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帝王大业-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全和王贵纷纷点头,他们知道此时必须要舍弃一些家业,赵昀要称霸天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所以他们要忍耐,一点点积攒力量。

    王贵很快就开口了,然后说道:“海州家业最大,那里面的作坊和盐场盐工必须要全部迁移走。”

    赵昀点了点头,赵昀治下的海盐,七成都是出自海州,所以让出海州之后,盐工和工具必须全部带走,有了人和工具,到其它任何地方都可以继续晒盐。

    王贵接着说道:“眼下咱们最舍不得就是粮食,马上就要秋收了,所以让地的事情必须要再等上两个月,等到咱们把秋粮收割完了,运走之后再让。”

    赵昀和两外两人认为王贵说的有道理,粮食是他们种下的,收割完再走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山东贫瘠,赵昀手中粮食本来就没有多少,这次秋收必要完成。

    赵昀知道燕宁投降的事情必须要在等一等了,要让燕宁在两个月之后在投降,这才可以给赵昀充足的时间准备这些。

    王贵是赵昀的大管家,然后朝着赵昀接着说道:“山东人口本来就少,农户能带走的也要带走。”

    王贵可是贪得无厌啊,此时恨不得将山东全部搬空,但是赵昀不同意王贵的这个主意,眼下时间紧迫,燕宁投降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延太久,赵昀只能将重要的东西搬走,农户是人口大数,如果这些人也被迁走了,也将引起朝廷的注意了。

    赵昀随后说道:“咱们时间有限,郎中、工匠、还有作坊的工人,以及他们的家人,要全部搬走,剩下的农户全部留下。”

    赵昀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剩下就是最重要的军队了,赵昀现在手中有军队将近六万,但是这些人不可能全部带走。

    赵昀随后接着说道:“军队中仕长以上的人全部带走,然后就是参战过的老兵,带走的人数在三万人上下,剩下的都留在各地驻守,等待新官员的接收。”

    刘全点了点头,仕长以上的军官非常重要,这些人不能留下,还有在这之前活下来的老兵,赵昀的这三万人估计将这些人全部包含了,剩下的三万人估计都是新入伍的新兵了。

    赵昀略微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方法迁移,估计也要一个多月,到时候赵宇手中依然可以掌控超过五十万百姓,毕竟山东三成的百姓都在益都府。

    剩下的人口留在各地继续开垦生产,这才是最重要的,赵昀不可能将山东全部搬空,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主公,咱们在离开之前,还可给临安的权贵们送一份大礼。”

    王贵随后朝着赵昀说道。

    赵昀好奇地看着王贵,现在让他送礼,赵昀可是真的没有钱了。

    王贵接着说道:“主公,咱们让出来的州府有还有很多土地,咱们可以送一部分出去,毕竟以后也不是咱们的了。”

    赵昀一听,顿时大喜,他明白王贵的意思了,这可是一个好主意,既然要撤离,留下的土地也带不走,索性不如送人,也可以做一个顺水人情了。

    “好,这个主意好。”

    赵昀等人一阵欢喜,这可是一个好主意。

    随后,赵昀的治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普通的农户没有任何影响,依然在照看和即将收获的庄稼,心理美滋滋的,这个时候让他们去那里都不可能,他们就守着土地不会离开的。

    迁移的人都是作坊的工人,还有就是郎中和工匠,军官、老兵和他们的家属,其中很多人的家属都已经在益都了。

    至于临安房间,赵昀派刘全去了临安,带着上百份地契在临安的权贵之间游走,其中史弥远和赵竑,这些权贵人物都得到了土地,但是这些人都是以史弥远为首的一众官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史弥远一样贪婪。

    这些人对于赵昀这个礼物,自然是不会决绝,虽然山东距离临安还很远,但是多了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土地,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每年派一些人过去耕种管理,也会收获不少粮食。

    况且众人都清楚随着山东局面的稳定,朝廷将山东收回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那里的土地也随之值钱起来。

