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上学员心情各异,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失望。
但他们一看被授奖学员走下台,都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戴笠摆手示意了一下,台下掌声静了下来。
“我理解台下没有获得奖励学员的心情。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不要失望,也不要沮丧!只要你们能全心效忠党国,一定得到回报。因为,接下来总局给大家安排了新的培训地点,在这一次培训中表现突出的学员,同样也能荣授军衔和得到奖金。”
台下学员听了这个消息,都兴奋地鼓起掌来。
戴笠又按了一下手,接着说:“当然,这一次集训的地点有些特殊,也比较具有挑战性。因为,集训地点安排在共军解放区与我们国统区交接的地方,也就是陕西重镇洛川。”
一听到集训的地点,学员们都高涨的情绪一下子降了下来,显然对培训安排的地方感到很意外。
见到戴老板目光扫视过来,大礼堂台下坐的学员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员中很不少人知道,洛川镇虽说是属于国统区。但这个地方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而且是距离共军红色延安最近的一个地方。
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进行培训,辛苦就不说了。而且,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难免要与共党打交道。对于他们来说,在思想上还没有足够的准备。
“怎么都安静了下来了?韩勇、肖天浩他们几个人是如何在监狱里面立功的,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同样都是军人,要想立功,就得拿出你们当兵的勇气来。考虑清楚之后,想参加集训的学员可以在史威顿教官那里报名。”
显然,戴笠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鼓动性。这时,学员们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在台下轻声地议论起来。
当然,戴笠不会将此次培训的最终目的告诉他们,只是想通过鼓励他们的报名,最终从学员中挑选一些合适的潜伏人员。
看到学员们正在考虑这中,戴笠对旁边的史教官交待了几句话,便跟黄士江一起走出了大礼堂。
第132章 集体洗脑()
戴笠和黄士江一同走回主席台时,学员们已经报名完毕。
戴笠从史威顿手里拿过名单扫了一眼,浓浓的眉毛微蹙了一下。
虽然培训报名的学员不少,但大都是特务班的一些外勤人员。真正有潜伏能力的也只有特训班的几个学员。
当他看到名单后面上有肖天浩、韩勇、杜璋几个行动能力较强的学员时,总算满意地微微颌一下首。然后,他用钢笔在上面圈出参加学习的学员名单。
参加集训的二十多名学员填写好信息表之后,一起集中坐在主席台下面的前座。
“这位是总局研究室黄士江副主任。他曾经在延安参加工作六年多,对于共军的思想意识、组织形式以及延安的环境很是熟悉。而且,黄主任在策反、潜伏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前往洛川进行培训之前,总局安排他给你们授课,大家欢迎。”
在学员的掌声中,长着国字脸的黄士江扶了一下黑框眼镜,然后站起身来官腔十足地作了自我介绍。
肖天浩冷眼看着这名中共叛徒在台上夸夸其谈。他在发表着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自己迷途知归、弃暗投明的无耻谰言。
肖天浩脸上虽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却对这个软骨头充满了鄙视和唾弃。
戴笠想方设法将这名投诚的地下党招之麾下并委于高官,就是想利用他在延安的职务和经历,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效果。但戴笠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吗?想到这里,肖天浩嘴角抹过一丝冷笑。
因为,从顾玉芬那里肖天浩得知,黄士江虽然曾经是在延安带过兵、打过仗的高级干部。但他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延安的重要机密,也不了解地下党的组织情报。现在看来,戴笠想利用他为自己出谋划策,达到完成反共大计。这个算盘估计是打错了。
学习的第一天,黄士江给学员们讲了延安的当地环境以及一些风俗习惯。
当他讲起在延安工作时,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所住窑洞的门和窗是由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简陋的床也榆木钉起来的时候。
一名学员报告之后站起来,满脸猜疑地问道:“既然条件这么差,那延安这些当官的到底图的是什么?”
黄士江一时语噎,表情有些难看。这个问题说到了他的痛处,正是因为受不了延安艰苦的环境,意志不坚定经受不起诱惑被策反,这才走上叛变革命这条路。
停了一下,黄士江恢复了正常表情,他接着说:“这也是共党可怕的地方,因此,你们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延安的军民生活很简朴,条件也很艰苦。但是,他们的警惕性却很高。你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这种朴素的生活,估计没多久就被他们发现。在这里,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本手册,上面写有延安详细的地理位置和一些风俗习惯。”
这时,教导员抱过来一叠手册本,给每一个学员发了一本。
肖天浩打开这本手册一看,心里不由一惊。本子上不仅有延安当地军民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一些相关知识。就连延安的宝山塔、织纱厂、部队、食堂等一些重要的位置都标得一清二楚。
看来,戴笠对这一次的集训还是比较重视,竟然让黄士江搜集了这么详细的资料。如果潜伏人员有了这一本小册子,在延安搞破坏无疑就多了一个指南针。
“当然,这本小册子是我凭记忆写出来的,事过境迁,可能这些机关的位置都有变化了。只能当作参考而已。”
听了黄士江补充的这句话,肖天浩这才反应过来,搞了半天原来这些资料只是过期的情报。
“如果有机会到延安执行任务,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就被他们抓起来审查。比如,册子上标的这几间窑洞里面住的都是一些重要的领导人。在你们经过那里时,如果要是多看了两眼,也许会让警惕性很高的警卫发觉,从而陷入暴露的危险。”
黄士江继续给学员们讲一些在延安行动时注意的事项。
“这一次的集训,地点不是安排在国统区洛川吗?”
一名年轻的学员站起来问道。
他是特务班的外勤人员,思想单纯,没有多少江湖风气,加入特务班也是抱着成为党国忠勇战士的理想。
在特务班里,他们主要是参加格斗、绑架、盯梢等一些技能训练。执行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任务。在他的头脑里,以为这一次的培训也是老生常谈,是一次常规的训练。他根本就没有到延安执行潜伏任务的思想准备。可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自己背景简单的履历却偏偏被戴笠看中,准备在集训之后让他充当作炮灰的棋子。
“你说的没错。洛川镇是处于国统区,但他离延安较近,也是一个蛇龙混杂的重镇。里面既有我们的人,也有共党的人和中统的人。你们在洛川参加集训,如果不充分了解延安当地的一些情况,在执行任务时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危险。”
黄士江看了这名脸上略显幼稚的学员,有些郁闷。他想不通戴老板怎么会让这种菜鸟吸收进培训班。
这名学员有些不以为然地坐下来,他显然认为黄士江是在危言耸听。
第二天,黄士江按照戴笠的安排,加强学员的思想教育。
其实,授课主要内容是给学员们灌输的是一些反共的理论,其目的是防止学员到延安后被共党的思想影响和迷惑。
每一个学员桌子上都发派了一小册子。肖天浩打开一看,小册子上黄士江将造成全国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的原因归于共党。另一方面,又大吹特吹只有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才能完成全国统一的伟大使命。
显然,学员们对于这种论调,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黄士江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下有些学员却昏昏欲睡。
三天的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和考察,留下集训学员十二个人。
韩勇、肖天浩、杜璋、黄英等六人分到第一组,韩勇任组长。第二组六名学员都大都是特务班外勤人员。
对于这种分组,肖天浩心里也觉得很奇怪。毕竟,两个组不论在行动能力或是经验上差别太大。
第133章 前往洛川()
二月的山城,依然是阴冷和潮湿。
戴笠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飘过的毛毛细雨,脸上阴晴不定,也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