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论力量强大,苏维埃的军队跟西方国家比起来可能有差距,毕竟我们的武器比较差;但如果要比赛战士的坚韧,那么苏维埃的军队,绝对是所有西方国家的噩梦。”魏承恭又道:“虽然我不喜欢苏联人,但是不得不说,苏联红军干得也同样出色。在即将到来的二次世界大战里面,法国人在德国军队的进攻下,只坚持了六个星期;英国人在东南亚战场就没有守住过一个城市,哪怕是他们的兵力远远超过进攻的日军。而苏联呢?跟德国打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双方共投入近四百万军队,整整拼了七个多月,是人类有史来规模最大的战役。一般来说,如果守军足够坚韧,那么城市保卫战打到后来会打成巷战,然而在斯大林格勒已经不能说是巷战了,要说成是‘屋战’才比较贴切。苏联人一房一屋,一堵墙,一堆废墟地跟德国人争夺,以至于有德国人戏称,即使占领了厨房,也还要在客厅战斗。还有近代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城市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这场战斗持续了将近900天,苏联人罗掘具穷,最后甚至不得不专门组建了一个师,来制止人吃人的情况发生——即使是这样,苏联人也没有想要放弃这座城市,而最后他们也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守住了这座城市。”
总司令和两个特务头子听得是心驰神摇。光是听这些事迹,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了。
“中国红军,苏联红军。这两支红军,大约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能坚持,最能吃苦的军队了。德国某个将军就曾说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另有一位美国将军在朝鲜战争之后也曾说:德国步兵很优秀,但是最优秀的步兵还是中国步兵。”
(注:魏承恭记错了,说这话的是曾经当过志愿军俘虏的英国上将,法勒·霍利克)
魏承恭说着话,又把自己煽动起来了,一副悠然神往的样子,看着总司令,两眼放光:“而我现在能够跟中国红军在一起,能够有机会为红军做点事,我倍感光荣。”
“是啊,有这样坚韧的战士,革命怎么能不成功?”总司令叹息道,忽然又反应过来,“我们是不是有些跑题了?”
魏承恭愣了一下,失笑:“总司令您别见怪,我就是这个毛病,容易激动。”
“没事,这不是坏毛病,”总司令笑笑,“你给我们看这个飞夺泸定桥,想要说明什么?”
“哦,我是想说,假如这二十二个勇士,都具有全军最好的枪法,最强的体力,最厉害的战斗技能。然后再配上最好的装备——比如,给他们换上我穿的这种鞋……”魏承恭说着,亮了亮脚上的登山鞋,“在急行军的时候能够用巧克力补充体力。总司令觉得,会怎么样?”
“这样一支部队……”总司令沉吟着,眼睛亮起来了,“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魏承恭点头:“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各个国家大力建设的一种特殊军队,名叫特种部队。特种部队人数不多,但是个个都是从全军范围内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战士,经过最严格的训练,装备最好的、甚至是专门开发的武器。专门执行某些对于一般部队来说,难以完成的任务,比如秘密潜入,绑架刺杀或者解救重要人物,炸毁桥梁铁路之类。”
说到这里,魏承恭偏头,似乎在回想什么。三个人静静地看着他。
“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非洲某个国家扣留了以色列的一架飞机,把飞机上的人作为人质扣押起来,然后以色列派出特种部队,乘飞机飞越几千公里,去该国解救人质,结果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有美国曾经也干过类似的事,他们派出一支特种部队,把某个与他们作对的小国的总统给抓了起来。另外,据传说,二战的时候,英美就是用特种部队炸毁了挪威的重水工厂,导致纳粹德国无法开发出原子弹——一种一颗就相当于几万甚至几十万吨炸药的超级武器。日本人只挨了两颗,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就被摧毁了。”
