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宫菲菲十分坚定的回答道:“没有。”
随后,南宫菲菲又说道:“石大哥,小妹真不知你是从哪里得知袁崇焕已死,据小妹所知袁崇焕可是崇祯身边的大红人,深受崇祯的重用,目前官拜兵部尚书与两江总督,手持尚方宝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下一刻,只见石破变得满脸通红低头不语,这一刻的石破感到自己已经无地自容了,因为自信满满深信历史的他居然闹了一个大乌龙,石破心道:“袁崇焕怎么还活着呢,这没道理啊,难道因为我这只蝴蝶的出现使得历史偏移了原来的轨道。”
在石破对历史的了解中,崇祯是一个果断英明和勤政爱民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刚愎自用和疑神疑鬼的皇帝,所以崇祯中了皇太级的反间计把一代忠良袁崇焕处死,也把自己推入了绝地,把王朝送进了坟墓。
良久,石破抬头问道:“菲菲,你能给在下说说袁崇焕的事迹吗?”
石破从南宫菲菲的记忆中得知袁崇焕自幼苦读兵书学习用兵救国之术,袁崇焕戎马半生,一直在东北边疆守卫着大明疆土,袁崇焕打死了赫赫有名的努尔哈赤,他在抵御清军的进攻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名字让满州军人闻风丧胆,南宫菲菲所说的这些与石破所知的差不多,惟一不同的就是那个一心想学岳飞jing忠报国的袁崇焕最后没有像石破所知的那样惨淡收场含冤而终,而是步步高升权倾朝野。
目前的石破还不知袁崇焕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不知袁崇焕能活得如此逍遥自在完全是因为裴氏商号的鼎立支持,其实裴氏商号能发展成如今这种规模屹立大明不倒是有原因的,倘若裴氏商号身后没有官方和江湖势力的支持是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的。
公元1626年,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因不依附魏忠贤而被贬其职,当初朝政由魏忠贤把持,人人自危,又有哪个人会去管袁崇焕的死活呢?唉,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啊!
一时失意不得志的袁崇焕每天借酒消愁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日渐消沉的袁崇焕在裴氏商号的刻意结交和拉拢下最后与裴氏商号连成一线,袁崇焕也成为了裴氏商号从商入政的一枚重要棋子。
崇祯即位后,朝廷官员在裴氏商号的上下打点下纷纷向崇祯请召希望袁崇焕还朝,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很快就得到了崇祯的赏识受到了重用。
崇祯十年,袁崇焕在裴氏商号的金钱疏通下,官拜兵部尚书(尚书共分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和两江总督(两江主要管辖江南与江西两省),手持尚方宝剑权倾朝野。
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只受皇帝一人管辖,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而六部各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兵部尚书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官阶从一品;总督官阶虽是正二品,但它的权力比之‘兵部尚书’有着过之而无不及,总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而尚方宝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徵,可以先斩后奏,所以说现在的袁崇焕可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袁崇焕官拜兵部尚书和两江总督的黑幕除了裴氏商号的几个重要成员与当事人外根本无人得知,所以不知晓内情的南宫菲菲也无从说起,这件事一直到石破正式接管裴氏商号后才知道的,不过现在的石破从南宫菲菲口中得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滔天的袁崇焕并没有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反而为百姓做了多件好事,他在民间的声望还不错。
这时,石破知道历史和他所掌握的有些出入后,他再也不敢凭着历史断下妄言口出狂言了,因为他不想再闹一次乌龙了,石破最多只能把他所知的那些历史知识当作一个参考和分析的数据。
正文 60。 第060章 历史改变(三)
更新时间:2010…5…26 2:50:38 本章字数:3240
此刻的石破不知历史究竟偏移了原来的多少轨迹,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向南宫菲菲询问着这些年来天下所发生的大事,石破从南宫菲菲的口中得知信王朱由检在公元1628年即位,改年号为‘崇祯’。
崇祯即位后以雷霆的手段诛杀魏忠贤和其党羽,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崇祯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从此可以看出崇祯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虽然崇祯知人善用勤政爱民,深受文武百官的爱戴和支持,但由于崇祯之前的几任皇帝弄得民不聊生怨声四起,所以刚即位的崇祯就要面对千疮百孔日渐衰败的大明王朝,和从四面八方涌来推翻他帝位的农民起义军,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盯着大明疆土紧yao不放的外族。
石破听到此深深地感叹道:“做平民难,做皇帝也难,做乱世的皇帝更难啊!”