    赵昀一面进行迁移,一面安抚燕宁,并且在益都城见到了燕宁,燕宁得知要让他通推延两个月投降之后,心中也非常诧异。

    但是随后他就从赵昀那里得知了原因,燕宁此时对金国失去了信心,也是决心投奔宋国,索性拖延两个月也无所谓,宽且他也要准备一下,毕竟事情重大。

    赵昀也是为了安抚燕宁,同时说道需要给燕宁活动一下,让他能够得到一个高官。

    燕宁投降自然是不会做赵昀的手下,毕竟燕宁在金国都是有公爵的,所以燕宁投降宋国,也是朝廷直接册封,赵昀只是有功而已,但是无权决定赵昀的出路。

    (本章完)

第218章 史弥远的布局() 
站在海州城外,赵昀看着最后一车货物北上,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一切都非常顺利,家当基本上都搬运完了。

    “盐工都迁走了吗?”

    赵昀随后转身,朝着身后的王贵问道,盐工是赵昀的根本,眼下赵昀想要获得更多的好处,就需要晒更多的海盐,然后从临安和燕京换取他需要的物资。

    “主公放心,近万户盐工全部迁移完毕,还有盐场里面的器械也全部搬运走了。”

    王贵朝着赵昀说道,他也知道盐工的重要,有了盐工,他们就可以换来源源不断的物资,所以新盐场的建立早早就开始了,王贵计划明年将海盐的出产提升一倍。

    “快马将我的书信送往临安平章府上,然后在正是上书朝廷。”

    赵昀随后说道,经过两个月的忙碌,在入秋之后,赵昀的计划可以实行了,现在秋粮基本上已经开始收割完毕,按照赵昀之前和百姓的约定,赵昀提供种子和耕牛,百姓处理照顾,然后秋天的收获五五分,期间赵昀还需要提供给这些穷苦的百姓口粮,所以赵昀即使拿了五成,也是非常少的。

    赵昀不可能将全部的秋粮都带走,百姓不许要留下一部分,能够维持明年的口粮,还有就是春天的种子。

    现在一切都非常顺利,赵昀已经将主要的家当全部搬运到山东东部一带了,三万老兵和他们的家人也都迁移走了,这些是赵昀的根基,所以必须要带走。

    赵昀还给将来接手的官员留下了一些钱粮,毕竟全部拿走了也不太好,留下一部分让这些官员进行周转使用,以免他们到任就开始大肆征粮。

    十天之后,赵昀的消息通过快马送到了临安城史弥远的府上,书信送到的时候,史弥远不在府上,平章府上的下人让将书信交给他们,然后他们在给平章。

    但是赵昀的信使决绝了,一直等到史弥远回来,然后亲手将书信交给了史弥远。

    回到书房之后,史弥远静静地坐在软塌上面,在皇城忙碌了一天,让史弥远有些疲惫,但是他还不能休息,他要好好地屡一下思路,这一天有什么得失。

    “老爷,人带来了。”

    此时,一个家奴带着赵昀的信使来到了书房,然后恭敬地朝着闭目眼神的史弥远说道。

    “嗯,下去吧。”

    史弥远随后淡淡地说道,然后睁开眼睛,看了看一脸粉尘的信使。

    “在下拜见平章,这是我家大人的书信。”

    赵昀的信使向史弥远行礼之后,然后将书信送到了史弥远的手中。

    史弥远也不再看信使,随后就打开了手中的书信,他心中也非常期待赵昀能够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毕竟赵昀已经让他惊喜的太多了,说不定这次又有什么好事。

    史弥远随后就开始静静地阅读起来了赵昀的书信,他的脸上依然平静如水,丝毫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直到最后将书信放下,然后看了看信使。

    “你家大人最近在忙什么?”

    史弥远随后朝着信使说道。

    信使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家大人在忙碌搬家。”

    “哈哈。”

    史弥远听了信使的话之后,顿时一阵欢喜的大笑,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信使竟然如此直接。

    赵昀在派人送信之前,特意告诉信使史弥远询问任何问题,都如实回答。于是信使也就没有隐瞒,赵昀着两个月就是在忙碌着搬家,将家当全部搬到山东东部的州县里面。

    “带他下去,去领十两赏银。”

    史弥远随后朝着门外的家丁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