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让他们走上干部岗位了,”顾政委思索着道——不比陈政委专注于军队和打仗,他这个政委这半年来指挥的战斗规模小得多,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到了这边以后,“可是不让他们走上干部岗位,他们没有贪污的条件,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是贪官……”说到这里,无奈地摇头。

    “说到底还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顾政委也不光只是提出问题,也在思考解决的办法:“有钱了,有闲了,就有空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如果能像部队一样管理……”

    “不可能的。”陈政委摇头:“军队确实没空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但军队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我们的军队要思考的是如何生存,如何斗争;而这边的军队则有着明确的训练大纲,按部就班忙着训练——而地方治政,一是紧迫性不像我们那边那样,军队干不好就是死;二是各地有不同情况,不可能像军队一样,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施政标准,让一个当官的在任期内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说到这里,陈政委也摇头,“总之,地方干部的想法不可能像军队干部那么单一,很难控制他们不去想东想西……倒是可以考虑让军队干部转职到地方任职。”

    “不行。”陈政委的话没有说完,董老就断然否决,“从这边的经验来看,让军队干部转而从事地方工作,除了能保证忠诚,以及不打折扣地完成上级命令这两点之外,没有其他好处。他们会把军队作风带到地方上,而因为没有牺牲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地方上的客观具体情况,结果就是要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么被手下的衙蠹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么说起来真的没有办法么?”陈政委喃喃道。

    “确实是没有办法,毕竟人心隔肚皮。没贪的时候,你无法知道他是个贪官;等到你知道他是贪官的时候,他已经贪了。”董老叹息道,“所以这只能是个马后炮的问题——所以干部队伍的建设,这个事情我们必须常抓不懈。”

    ————

    “我倒是有个想法,”陈政委忽然道,“我们不妨仿造军队的做法。”

    “刚才不是说了,军队的作风不适合地方么?还是你自己说的。”董老不无疑惑。

    “军队的作风不适合地方,但是打仗的办法可以用。那些贪官,他们是党的敌人,人民的敌人。对于敌人,就应该坚决打击,”陈政委解释道,“我们守卫根据地的打法主要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这个办法好像也适用于贪官。”

    “你是说……”董老有些发愣。

    “组织一支专门的队伍,任务就是设法向新上任的官员们行贿、试探——这是诱敌深入。如果那些贪官吃下了‘诱饵’,我们就毫不客气地‘聚而歼之’。”

    “这……有些损了吧。”顾政委皱眉道,“好吧,我承认这个想法还是有可取之处,不过一旦成为官场公开的秘密,让大家都拒绝‘第一次’……”

    “不要定期。试探放在新官员上任后半年后——这时候这些官员应该已经踩熟了地皮,敢于做一些出格的事了——但是不要固定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样就算贪官们知道有这么一支队伍,也吃不准那一拨来行贿的人是钓饵。”陈政委脑洞一开,兴奋非常,“而且,形成公开的秘密反而有好处——当你知道有这么一个钓钩存在,你还敢肆无忌惮地贪污?”

    顾政委和董老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说什么。另一边,陈政委还在完善自己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受考验官员来说,也是好事:如果没有经受住考验,那么什么都不用说了,直接剔除出干部队伍。如果经受住了考验,你就说明这个同志基本可靠,可以较为放心地使用;还有,这样的考验还可以让某些意志坚定,但是涉世不深的同志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行贿手段……”

    “……这一支‘钓饵部队’的建设必须要上心,必须得能以假乱真才行;对同一个官员也不能仅仅考验一次,毕竟人是会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想法也会有所变化——每个官员在任职期间,经受三次左右的考验,前后相隔20年左右。这样当三次考验过后,官员已经四十岁以上了,思想基本定型,家庭生活也已经稳定,不会再有多少‘进取心’了。”

    ————

    一直等到陈政委消停了,董老才皱着眉头道:“两个问题:一,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势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是否值得?二,水至清则无鱼,你打算怎么解决?”

十六 陈政委的一周6() 
十六陈政委的一周5

    (突然觉得陈政委的一周不如改成陈政委的脑洞)

    ————

    “这个事情不能仅仅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贪污问题可是关乎一个党,一个国家生存的大事。如果贪污问题非常严重,那就已经威胁到党和国家的生存了,只要效果好,消耗再大也必须去干……”陈政委稍微想了一下,就找到了答案,“而且就算仅仅算经济账,这个也不成问题:如果贪污问题因为这样一支队伍而大为收敛,那也就是说贪污的人少了——那么这支队伍就没必要建立得很大,队伍不大,消耗自然大为减少;另外,贪污行为必然伴随着国家利益的损失,甚至可能是巨大的损失(陈政委并没有意识到他这话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从自己在民国时的所见——比如买办官员因为受贿而大量出卖国家利益),阻止了这些贪污行为也就是保护了国家利益,这一进一出之间有的赚也说不定。”

    董老不得不承认,陈政委第一句话非常有道理,想想自己闲暇时候跟隔壁杂货店老王聊天的时候,他对于贪官的痛恨,就可以知道,贪官在群众中造成了多坏的影响。久而久之,这种影响势必让人民群众对政府、以及领导政府的马列党不再信任,从而彻底割裂党和群众的关系——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中国马列党就算还没有死,也离死不远了。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和国家存在的基础。没有这种支持,任何政府都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马列党之鉴不远,在国党之世。

    ————

    这里还要再说两句:透过谈话,董老能感受出,隔壁老王的这种痛恨,恨的其实不是贪官,而是恨“我不是贪官”,如果能够跟贪官易地而处,则隔壁老王似乎并不反对贪污——刚刚体认到这一点的时候,董老无可避免地感觉到非常失望。

    (地效二十岁时候的认知:那时候邻居一个大叔一天到晚贪官如何如何改杀,不过等到他儿子当了某个机关科长的时候,其论调就变成了“人家也是有苦衷的”“被给点好处,谁给你干啊”等等。不仅如此,其还对自己的儿子是科长这事倍感光荣。

    那时候地效是一愤青,认识到这一点,悟出这个道理的时候,地效是很绝望的,认为中国人真是没救了。不过现在……请看后文)

    不过后来仔细一想,董老又释然了。

    贪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不正当不公平分配,不正当是过程,不公平是结果。一般人都认为是不正当的过程产生了不公平的结果。

    正常来说这个认知倒也不错,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不正当的过程可以产生相对公平的结果,比如一个国家对外侵略,掠取财物回国低价贩卖给民众,过程毫无疑问是不正当的,但是对该国国民而言分配却是相对公平的;反过来,正当的过程也可以产生不公平的结果,比如现在的工厂雇佣,无论五险一金,加班休息执行得如何严谨(过程正当),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工人都是在忍受剥削(结果不公平)。

    本质上,人作为一种极端利己的生物,其实并不反对手段不正当,真正反对的是分配不公平,或者说得再准确一些,是反对没的分配或者分配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份——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法西斯的德意志日本,还是日不落的西班牙英吉利,甚至更早的蒙古大食罗马波斯……民众即使知道政府在侵略别国,依然会支持战争,因为他们能分享战争的红利(至少政府会承诺有战争红利可以分享);等到发现战争无法带来利益、承诺无法兑现的时候,他们就不惜推翻现政府。

    嗯,扯远了。放在贪污这个事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痛恨贪污,更多的其实是因为我们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