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开一个三四寸大的圆孔,将炮弹塞进去,然后将它封闭,再点火发射,炮弹飞出去后再打开,退出弹壳,然后再装弹,继续发射如果只是想搞子母铳,我用得着花这么多钱么!”
单丹阳一脸怀疑:“这样也行?在炮耳开了口,还怎么封闭?”
杨梦龙说:“所以一定要有炮闩,用炮闩封闭住装弹口,避免燃气泄漏!”他搜肠刮肚,将自己了解到的一点点关于火炮结构的知识全榨了出来,连说带比划的讲了整整一个小时。单丹阳陷入沉思,半晌才说:“从炮耳位置装弹,用活动式炮闩封闭,然后发射,也许是可行的,但是这膛线还是没办法解决啊!”
筱雨芳说:“可以先试试这种方法是否行得通,如果行得通再回头想办法加工膛线嘛。我们一步步来,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
单丹阳把目光投向杨梦龙。
大概是意识到要一步到位的整出后装线膛炮太难了,杨梦龙勉为其难的降低了一点标准:“那就先把后装滑膛炮弄出来吧,等整出了后装滑膛炮,再想办法去搞线膛炮”
单丹阳瞬间泪崩谢天谢天,总算可以暂时摆脱这该死的膛线了!这一年他都快让那该死的膛线给逼疯了!
不过杨梦龙对这种子母铳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说等后装滑膛炮弄出来了,炮弹全部整成子铳,整个往炮膛里一塞就能开火,不必又是炮弹又是火药的弄得那么麻烦。单丹阳说:“这子铳可不好弄,它是铁制的,废品率相当高”
杨梦龙说:“以后别用铁了,用黄铜做弹壳,黄铜比较容易加工。”
单丹阳瞠目结舌:“用用黄铜!这得用掉多少铜料哪!”
杨梦龙撇了撇嘴,说:“又不是用一次就扔,可以回收的嘛,你怕什么?”拍了拍那门还在加工中的青铜炮,“以后别用青铜铸炮了,试试用钢铁或者熟铁来铸。实在不行,就用青铜制成炮管,外面再包一层熟铁,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重量,也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容易炸膛”
用钢铁来铸炮!?
单丹阳欲哭无泪,这个混球不来则已,一来就没好事,这叫他怎么弄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后装滑膛炮都比后装线膛炮要好搞一点,只是改变了装弹的方式,增加了闭锁机构而已,比那个讨厌的膛线好对付得多了。单丹阳抱怨了一通,然后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新的研究工作中去
后装线膛炮尚且如此,后装线膛步枪就更不用说了就当时的那金属加工技术水平,没有人会认为在一支只有十几毫米口径的枪管里刻膛线会比在上百毫米的炮管里刻膛线容易吧?杨梦龙来到的时候,叶鑫等一帮子工程师正拿着一支有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的步枪在那里比划着,甚至把手指头伸进枪管里,触摸着里面的膛线。没错,这支线膛步枪就是杨梦龙从登州军火库里翻出来的,快马加鞭的送回舞阳了。洋鬼子利顿操着不是很流利的汉语向他们讲解:“这支步枪最珍贵的地方不在于这用上好的木材制造的枪托和用象牙制成的饰物,而在于这里面那一道道优美的膛线”
叶鑫问:“你们是怎么刻出来的?”
利顿说:“找技术最为高超的工匠,用最好的刀具一刀刀的刻,得花上大半年时间才能刻好一支枪管,而且废品率还很高!”
大家一听便泄了气,最好的工匠得花上大半年时间才能做出一支,那还玩个毛啊?首先是难做得要死,其次是贵得要死,再次是再次,它根本就不符合杨梦龙的标准,杨梦龙要的是后装线膛枪,这是前装线膛枪,差远了!
杨梦龙走过去,问:“那两支枪,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叶鑫见他来了,顿时叫起苦来:“大人,你可来了!你不知道啊,这整整一年,我们什么都不干,整天就是在这里琢磨着怎么刻那个膛线!”他指了指手里这支前装线膛枪,“大人从山东送回来的这两支火铳,我们仔细研究过了,大人说得一点都没错,有了膛线,确实打得更远,更准,杀伤力更强,但它的缺点同样非常明显”
杨梦龙问:“什么缺点?”
叶鑫说:“装弹!由于有膛线,它装弹比起没有膛线的火铳来要慢得多,其他火铳打了两三枪,它未必能打上一枪!”
