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新法的订立,非在一朝一夕,虚耗时日庞大,卫宁点出了几个重要规矩后,也只能隔上一段时日抽看进度一番。而即便是新法出炉,也还需要整个势力版图内,有了质的变化,方能推广,卫宁也只能是未雨绸缪。

    最后一点举措,卫宁便是彻底的废除了私奴制度,同时清算丈量土地,这也是最根本而不容置疑的一点。乱世以人为本,门阀坐大便是因为私占土地,私蓄人丁,加上他们的特权缴纳税收微乎其微,这些人并不属于国家,而是个人拥有,力量汇聚庞大,强者足能撼动朝廷根基,甚至家族私兵动辄几千的都有。

    在不取消世家大族固有田地的基础上,不许私蓄农户,只要是人,则必须要备案在册,为国家之民。而作为交换,卫宁甚至对那些霸占土地的强豪也采取了怀柔交换,他们原本窃取的田地默许为既得利益,但为他们耕种土地的佃户则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公民,并非他们可以肆意予取予得,任人鱼肉。

    在河东卫氏,河内司马氏,闻喜裴氏,天水姜氏,咸阳滕氏等等十三家大小世家一起做出让步,大势所趋,各地世族只能拥附。

    事实上,现在的门阀士族也不过是初步萌芽当中,还未形成两晋那般庞大骇人的势力,在卫宁的强势下,也自然不得不低头。相比较,失去了人口,让世家大族们不得不支付不少招募佃户的钱粮,卫宁减免的税收也算稍微有些弥补,至少不至于让人心疼。

    但真正有远见和野心者,却能从卫宁这手段中看出真正的厉害。不论是哪个时代,以人为本是最基本的,而卫宁一下子制约住了士族豪门掌控人丁的能力,也便是让他们失去了发展后续的动力,即便有土地,有钱,有粮,但无人,一切都是空谈。而这些人丁的解放,对国家的税收,又添加了一笔庞大的收入,比起卫宁减免的那些士族财政,虽然不至于填平,但也挽回了不少损失,何况……这些士族阶层所享受卫宁的让步减税,又能一直持续下去?

    新政的施用,并非一帆风顺,但大方面来说,却受到了卫宁良好的转化。世界上,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政权都如同一个金字塔,高高在上顶端处,终究只能是那么一小撮人,成为底下无数人的代表。而掌握住了至高的那一小撮人,那么在压制大局上,便有了七八分的胜算。

    被刘晔捅出来的事情,说到小处是恶霸侵吞土地,欺压百姓,说到大处,便是不给他卫氏面子,意图蓄养实力谋反!当然,这也不过是个借口,但堂而皇之的提出来,无异于给了明处的刘晔受之以口舌,给了暗处卫宁捏到了把柄。

    在给予了变相的补偿和让步,卫宁的大计划虽然不至于全功,甚至不少都只是提点了个形式,但也足够让他满意了。有了初步的草创,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下,等到大势所趋,这些人就算想反悔也反悔不了了。

    想另外一个时空,同一个时刻,最为显赫的诸侯,不外乎就是袁绍和曹操,两人能得无数贤良附庸,论起来,袁绍占了四世三公的名头,又有四州强横的势力,而曹操拥立献帝,唯才是举。帐下贤才济济一堂,对比起如今的河东来说,要实力乃天下第一,比政绩清明,对曹操也不遑多让。

    正是如此,天下之大,贤良莫不蜂拥而至。

    三州初平,卫宁不愿意让无德无才的世家子弟抬头,败坏政坛,宁肯让上面的人,一人领几人事,也不松口,而有了大批的才能之士慕名而来,相当大程度上填补了官吏的空缺。

    而地方毕竟不是中央,在安邑有卫宁压制,众人无话可说,也不敢有所怨言,在地方上,即便受到了上头的人的敲打和提点,却还是有不愿意低头的人,要展现一下勇气。

    集结私兵,抵制官府政策,成群结队,州郡之地,却也弄得声色不小,不肯接受卫宁的新政。

    而卫宁早前派出的黄忠掌管雍州,卫五管辖凉州,赵云控制司隶,三人皆为卫宁心腹,早暗中受了卫宁的叮嘱。

    有了这样一个苗头,对比起这群杀神身经百战染满的鲜血,结果可想而之。

    卫宁曾投放了十万大军在三州之上,这十万兵马却是正规军,精锐之师,还不算上当地的守备部队。三将节制州郡兵马,有卫宁亲授杀伐果断之权,一声令下,那些私兵不过豢养的私奴而已,比起麾下十万刀兵上的寒光凛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那暴乱的苗头给镇压了下去。

