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七国叛乱之中,大将军窦婴举荐曲周侯郦寄为将军,带兵攻打赵国邯郸,一直围攻几个月,也没攻克,后来在栾布的支援下,水灌邯郸,才斩杀赵王刘遂。到了公元前148年,郦寄为攀龙附凤,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想娶臧儿,给皇上当岳丈,让皇上颜面顿失。皇上勃然大怒,命令有司调查他,把他往年违法的劣迹全部翻出来,皇上趁势褫夺他的侯爵,把他关进牢房。

    皇上一番话让张武等人听得胆战心惊,他们知道皇上在敲山震虎,于是面面相觑,尴尬万分地说:“臣等无意倚老卖老,绝对没有挑战陛下权威的意思。”

    窦太后看火候差不多,该收场了,便笑着说:“皇上别吓唬他们,他们都是先帝的老班底,不是外人,你痛痛快快告诉他们处理结果吧。”

    皇上威严地说:“你们不是想知道结果吗?朕坦率地告诉你们,宋昌的壮武侯肯定不能当了,这样做,并不是朕无情,而是为了遏制那些怀着侥幸心理的大臣效仿他。朕决定降他为关内侯,夺爵一级。”

    “谢陛下开恩。”这个决定对宋昌来说,尽管有些重,但没有性命之忧,也算皇恩大赦,几个代国来的大臣觉得不虚此行,千恩万谢,退出长乐宫。

第363章 选择良辅() 
公元前152年,王儿姁为皇上生下最小的儿子刘舜,皇上共有十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到公元前145年,除了废太子刘荣被逼死、三儿子刘阏于病死、十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外,剩余的十一个儿子先后封王。

    对于众多的儿子,皇上对他们自然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到藩国后,像众星捧月一样,镇守一方,拱卫朝廷,成为朝廷坚强有力的屏障,同时希望他们贯彻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仁慈爱民,造福一方,振兴一方,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太平的日子。

    为使儿子们成为一代贤王,皇上苦心孤诣,在挑选国相、太傅上动了一番脑筋,把那些能力较强、学识渊博、品行兼优的功臣和学士作为首辅。皇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这些儿子大多“幼弱未壮”,不能单独治理藩国,只好让国相、太傅辅佐他们。如田叔被任命为鲁相,江阳侯苏息被任命为赵相,建平侯程嘉被任命为江都相,醇谨忠实的卫绾被任命为河间王太傅,廉洁正直的辕固生被任命为清河王太傅。

    刘舜是皇上最小的儿子,王儿姁生下他不久,得病去世,靠王娡皇后一手拉扯大,因而皇上最疼爱他,对他比较纵容。到了公元前145年3月份,皇上封他为常山王,并任命学识渊懿、满腹经纶的韩婴为常山国太傅,辅佐刘舜。

    到了临行前一天,皇上亲自在绮兰殿为刘舜、韩婴设宴饯行。是日,春光融融,和风带暖,黄鹂在憋出嫩芽的柳枝上鸣啭,把绮兰殿衬托得一片盎然生机。

    王娡皇后穿着一袭合身的红色长裙,显得格外精神。皇上看了,嘉许说:“皇后这么打扮,显得更加年轻,更加漂亮。”

    王娡谦虚地说:“与后宫那些如云如雨的美女相比,贱妾显得略微逊色。”随后,她眼圈一红说:“不过呢,今天是个好日子,刘舜被皇上封为常山王,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妹妹儿姁假如活着的话,心里一定很高兴。为了她们母子,贱妾不得不稍加修饰。”

    “是啊。”想起王儿姁,皇上一片深情:“儿姁温柔、贤惠、美丽,为朕生了四个儿子:刘越,刘寄,刘乘,刘舜。只可惜她寿命不长,在生下刘舜没多久,便撒手尘寰,也真难为你这个当姐姐的,把他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先后被封为广川王、胶东王、清河王和常山王。”

    “儿姁九泉之下倘若有灵,该瞑目了。”提到妹妹儿姁,王娡叹息不已,为她不能享受当前美好的生活而感到遗憾。

    正当皇上与皇后相互感叹的时候,太子刘彻与刚刚被封为常山王的刘舜拉着手,走进绮兰殿,在他们的身后,是留着稀稀疏疏黑胡须的韩婴。

    刘舜虽被封为常山王,但年龄尚幼,只有七岁,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他看到皇上与大姨王娡,撒娇说:“父皇,儿臣明天要到自己的封国,再不与太子哥玩,就没有机会了。”

    “马上要当国王,不能再贪玩。”皇上用教训的口气说:“你文帝爷被封为代王,也不过你这个年龄,你应该以文帝爷为榜样,仁慈爱民,励精图治,把常山国治理得井然有序。”

    王娡嗔怪道:“孩子马上要离开京城,陛下该说几句暖心暖肠的话,一见面总是板着一张脸,什么治国呀,什么爱民呀,三句不离本行。”

    太子刘彻聪明地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游玩的时候游玩,该治理国家的时候治理国家,读书与游玩、治理国家三不误。父皇,儿臣说得对吗?”