花了点时间去理解魏承恭说的话,总司令苦笑,“小魏啊,听你说的这些,让我都怀疑,我还会不会打仗了——不过这个特种部队倒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先建起来。一个防空营,一支特种部队,这两支部队建立起来,如果真的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算是你小魏的功劳。”
三 军事指挥权7()
(码字遇到电脑死机,电脑死机问题还不大,问题是大脑也跟着电脑有些运转不灵。
另外,感谢“先生来浙”给出的大量资料。估计应该是在为怎么组建特种部队出谋划策——大家不妨也给出建议,地效一定认真参考)
接下来放映继续,对于李德的各种出格行为(要枪毙彭老总等一线指挥员,为了一个馒头冲肖月华发火,把刘帅给气得差点儿哭了出来等等),几个观众看得是义愤填膺。
“******,我算是知道小魏你为什么不待见那家伙了。”邓发狠狠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咬牙切齿,“他要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冲他这些表现,我能直接毙了他。”
“这电视剧暂时不能放映给战士们看——说不定他们会打顾问的黑枪。”李尅农也道。
总司令看了邓发一眼,没有说什么——估计他对于片子中李德的种种行为,也是非常恼火。
“就是!我最恼他那一句,说什么‘难道要我一个德国人来负责吗?’”冷笑了一声:“最高指挥官不需要对部队负责,这样的奇谈怪论,古往今来怕也只有这一位了。不客气的说,我觉得他就是拿着我们红军战士的生命在玩一款实时战略游戏,赢了是他领导有方,输了他也觉得无所谓——反正不需要他负责。”魏承恭说得是咬牙切齿,“博古那个软骨头的……”
“小魏同志!”总司令急忙提醒他,“不能这么说博古同志,注意影响。”
“我有说错吗?”魏承恭半点都不打算妥协。
却又叹了口气:“却也不能怪他。中国人实在是不自信得太久了,特别是那些海归们。在外面喝了点儿洋墨水,本事没学到,毛病学了一大堆,回来看这个老土,看那个落后,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恨不得扒了自己的黄皮肤换一身白皮……这一点上博古这样的革命者跟常凯申那样的买办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常凯申对英法美德卑躬屈膝,而博古这样的家伙则对苏联言听计从,山呼万岁……”
他说到这里,又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到底,都是因为我们落后得太久了。一直到我们那会儿,这个毛病也还没有完全治好。”
“哦?你们那哈儿也有这样的人吗?”总司令有些好奇了。
魏承恭又叹了口气:“算了,不说这些软骨头了,一说起来我就生气——总司令,您怎么不作记录了?”
看完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历史——大致上就是到强渡湘江为止——再之后的事情,总司令就看得不是那么仔细了,也没有做记录。
“没有必要了。”总司令收好了自己的记录,同时解释道:“如果湘江一役我们能够避免那么大的损失,红军能保留的力量,将会是原来的两倍以上。面对这样的力量,常凯申必定要调整部署,敌情我情都有了重大变化之后,这电视剧里的记录就没那么大的参考价值了——如果受到‘原来历史’的影响,不懂得随机应变,我们的损失会比原来更大也说不定。”
魏承恭点点头——却又疑惑道:“红军还是要长征吗?”
“目前看来,恐怕是不可避免了。”总司令沉默了一下,这才缓缓道:“就像这部电视剧里说的,这第五次围剿刚刚发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两个,一是把敌人放到内线来打——当时不了解情况,目前看来,这个打法可能不好用,如果白党的军队真的像这个塞克特将军说的,每天都只前进两公里的话;第二个办法就是主力红军打到外线去,把攻击目标对准南京杭州上海,这是常凯申的统治中心,根本重地,他不可能不回兵援救。只要他一回兵,根据地面对的包围就不攻自破。而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围魏救赵?”
“对,利诱不可行的时候,就只能威逼,攻敌之不得不救。”总司令点头道:“只要常凯申回兵救援,他的部队就从坚固的堡垒群中被拉出来了,到时候我们或者让留在根据地的部队衔尾追击,或者主力红军在敌人回援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