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聿键解释:“这些书都是皇上赏赐的。”

    杨梦龙浏览了一下书目,说:“装祯得不错,可惜,这类书没什么用。”

    朱聿键有些不高兴了:“这些书都是圣贤之书!”

    杨梦龙说:“我知道这些都是圣贤书,能写下这些书的人都是名垂青史的牛人,但是,这些书只适合摆在案头陶治情趣,放到现实中,屁用都没有你别不服气,我问你,你知道土豆淀粉应该怎么加工不?”

    朱聿键胀红了脸,说:“不知道!”

    杨梦龙又问:“一口井深十丈,井水在四丈以下,你知道该怎么用这口井去浇灌五亩田不?”

    朱聿键说:“我我可以多请农夫挑水”

    杨梦龙说:“没用,你最多只能保住一亩田,其他四亩田要么旱死,要么麦苗被踩清光。可是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将那口井改造成手压吸筒井,或者干脆装上螺旋泵将井水抽上来,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利用那口井的水保住五亩田的庄稼!”

    朱聿键说:“这这些都是奇技淫巧之术!”

    杨梦龙说:“是奇技淫巧之术,没错,可是这些技术却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加安定,更加繁荣。我敢跟你打赌,如果手压吸筒井和螺旋泵这两项技术能够在陕甘宁推广开来,无家可归的流民至少会减少一半!”嘿嘿一笑,将手里那本二十四史扔到一边,“这些圣贤之书只能告诉你一些大而化之的道理,却没有办法帮你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老大,如果你真的想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我劝你看点别的书。”

    朱聿键被他说得一脑子浆糊,呆呆的问:“那我应该看什么书?”

    杨梦龙说:“农书,医书,算书,天文,地理什么书都可以看,只要别死啃这些圣贤书就行了。阳明公不是说过吗?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朱聿键觉得自己被鄙视了,暗暗发誓回头一定要把杨梦龙所说的那些书找过来读一读,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他继续鄙视了!他绷着脸说:“貌似我把你请过来,不是让你指点我该读些什么书的!那四百五十顷良田你到底还有想不想要?”

    杨梦龙赶紧收敛起来,说:“想,想!怎么不想?”

    朱聿键说:“想要的话就请你赶紧坐下来,帮我拿出可行的办法!”

    杨梦龙一屁股坐下,跷着二郎腿说:“先把田契给我!”

    朱聿键哼了一声,让人拿来田契扔给杨梦龙,又拿起笔来写了几行字,证明这地田产是他心甘情愿划给舞阳卫的。杨梦龙接过田契和证明,笑得见牙不见眼:“多谢,多谢哈!”

    朱聿键放下笔,坐下,说:“现在田我给了你,你是不是也是该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让王府的收入翻上十倍,还能获得好名声了?”

    杨梦龙翻了个白眼:“我连你们王府的具体开支都不清楚,怎么给你们出主意?”

    朱聿键拿出一本账本扔给他。

    账本里纪录着过去一年王府的具体收支情况,随手翻开,杨梦龙发现唐王府的收入还真够吓人的,两三千顷良田每年会给唐王府带来几万石的田租收入,此外还有盐引、矿税、大批店铺、航运等等,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年收入不下二十万两银子。当然,这些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是朝廷发给他们的俸禄,亲王每年应得的俸禄是粮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还有大量丝绸布匹马料钱什么的;靖江王每年俸禄是粮米二万石,钞万贯,布匹丝绸之类的相当于亲王的一半;郡王年禄粮米六千石;郡王下面是公主、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每一个都能拿到一大笔禄米。唐王府人丁颇为兴旺,光镇国将军就有好几十号了,真是将星云集!不难想像,这么多皇亲国戚对国家,对地方是一个何其沉重的负担!虽说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令将藩王的禄米削减了五分之四,但架不住藩王能生啊,一个藩王生上百来个儿子,也把损失给补回来了。有了这么多人,唐王府那点收入也就不大够了,因为他们每年都要给那一大堆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发放大量锦缎布匹等各类物品,这是一大笔开支。最为坑爹的是,就连唐王也不知道那些郡王到底有多少儿孙,只能是人家报上来多少你就发多少!杨梦龙咧了咧嘴,我的娘咧,这一家子还真能生,每年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都不够开支了!