    皇上抚摸两个儿子的头顶,心中充满自豪的感觉,笑呵呵地说:“太子说得有理。”

    韩婴站在旁边,腼腆不语。皇上满意地看他一眼,扭头问春陀:“御膳房准备得如何?”

    春陀俯首回答:“陛下,御膳房已准备妥当,恭请皇上、皇后、太子、常山王和韩婴太傅入席。”

    “韩太傅,请入席吧。”皇上一伸手,做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陛下请。”韩婴不敢大样,执意礼让皇上。

    彼此哈哈一笑,然后皇上、皇后、太子刘彻、常山王刘舜和常山国太傅韩婴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御膳房,各自落座。

    皇上亲自把盏,为韩婴敬酒:“韩太傅,此去常山国,刘舜交给卿。卿满腹经纶,要多开导刘舜,悉心辅佐他。”

    韩婴接过皇上的敬酒,顿时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心情无比激动地说:“陛下,臣一介博士,别无他能,只是书读得好而已。没想到陛下把臣派到常山国,忝置太傅之位,臣肝脑涂地,不足报陛下万一。臣一定按照圣人之道,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毫无保留传授给常山王,让他做一个贤明的国王,以尽臣的忠心。”表明心迹后,一饮而尽。

    王娡端起酒爵,对韩婴笑盈盈说:“刘舜从小没了娘,卿要多关照他。”

    “皇后六七年如一日照顾刘舜,真的很不容易,臣此去常山国,不仅要辅佐他当好一个诸侯,而且要照顾好他平时的饮食起居,从点点滴滴做起。”韩婴本来是一个不爱喝酒的人,一爵酒落肚,脸色开始微微发红,但皇后敬的酒,盛情难却,只好接过酒爵,喝下肚去。

    “韩太傅吃菜。”敬了韩婴两爵酒,皇上笑容可掬,看着韩婴拿起筷箸,操起几片菜,送进嘴里,有滋有味咀嚼。

    吃了几口菜,皇上拉过刘舜,让他端起酒爵,为韩婴敬酒。刘舜执礼甚恭,说话恳挚:“太傅在上,刘舜这厢有礼,本王一心一意敬太傅一樽酒,此去常山国,全仗太傅辅佐。太傅满肚子学问,望平时不吝赐教。”

    韩婴坦直地说:“只要大王常怀仁慈爱民之心,常怀为常山国百姓谋福祉之心,相信常山国在大王的治理下,一定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说过,接过酒爵,咕咚一声,喝进肚里。

    刚放下酒爵,太子刘彻端着酒爵,来至韩婴的眼前敬酒。太子今年十二岁,个头长高了,一表人才。他诚心诚意地说:“本宫敬重韩太傅的学问,此去常山国,正好一展胸襟。”

    “臣不胜酒力矣。”韩婴看着太子手中的酒爵,犹豫片刻,接了过来,对皇上说:“太子天赋极高,喜欢读书,广泛涉猎,悟性极强,此乃大汉朝之幸。为了大汉朝未来的昌盛,臣干了这樽酒。”说罢,仰起脖子,把酒喝进肚里,然后趁着酒兴,给皇上建议:“臣斗胆建议:让太子平时跟随陛下,参与政事处理,增加历练,不知可否?”

    “增加历练?”皇上听了韩婴的建议,略微沉吟,旋即两眼放光,满口赞同:“卿议甚好。”然后看着脸色通红的韩婴,戏谑说:“卿提了这么好一个建议,再喝一樽酒可否?”

    韩婴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憨态可掬地说:“陛下,饶了臣吧,再喝下去,臣要醉啦。”

    皇上与皇后王娡对视,皇后王娡微微颔首,皇上笑着说:“卿不要太紧张,随意点好,随意点好。”

    于是,御膳房气氛活跃轻松,韩婴本来一颗比较紧张的心,扑通一声,落进肚里。他们边吃,边喝,边聊,倍极融洽。

    翌晨,刘舜登上车,即将启程,皇上与王娡坐上他的车子,为他送行。王娡像母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