带更长一些。

    但是威胁的大小并不是根据两边交界线的长短来计算的,洛阳与长安以函谷关为分界线,而重要是函谷关掌握在洛川红手中。

第95章 天下如棋(六)()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当初秦有函谷关,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关地势险峻,“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泥丸而东封函谷”。

    有这么一个天下第一险关在,长安一方进可攻,退可守,只允许我打你,而不允许你打我。对于远在洛阳的李子通而言,想要进攻长安,函谷关是绕不开的关卡,正如当年秦国仗此险关西拒山东六国一样,以洛川红的实力想要防守住这函谷关简直轻而易举。

    相对而言,长安想要出兵洛阳,取道函谷关,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山隘险阻,关外一马平川,骑兵朝发而夕至,可以说是想捶你就能捶得到你,只要洛阳李子通敢于出兵南下,七万余玄甲重骑第二天就能打到洛阳。

    李闯重创了洛川红,第一个解放出来的就是李子通,这位自号定阳王的反王已经憋屈很久了,仗着河南大旱,洛阳周围地区流民遍地,其实力已经扩张到接近三十万人,论起士卒的数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连洛川红全胜时期都比不过他。

    不过打仗的实力估算并不是仅仅依靠账面上的数字,别的不说,仅仅是洛川红那七万余玄甲重骑就可当二十万大军,况且麾下都是百战精兵,和李子通招收的流民有天壤之别。

    顺阳一战之后,李闯就收到了定阳王传达出的好意,邀南阳作为盟友,表达出的意思只有一个,老子要打长安,谁也别插手,谁敢动手就打谁。

    不论能不能打下长安,函谷关李子通是必定要拿下来的,否则他这辈子都没希望踏进关中,更别论统一北方中原。

    关中之所以被誉为帝王基业,是因为关内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二十多万人的损失洛川红承受的起,只要给他点时间便能东山再起。

    长安一直将士卒的总量保持在二十七八万,究其原因并不是关内无人,而是粮食所限,再多的话供养不起,所以没有扩充大军,正如当日的宛城一般,洛川红所需要的只是征召新军加以训练即可,过了一两年又是一条好汉。

    。。。。。。。。。。

    顺阳之战,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只不过是个开始罢了,李闯坐在军营主帐之内,开始勾画下一步的蓝图,良久之后,才唤来高大山,郑重地交给他一封密信,要其连夜送往郡守府,交到李文忠的手上。

    自从上次的宛城之战后,李闯还未有过如此机密的任务交给他这个军中司马来亲自完成。没办法,事关重大,李闯不得不让高大山亲自跑一趟。

    这次的计划可是事关自己的小命,还有南阳郡的未来,重要程度和之前的001号工程有的一拼,谨慎是必须的。

    处理完诸多事项,李闯这才想起来洛阳的使者,直接令人将他带到帐中亲自招待。

    来使是一个颇为年轻的官吏,姓杨,表字明义,出身弘农杨氏,与陈郡谢氏并列为北方大族之一。

    杨明义虽然年纪尚轻,但是身后家族的资源很是丰厚,已经做到了行人令,此次的出使事宜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此次出使南阳的目的没有其他,就是来封官许愿来了,现在特地途经顺阳,为的是摸清李闯的想法。

    若是没有顺阳之战的大捷,李子通未必将李闯等人放在眼里,如今特意派来使节相询,已经表明了对南阳的重视。

    作为郡内主管军事的都尉,李闯的想法至关重要,杨明义不惜绕了远路来到顺阳,就是为了在去见永阳公主之前同这位李都尉达成一致。

    不出意料地,杨明义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作为定阳王李子通的使节,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让人重视的本钱。

    李闯亲自在顺阳县衙之内设下宴席,还邀请了徐灿县令和县尉王五作陪,食材选用了清晨刚刚从不远处的汉水中打捞上来的肥美鲜鱼。

    刚刚过了寒冬时节,顺阳县的胥吏在河边用渔网捕捞了很久才捞到了这么一条大鱼,经过酒楼中大厨的精心烹饪,雪白的鱼汤透漏着鲜美的气息。

    加上刚刚烫好的一壶清酒,还有平时吃不到的酱牛肉,顺阳当地虽然没有什么特产,但是从席间的菜肴之中,也能透露出南阳对洛阳李子通的态度。

    杨明义还未禀明来意,仅看这规格甚高的接待礼仪,心下就明了此行来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剩下的只是走些流程礼仪。

    “久闻李都尉大名,顺阳一战覆灭洛川红数十万大军,胆识谋略杨某钦佩已久,如今得见都尉,方知见面更胜闻名”,杨明义出身世家,通晓诗书经义,用词礼仪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杨兄弟说笑了,在下不过是军中粗汉,不通文墨,倒是杨兄风采更胜”,李闯笑道,将他请入席间,引到右手座次上,自己则入了西面上座。

    宴席间气氛有些尴尬,一方自命为乾朝正统,另一方却是以推翻乾朝为目标,可以说是背道而驰,杨明义踌躇良久,方才说道:“昔年尝闻秦王引兵破长安,烧杀抢掠无数,皇族之中多被屠戮,大王闻之,心下气愤难当,今欲出兵西进函谷关平此贼寇,不知公等意下如何?”

    不愧是专门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本来没有共同语言的两方硬是让他找到了话题,洛川红入长安之时所犯下的杀孽现在成了出兵的最好借口。

    既然杨明义有意缓和气氛,李闯也配合说道:“此贼寇在长安可谓是天怒人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