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刘恒乐得抿不住嘴:“老太太接生有功,赏赐五金。”

    老太太躬身答道:“谢千岁。”

    “告诉孤,别人弄不成的活儿,你怎么干成的,诀窍何在?”

    “千岁,王妃阵痛多天,力气耗完,王儿焉能诞生?臣本着和缓的法儿,先把王妃稳住,让王妃在休息中重新积聚力量,然后揭下面具,露出真相,让王妃惊恐万状,力量骤然暴发,才将王儿育出,这种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法儿,臣多次屡试不爽。”丑陋的老太太此时谈吐流利,不像初来时那么拘谨。

    “哈,哈,哈。”刘恒没想到老太太说出这么大的道理,仰脸大笑:“好一个大起大落的法儿。”

    送走老太太,刘恒特嘱丞相张苍,让他备两桌酒席,召集王府官吏,以示庆贺。席间,刘恒笑对张苍:“丞相果然有知人之明,本来孤已不抱多大希望。”

    “还是王妃命大福大。”张苍谦虚地说。

    “孤如今也算儿女满堂。”刘恒有些儿陶醉:“孤知足了。”

    张苍默然不语。

    “丞相何以不言?”刘恒端着酒爵,敬张苍一爵。

    “臣想,我们在代国得干几件造福于民的好事。”

    “丞相所言甚是,这几年王府节俭开支,库禀囤积的粮食像山一样高。”

    刘恒敬众官一爵酒,兴致勃勃地说:“过去孤要修葺城墙,改造王府至城门的商业大道,丞相说改变代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孤当年什么也没说。”

    “前几年改造旧城不成熟,眼下代国实力大增,臣以为时机成熟,我们可以通过官家投些、商家捐些的办法,让城中百姓出些人力。”张苍不愧理财的出身,算起账来,精明过人。

    “孤高兴,依了。”刘恒举怀与群臣共饮,高兴地说:“皇帝哥利用春闲之际,大修长安城墙,兄弟我在代国改造旧城,异曲同工,如出一辙。”

    刘恒在代地召集几个富商,让他们出钱,然后动用民工,到山上去采伐木料与长石,轰轰烈烈干起来,而且他们是在不误农时的季节里进行的。

第63章 胳膊拧不过大腿() 
九月,从京都长安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只当了七年、正值盛年的当朝皇帝刘盈驾崩了,朝野震惊。

    刘恒敏感意识到,朝廷政治格局又将发生重大变化。刘盈在世时虽然懦弱,但毕竟是高祖的嫡子,加上一大群贤相良将的辅佐,也不失为一代守成之主,别人无隙可乘,最遗憾的莫过于他与皇后张嫣没能生下皇子,他死后皇位的空缺格外引人注目,刘恒暗自担心。

    刘恒的担心绝非多余,刘盈的灵柩刚安葬,一手遮天的吕太后为继续行使最高权力,从宫女生的男婴中选出一个,纳入张嫣的后宫,佯称张后所生,立为太子,又将婴儿的生母杀死,断绝后患。

    少帝年幼,吕太后临朝理政,雌威熏天,拜侄儿吕台、吕产为将军,分管南北禁兵,南军护卫宫廷,驻兵城内,北军护卫都城,驻扎城外,太尉周勃成了一个空架子。尤其让刘姓诸侯王担心的莫过于吕太后提出分封吕姓王。

    客观公正地讲,吕太后并没有篡夺刘姓天下的野心,她只想让母族沐浴恩典、显赫天下。此前,朝廷一些老成谋国的重臣曹参、张良、樊哙、吕泽、吕释之等纷纷凋谢,惠帝禀承高祖遗旨,拜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

    吕太后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要想分封吕姓诸侯王,首先得让几个宰辅通过,王陵、陈平、周勃绕不过,因为白马盟誓影响至深,在群臣的心中牢牢地扎了根,她想打破这个规矩,需要足够的勇气与智慧,需要宰辅大臣的同意与配合。

    吕太后将王陵、陈平、周勃召到椒房殿,她不便直说,先用话示意道:“哀家最近听群臣议论,说我们吕姓家族功在社稷,分封诸侯王也不过分,不知各位意见如何?”边说,边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情。

    王陵骨鲠忠直,性情耿介,他知道吕姓家庭一旦封王,将对刘姓天下构成严重危胁,于是他得出不能开这个口子的结论。想到这里,他首先拒绝道:“高祖召集群臣,宰杀白马,歃血为盟,谓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今口血未干,奈何背约?”

