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形容的中国军人的形象也完全不同,军官士兵关系非常融洽,除了武器破旧之外,体现了极高的单兵和整体素质,官兵皆十分爱国,拥有极强的坚韧意识。
很多士兵甚至都会简单的英语,有的军官甚至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对话?这才是让威克斯准将最为震惊的,为此威克斯准将决定连续在抽查青年军所部几个团级的作战部队,看看青年军是否表里如一,因为他在来的时候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曾经告诫他中国人最喜欢做表明功夫,所以要cha曲突击检查和临时抽查的方法,才能对中国军队真实的战斗力做出评估。
而这个评估则日后要用于美国政府对中国国民政府整体战略的考量范围,因为中国政府的所谓美国出武器和技术兵种,中国出陆军配合作战的理念让美国人感到十分欣喜,因为中国表现了一种大国的国际责任感,虽然现在中国还受到日本的侵略,但是总体上看日本人已经没有希望能够彻底战略中国了,中国人敌后与正面战场的抵抗,加上庞大的国土纵深让日本人陷入了泥潭之中。
威克斯准将连续抽查了青年军五个团;除了武器装备极度落后之外,中国军人之素质并非外界传闻的那么不堪一击,起码青年军就是一支劲旅,以落后之武器装备孤军困守二十七天,抗击日军精锐部队地空联合攻击,并且杀伤敌军四万余人,这样的战绩简直就是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随后兴致勃勃的威克斯准将又视察了山地步兵旅和特种作战旅,结果威克斯准将几乎张了一下午的嘴巴,震惊这个词已经无法形容威克斯准将此时此刻的心情了,中国军人展现出的素质实在带给他太多的惊喜了,而且作为军人的他能够从这些身着破烂军服草鞋的官兵身上感受到百战雄狮的那种雄壮威武之气势。
一支拥有信仰和钢铁一般意志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战胜的,起码威克斯准将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当威克斯准将返回高飞的司令部后,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青年军的具体规模和扩编计划,对于威克斯准将来说如果青年军有三十个师的话,那么不但在中国正面战场能够大量有效的牵制日本陆军,还能在挟制侵入印度支那的日军,甚至能够将日军赶出印度支那。
茗香欲醉四方宾客,闲情逸致八面春风!品茗轩茶楼的茶点是昆明一绝,所以高飞在这里用煮茶来招待威克斯准将一行,也让威克斯准将感到十分新奇,不同于重庆以及地方奢华的西式酒会,坐在四面透风的茶楼中吃着味道不同的小点心,喝着地道的中国茶,高飞一准就摸清了这帮老外的心思。
威克斯准将也高飞谈得比较热烈,由于双方都是军人的关系,喝了一会普洱加之奔波视察了整整一天,威克斯准将等人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了,于是高飞就在茶楼安排了晚饭,大块炖肉、整鸡、整鱼,直接上手大碗喝酒。
由于都是军人的关系,所以很快的美国军官们都融入了氛围之中,调节气氛高飞自然是高手中的高手,苗族、土家族、白族的姑娘们穿着民族盛装表演山歌,吐火球,走炭火,翻刀山,惊得老美一阵阵的唏嘘和惊呼,老外来中国公事公办之余,希望体验见识的古老东方的传奇和魅力,不是什么西方冷餐酒会,名贵的葡萄酒远不如土酿烧酒来得够劲。
第五百五十一章美国军事参谋观察团(下()
所以高飞根本不干涉调查团的进程,想怎么抽查就怎么抽查,高飞的大肆配合和青年军极高的军政素质也让美国人欣喜不已,有这样的军队区区的日本人自然不在话下,但是非常显然,中国军队缺乏必要的武器装备,这才是耽误之急所在。
酒后失言对于老美也是样,灌酒是高飞的拿手好戏,云贵少数民族多,喝酒的规矩自然更多,娇滴滴的妹子敬酒献歌看你老美喝不喝?你不喝歌声就不停,几轮就给老美灌得东倒西歪,威克斯准将也CAO着这几天学的几句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跟高飞称兄道弟,闲聊之间威克斯准将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罗斯福总统将派遣总统特使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关于中国军队协防缅甸相关事宜尽快达成一致,威克斯准将透露英国方面非常积极主动?
高飞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似乎韦维尔还就此事大言不惭说什么如果让华军解救英俊保卫缅甸,实乃英国军队之耻辱?显然当时韦维尔还不知道国内的政策指示?在高飞看来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尔逊人的民族英雄,处处为英国谋求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出卖同盟国,中国为此没少挨刀子,丘吉尔自私自利的英国人性格袒露无疑,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丘吉尔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而且其倔强的性格让罗斯福和斯大林都非常无奈,历史上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也吃了大憋。
丘吉尔此人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丘吉尔不仅是所谓英国精神的化身。
不过非常值得高飞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xing,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xing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不过这只能说明丘吉尔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家伙,斯大林有实力才得到了他的尊敬,丘吉尔的尊敬是按照实力来衡量的,势利小人这四个字可谓贴切至极。
简单的看丘吉尔就是一个有便宜就上,见困难就躲的家伙,在国际政治上将原本要边缘化的英国又拉了回来,而且历史上即便从敦刻尔克撤回了几十万大军的英国,在提防德军可能的登陆上也是兵力捉襟见肘,更何况英国人最为依仗的几十万精锐远征军全部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所以大英帝国满世界的抽调兵力回防本土。
通过威克斯准将的言语高飞分析英国人一定会同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协防,而并非历史上一样百般阻挠变相生事,最后在日军的进攻下英国不战而溃,丢弃了全部的武器装备,整整一个装甲旅将自己的坦克作为障碍物在隘口处爆破,历史上英国人在缅甸的表现可谓是有多丢人就有多丢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英国人干部出来的。
如果,中国远征军入缅能够顺利协防,并且得到英国人补给武器装备的供给的话,以中国远征军此番扩编之后的十个整编师又六个旅的部队,保卫滇缅通往印度的公路自然是绰绰有余,甚至能够反戈一击印度支那,将日军赶下海。
当晚,高飞将威克斯准将透露的消息微微做了一下整理发给了蒋介石,接到电报的蒋介石丝毫没怪人半夜打扰他,反而在书房内摩拳擦掌连嘀咕了三声好!显然蒋介石对于韦维尔这个独眼龙带给自己的羞辱耿耿于怀,之前是无可奈何,但是现在整体态势完全发生了变化,中美英三方的战略同盟的关系虽然未能建立起来,但是毕竟整体国际形势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蒋介石也有比较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关于中国远征军的高级军官人选安排问题,黄俊杰、张灵甫、李国仁、谢文华都是自己的爱将,沈英雄、蔡文治是自己的信得过的学生,高飞更是其中忠诚、能力均非常突出的佼佼者,青年军是自己一手策划建立起的党军,高飞也是久经考验之人,但是青年军组建的中国远征军初步就所辖十个整编师和六个旅,这支部队的分量自然可想而知,调入一些悍将如同宋希濂、廖耀湘、孙立人又担心高飞资历难以服众,而且骄兵悍将难以驾驭,将领与指挥官之间的相互猜忌乃是用兵之大忌,思前想后,蒋介石决定将提名权交给军政部,择选权则交给高飞本人,毕竟这是要驱十余万大军赴异国他乡生死莫测之地抗敌歼寇。
蒋介石不经意间做了一件非常明智的选择,很多年后蒋介石还在为当初的抉择感慨万千,纠结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