    看完账本,杨梦龙心里有数了,摇头苦笑:“你们可真能生啊不过也是,换了我我也玩命生,生一个孩子国家就给一大笔钱呢!”

    朱聿键黑着个脸说:“我请你过来,可不是让你笑话我的!”

    杨梦龙放下账本,说:“你要管的人实在太多了,钱不够,出现了金融危机,我懂,我懂!”放下账本,认真的说:“就你现在的情况,没得选,只能开源节流。节流估计是没啥指望了,就算你做得到,其他人也做不到,那么,就只好开源了。”

    朱聿键问:“怎么个开源法?”

    杨梦龙说:“简单,改变你们以前那种单调的耕作方式,别再去拼地力,往死里种小麦了,适当的种一些亚麻、土豆、棉花之类的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能带来的收益是一年种一季小麦的十倍。”

    朱聿键说:“亚麻、土豆、棉花这些,我也想种,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种”

    杨梦龙又开始翻白眼了:“你不知道该怎么种,不会请知道应该怎么种的人过来当技术顾问啊?如果非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弄懂了才能去做,人这一辈子能做几件事?至于肥料供应,你放心好了,我不是一个忘本的人,你送了我这么多良田,我肯定要给你回报的,磷肥管够,还会派人指导你们施用。”

    朱聿键大喜:“多谢,多谢!”

    杨梦龙说:“别客气!对了,如果种了棉花、亚麻,你不妨再办几个纺织厂,将自己种的亚麻棉花织成布匹,这样利润更加丰厚不说,还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当然,工钱一定要合理,否则好事肯定要变坏事的。”

    朱聿键表示明白。他再怎么对农事一窍不通,也知道卖一斤面粉比卖一斤麦子的利润要高得多,何况布匹生意的利润一直是很高的。但他还是有点担心:“要是织出来的布匹卖不出去怎么办?”

    杨梦龙叫:“怎么可能卖不出去!我告诉你,我河洛新军几千人训练严格,每三个月就要发一套新的军装,你自己想想这是多大的市场!舞阳卫、洛阳卫加起来共两万多户军户,一个成年军户每年要发三套衣服,卫学一万名学生,每年每人发两套衣服,这又是多大的市场!不是我小看你,你不种上几万亩棉花或者亚麻,织出来的那点布匹连供应南阳、洛阳府都不够!”

    朱聿键的小心肝不听话的狂跳起来这岂不是意味着只要他把布织出来,银子就会像自己长了腿一样自动自觉的跳进他的口袋里?这买卖,做得!想到这里,他朝杨梦龙拱了拱手,说:“多谢将军指点!我决定了,划出八万亩田,专门种植亚麻和棉花!”

    杨梦龙说:“光种是不行的,还得建起纺织厂,招收工人,将它们织成布!难不成还要让我带一大堆亚麻纤维和棉花回军营,让士兵们自己织布啊?建议你先种亚麻,棉花的投入太大了,本钱不够的话最好先别玩。”

    朱聿键深以为然。

    杨梦龙说:“种八万亩亚麻和土豆的话,保守一点,每年至少能为你带来四五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这收入提高了,是不是也该让老百姓分一点甜头?”

    朱聿键说:“我会在南阳各地办粥棚,多施粥”

    杨梦龙撇嘴:“没屁用!你能养他们一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以前欠你的旧账一笔勾销了,把租子减一减,逢年过节给他们发点酒菜其实依我看,你干脆就把所有佃农都清退了。”

    朱聿键吓了一大跳:“把所有佃农都清退了?你疯了!”

    杨梦龙说:“对啊,把所有佃农都清退了,然后开出工钱去招工,大家立下契约约定每个月给多少工资,然后他们给你们种田,你给他们发工资,大家各取所需,也省得他们老是以为你欠他们的。相信我啦,这样招过来的工人工作的积极性绝对不是佃农能比的,你又省心又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朱聿键沉吟不语。

    杨梦龙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