    而在灭掉了几门最先反对的世族之后,上到安邑公卿,下到普通士门,人人震惊胆寒。

    要动新政,必辅之以重兵,浇灌以鲜血。那群冥顽不灵的家伙,正是这新政的第一批祭品。愚昧的脑袋,根本就不曾看清楚,这已经是一个军权至上的年代。

    掌握了数十万大军,四州之地的卫宁,方是这片土地,说一不二的主人。而他所作出的让步,也不过是给他们这些世家大族面子!

    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有人,也终于已经发觉,刘晔提出的八策,实际上,正是暗奉了卫宁的心意。

    三个月的时间,在郭嘉等人的带头下,河东势力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翻天覆地的改革。事实上,从表面上看待,门阀世家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多少,他们该享有的特殊地位,卫宁并没有剥夺,低于平民的赋税,依旧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朝堂上依旧不少士大夫,而卫宁的心腹也多为士族出身,权柄依旧滔滔。

    但倘若细细品味一下,便知道,士族未来要演变成能够左右朝代更迭的强横实力已经在悄然间被卫宁抹平,就算能发展,也不过只能算个官宦之家,富豪名门,仅此而已……

    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远见到能够看出士族未来的成长,而有远见者也断然没有想到,日后会有两晋门阀那般强势,就算有所怨言和不甘,也只能庆幸维护住了现在家族的利益,毕竟,强权之下,生杀大权,可是在卫宁一手之间。

    三个月的周旋,看上去短短时日而波澜不惊,实际上,却也是耗费了卫宁无数的心血,与士族之间的争斗,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微走错一步,也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

    而三个月的缓冲时间的争取,实际上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政令已下,前期最有可能遭受的阻拦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世家大族反应过来,也已经为时已晚。

    卫宁只觉得,就这样短短时日,便仿佛度过了数年一般,而卫五这个一直以来隐没在暗处的情报部门也从未停歇,流水般的情报送往卫府,卫宁也只有亲自过目,方能心安,即便有郭嘉相助辅佐,却也减少不了多少负担。

    而一切,也正是在这三个月之后,稍稍有些好转。

    黄忠,赵云,卫三的血腥镇压,死者几近千人,到是真正震慑住了宵小之辈。

    (本章完)

第900章 攻守(二)() 
三月初春,卫宁方才觉得有些暖意。

    当初亲自答应为典韦主婚,也正是提到了日程,事实上,也是这一段时日殚精竭虑,茶饭难咽,甚至典韦那个未婚妻滕英到了安邑,也不曾见过。

    虽然卫宁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土才能造就这样一个审美观迥异的女子,而且听郭嘉说这个女子还挺美貌。

    好不容易松弛了下来,卫宁也不愿意每日里深锁在豪宅之中,既然答应了典韦,索性卫宁便决定就定下了近期内为他正婚的主意。

    典韦是卫宁身边的近卫心腹,滕氏一族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不愿意与父亲远别,生性洒脱的滕英便要求典韦将滕氏一族迁徙入安邑来。这样一件小事,典韦曾经询过卫宁,卫宁也自然不会不给他面子。

    滕氏的迁徙,有了典韦头上这尊凶神庇护,几乎没花多少时间,便融入了这块大汉最繁荣的经济,政治中心。

    而在卫宁出府,宣布了为典韦主婚的消息,寒冬过后,倒难得的迎来一片欢愉。

    能得卫宁亲自正婚,就算是满朝公卿,也难有这样的殊荣,毕竟这片天空,是他一手掌握,比之皇帝,犹有过之。加上典韦在军中的威名,交好者,如赵云,黄忠,太史慈,赵阳,徐荣,郭嘉,吕虔等辈,皆乃权倾朝野,威震天下之辈,他要行婚礼,便弄得沸沸扬扬。即便是远在青州征战的张三,也险些按耐不住跑来瞧瞧新鲜,最后无奈还是派遣了帐下心腹燕骑送了一份大礼。

    事实上,典韦能娶到一个貌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