杨梦龙要过那支前装线膛枪,又弄了发铅弹尝试着装进去,结果比划了一通就放弃了:前装线膛枪的子弹比火枪的口径要略大,必须用锤子一点点的敲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子弹充分嵌入膛线,否则膛线是没办法发挥威力的。这样搞带来的后果就是装填远比滑膛枪困难,人家都打了两三枪它都不见得能装好一发子弹。这是西方国家在十七世纪便造出了线膛枪,可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大规模生产、装备的重要原因:论火力密度,它还不如滑膛枪呢,谁拿这玩意去玩排队枪毙,百分之百会让对手打出屎来!当然,加工困难也是一大原因,全靠手工要制造一支线膛枪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一名技术高超的工匠差不多要一年才能做好一支,成本自然就低不到哪里去了,拿来给贵族打猎还行,大量生产列装部队就算了,财政部长会疯掉的!至于明末流里频频出现的先在铁皮上刻膛线,然后卷成枪管,解决膛线加工难题这类的段子,笑笑就好了,这样子弄出来的枪管,一场仗下来不炸膛弄死几百号人都对不起那些工匠。
能造和能大量制造是两码事,欧洲十七世纪初就能造线膛枪了,却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拥有了大量制造线膛步枪的能力,也就是被无数明末作者捧上天了的陆战神器,米尼步枪。事实的残酷性在于,他们如此推崇的米尼步枪仅仅列装了二十来年就退役了,永远地从陆军装备序列中消失了————如果工业技术水平能达到大量制造米尼步枪的地步,要制装后装线膛步枪也没有任何难度了,搞米尼枪纯粹自己找抽。
“我们锯开了其中一支铳管,认真研究了里面的膛线。”叶鑫拿出一沓图线,上面全是用鹅毛笔画出来的枪管结构图和膛线图案,可见他们是下了苦功的,真的是照着膛线一笔笔的划上去,毫厘不差。叶大师的神情多少有点沮丧:“这膛线也没什么复杂的,不外乎是用刀在枪膛内刻出螺旋形线条罢了,但是我们想破了脑壳也想不出有什么刀具能够在如此坚硬的铳管内刻出膛线来!”
杨梦龙朝一台正在工作的机床一指:“你们就没有想过直接用机床钻?”
工匠们都愣了一下:“用机床钻?”
杨梦龙说:“对啊,先用钻床将枪管钻好,再用螺纹加工机床加工膛线!”
叶鑫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我们的手是伸不进去,机器还伸不进去么!对,就这么办!”
利顿有点怀疑:“有这么锋利的刀具么?”
杨梦龙差点没一脚踹过去:“没有你们还不会想办法做啊?那么多钢铁任你们选,我就不信没有一种钢铁适合做刀具的!”
八十七 坑爹胶()
“大人,可找到你了!”
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全身带着汗酸的家伙一阵风似的冲进来,拽住正在跟技师们谈论着如何制造后装滑膛枪应急的杨梦龙,又跳又叫。
杨梦龙本能的想一脚将他踹到一边去,但觉得这小子挺熟悉的,还是忍住了,仔细打量他一眼,吃惊的叫了起来:“庞夏!?你怎么成这样子了!”
庞夏现在的样子确实有点儿狼狈,脏兮兮的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洗过澡了不说,衣服也破破烂烂,透过那些坑坑洞洞还能看到他身上一处处的伤痕,着实令人同情,实在难以相信这位仁兄居然就是杨梦龙非常看重的一位技术人员,一位有房有车的钻石王老五!不过这位比叫花子还要狼狈的家伙却兴奋万分,连说带比划的说:“大人,你要的东西,你要的东西我们弄出来了!”
杨梦龙身体一颤,叫:“真弄出来了?”
庞夏说:“弄出来了,弄出来了!”
杨梦龙说:“快,带我去看看!”撒腿就跑,但走出几步,想到老婆还在这里,便生生刹住脚步,对筱雨芳说:“那地方有点危险,你就别来了,在这里等我吧!”
筱雨芳自然知道杨梦龙所说的“那地方”是指哪里,炸药作坊哟,提起来都让人心惊肉跳。她说:“你小心点,别乱碰那里面的东西!”
杨梦龙说:“知道了!”拽着庞夏一路飞奔,冲出了枪械研究中心,直奔炸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