随后,石破从南宫菲菲的口中又知晓了朝廷四分和天下五分的局势。
袁崇焕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与崇祯的步步提拔成为了大明军方的第一把手,手握大明兵权一呼百应,朝廷除了以袁崇焕为首的军方势力外还有三方势力,第一方是由王承恩所率领的东厂;第二方是有‘皇家保卫团’之称的锦衣卫;而第三方是以大学士周延儒为首的文官。
崇祯从来不担心朝廷四方的局面,因为这四分势力正好可以互相节制,而且他们都对崇祯衷心耿耿,袁崇焕jing忠报国,崇祯对他有提拔之恩,叫他背叛崇祯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东厂全部由宦官组成,它即属于一个为皇帝收集天下资料的情报组织,又属于一个的衙门机构,历来的东厂督主和皇帝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并且深受皇帝的信任,这一任的东厂督主王承恩也不例外,他也深受崇祯的倚重,所以有着皇帝大力支持的东厂在大明王朝可以说是只手遮天。
锦衣卫和东厂的宦官一样都对皇上忠心耿耿,锦衣卫除了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外,也和东厂一样有个属于自己的衙门机构,不知是不是因为锦衣卫和东厂宦官都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的缘故,导致这两方势力一向水火不容明争暗斗,仿佛想要证明自己才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一般。
在朝廷议会上,以袁崇焕为首的武将和以周延儒为首的文官就像锦衣卫和东厂宦官一样互相敌视着,可能因为武将主战文官主和的缘故,导致这文武两派在政治上的意见永远不相同,所以才使得在政治上永远对立的双方见到对方就觉得不顺眼。
朝廷的四方势力相互节制,不会让其一方独大专横,这对大明王朝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天下的五分势力中,势力最大的就属崇祯所统治的大明王朝了,它的版图也是五方势力中最大的,其余的四股势力除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所率领的两大农民起义军外,就属关外的满清和蒙古两族了。
崇祯即位后不久,全国除了富庶的江南一带与京城等地外,其余的地方都组织了农民起义军,全国加起来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也有数十支,而李自成和张献忠所率领的两大起义军就是在这几十支起义军里tuo颖而出的。
崇祯刚即位就面临着这种让人头痛的内忧外患,幸好崇祯当机立断,首先着手处理内忧,在崇祯百万雄师的征讨和怀柔政策的安抚下,除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所率领的两大起义军外,那些为了肚皮而起义的农民军队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武器,归顺于崇祯,重做大明的子民,而张献忠和李自成所率领的两支起义军则占地为王,一支占据着西南(包括三省,分别是四川云南和贵州),一支占据着河南。
张献忠出生于公元1606年,为陕西延安人士。崇祯三年,张献忠率领米脂县十八寨穷人举起义旗,张献忠嫉恶如仇杀人如麻和心狠手辣,因此他被冠上了‘魔王’这个称号,本身农民出身的张献忠对于农民的态度十分友好,因此他才能迅速崛起,在四川首府成都建立大西国,拥兵六十余万。
天下有双王,除了魔王张献忠外还有一个闯王李自成,李自成是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目前占据着河南,李自成和张献忠一样出生贫寒,李自成参加起义后投靠闯王高迎祥为八队闯将。
高迎祥率众起事,自称闯王,荥阳大会后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公元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承袭‘闯王’的名号,率领起义军占领了河南省。
关外那两股极其雄厚的势力其中以蒙古的版图最大,由于蒙古族早年暗斗使得元气大伤,造成族人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派,所以蒙古族对大明造成的威胁远远不足以一致对外的满清鞑子。
石破听完南宫菲菲对天下局势的讲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