    王陵把高祖当初订立的白马盟誓搬出来,理由可谓堂堂正正,弄得吕太后一时下不来台。她是一个强悍的女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一双锥子般的眼睛怒视王陵,额上青筋噗噗乱跳,脸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紫,一会儿又变青,想反驳王陵,却找不出合适的言辞。

    陈平、周勃见太后神色骤变,心想这样硬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聪明的他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齐声说道:“高祖平定天下,曾封子弟为王,今太后称制,分封吕氏子弟,有何不可?”

    太后闻言,易怒为喜,脸色平和许多,笑吟吟面向二位重臣,心中暗暗嘉许,还是你们识相,知道附会主子,不像王陵这个硬头货,傻乎乎不会办事,看老娘怎么收拾他。

    王陵怒气填胸,心说陈平、周勃两个马屁精,只知道曲意逢迎,明哲自保,根本不顾刘姓江山,有负高祖重托,本想与他们争辩几句,考虑到他们三人,自己一人,彼众我寡,争也白争,辩也白辩,无济于事,不如不说。于是,他瞪着三人,一句话不说。

    太后不便再拖下去,果断地说:“今天暂议到这里,散朝吧。”

    王陵、陈平、周勃从椒房殿出来,王陵责怪陈平、周勃:“白马盟誓,天下皆知,如今高祖升天不过几年,太后竟然想封诸吕为王,你们不但不阻止,反而谄谀太后,背负盟约,将来有何面目到地下去见高祖呢?”

    周勃微微一笑答道:“今日面折廷争,我们不如你,他日安邦定国,恐怕你不如我们。”

    “巧言令色。”

    “一个连自己都保不住的人,更无论保全社稷!”陈平与周勃互视一眼,哈哈大笑。

    王陵根本不相信二人的话,悻悻然自去。

    果如陈平、周勃所料,十几天后,吕太后颁敕,授王陵为太傅,夺去他的相位。

    王陵自知触怒太后,所以有此明升暗降的报复。“道不同,不相与谋。”王陵经过几天的思考:“既然自己的力量有限,挡不住太后分封诸吕为王的脚步,那我也要洁身自好,不与她同流合污,不如知机先退,眼不见心不烦。”于是他上书称病,谢职引归。

    王陵的引退在群臣中引起很大反响,其他大臣见王陵尚且如此,何必自讨没趣呢,吕太后分封诸吕的事儿就这么得逞了。

第64章 明哲保身很重要() 
王陵引退后,吕太后随即调整三公,左丞相陈平奏对称旨,为太后深信不疑,被升为右丞相;一直在太后宫闱充当情人的审食其被封为左丞相。审食其仗着太后的宠眷,所有廷臣奏事,往往归他断决。

    御史大夫赵尧曾为赵王如意定计,荐任周昌相赵,渐渐传进太后耳朵,被诬溺职,罢为平民,由任傲继任。太尉周勃任原职不变。这样一来,三公中有太后两位心腹,太后的政令更加畅通无阻。

    太后唯恐天下不服,谨慎地推进吕姓称王的步伐。她先追尊生父吕公为宣王,长兄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作为吕氏称王的先声。同时特封先朝郎中令冯元择等功臣为列侯,封惠帝诸假子刘疆为淮阳王,刘怀意为恒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鲁元公的儿子张偃为鲁王,用以平衡天下关系,使各方利益均沾,无话可讲。太后不愧政治老辣,既谨慎,又周全,她见各方没有反对者,认为分封诸吕时机成熟,于是她密派大谒者张释,讽示右丞相陈平,请立诸吕为王。

    陈平早预料有这么一天,说实话,他从心里不赞成分封诸吕,这样做有违高祖的遗愿。高祖生前一直为消灭异姓王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现如今太后为一姓之私,又回到从前的路,不能不让人打问号,太后到底要干什么?但是,他又十分明白,凭政治经验,凭朝中力量,他与周勃都不是太后的对手,其他大臣也不是,如果挺身站起来反对,只能是螳螂挡车,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不仅保存不了刘姓社稷江山,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在这一方面王陵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兵法云:顺佯敌意,即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必须伪装顺从敌方的意图,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从而寻机歼敌,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