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好像一副兴奋药,让皇上心中产生无比的自信。他从御座上站起身来,在丹墀上来回踱几步,不停地搓着一双大手,白里透红的脸上闪着异彩,嘴里不停地呢喃:“按常理说,应该这样,但朕隐隐感觉,吴王刘濞不是这样的人。”他想起这位从来没见过面的所谓的堂伯父,曾追随高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因为吴地民风强悍,需要壮士弹压,高祖故而让这位在刘姓宗室中最凶悍的堂伯父分封到吴国;其次,吴太子当初与他争斗,被他一怒之下砸死,这位堂伯父岂能不怀恨在心?其三,削掉这位堂伯父的豫章郡和会稽郡,等于把吴国的铜盐之利尽收朝廷囊中,这位堂伯父能甘心情愿吗?”

    晁错一眼看透皇上的心思,稍微皱一下眉头,便雄辩滔滔:“臣断言吴王刘濞不敢反叛,理由有四:一则刘濞今年六十二岁,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应该拣平安路走,不会挺身走险;二则天下承平日久,民心厌战,刘濞纵有反叛之心,难以号召百姓;三则被削藩的诸侯只有赵国、楚国和胶西国,且都有犯法记录,响应者寥寥无几;四则即使把他们全加到一起,也没有朝廷的势力大,他们投鼠忌器,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再纷乱复杂的事情,经晁错一剖析,皇上顷刻间豁然开朗,眉宇舒展,一甩袍袖,朗声说道:“卿的缜密分析让朕信心百倍,朕主意已定,只有削掉吴国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朝廷才能一劳永逸,朕的天下才会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陛下圣明,此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晁错继续在皇上的耳畔发挥他的影响力,一种别人无法代替的影响力。

    皇上一抖皇袍,坐进御座,威严地喊道:“春陀。”

    “奴才在。”站在一旁的常侍春陀弯腰答道。

    “把中书令叫来。”

    “诺。”

    中书令被唤来,坐到缮写诏书的案几后,展开玉帛,饱蘸墨汁,等待皇上的下文。

    皇上略一沉吟,便一字一句念道:“皇帝诏曰:为整饬边防,增加国库收入,朝廷决定从诸侯国收回部分郡县。吴王久镇东南,坐收铜盐之利,富埒朝廷,应感念皇恩浩荡,捲鞠煊Γ仁栈卦フ驴ず突峄ぃ岳煜隆!

    中书令挥毫运笔,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晾干后呈给皇上,皇上看后不错,下令派出使者,到吴国颁布诏书。

    使者拿着诏书,顶着凛冽的寒风,一路飞驰,径奔吴国广陵而来,于正月20日来到吴王刘濞的王宫,见到刘濞。

    刘濞听说使者来宣读诏书,已猜透来意,竟然吩咐手下,在宫殿的两厢埋伏甲兵。见到圣旨,立而不跪,大刺刺说:“念吧,看合不合孤的口味。”

    使者一看这种情形,心中顿感不妙,不好再强求刘濞,硬着头皮开始念诏书,没等他念完,刘濞便打断他:“不要念了,什么狗屁诏书。”说罢,一把夺过诏书,愤然掷到地上,踩了两脚。

    既然刘濞公然撕开脸面,使者顾不上礼貌,冲着他大声喊道:“吴王,你太胆大,难道你想造反不成吗?”

    “坦率给你讲,对于刘启这样的昏君,孤不反何待?来人呀,拿下他们。”刘濞不容使者分说,大吼一声,两厢伏兵蜂拥而上,扭住使者以及随行人员的胳膊。

    使者被拧住胳膊,动弹不得,但他瞪着眼睛,毫不示弱地喊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在下奉皇上之命,来宣读诏书。”

    刘濞冷冷一笑说:“不杀你可以,但不能放你,省的你给刘启通风报信去,押下去,严加看守。”

    “诺。”一群乱兵齐声答道,把使者一行押进监狱。

    公元前154年正月20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吴王刘濞正式宣布造反,这说明削藩和反削藩的斗争已达到巅峰状态。

第250章 白头翁披挂出征() 
正月22日,东方刚刚吐出鱼肚白,一阵阵寒风呜呜地刮着,掠过吴国王宫前的广场,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以各种不同方式涌向此处,准备接受吴王刘濞的检阅。

    当太阳从厚厚的云层喷薄而出,懒洋洋挂在灰蒙蒙的天空时,吴王刘濞在丞相、御史大夫以及一批高级将领的陪同下,坐着一辆敞篷车,头戴金盔,身披铠甲,从王宫辚辚驶出。

    车驾行至中央,戛然而止。吴王刘濞站在车上,手扶横轼,面向排列整齐、士气高昂的军队,正式发布战争动员令:“官兵弟兄们,朝廷如今出了奸贼晁错,荧惑皇上,擅生是非,侵削诸侯,惑乱天下,而皇上羸弱多病,神智失常,致使大汉朝受到严重危害。孤身为高祖之后,不忍江山社稷落入坏人之手,遣使联合东方各个诸侯国,清君侧,诛晁错,廓清妖氛,扫平四海,愿与诸君共勉。”

    “清君侧,诛晁错。”将军们带头振臂高呼,士兵们血脉贲张,跟着高声呼喊,喊声撼天动地,一浪高过一浪。

    刘濞伸开双手,举到胸前,猛地往下一按,示意大家安静,顿时全场将士放下胳膊,不再呼喊,恢复宁静。一股冷风迎面扑来,把刘濞花白的胡须吹散,刘濞定一下神,用一只手把吹散的胡须拢到一块儿,紧紧攥住,慨然下令:“寡人今年六十二岁,亲自统率军队,小儿子十四岁,也让他身先士卒。全国凡是年长与寡人相同的,年少与小儿子相同的,都要披挂出征。”

    “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从将士们中爆发。

    “出发。”刘濞大手一挥,果断下令。

    寒风飕飕,旌旗招展;马蹄哒哒,毂轮滚滚。二十万吴国将士兵强马壮,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浩浩荡荡,渡过淮河。

    紧接着,吴王刘濞派遣使者,送给各个诸侯国一封内容相同的信,全文如下: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余万。寡人虽不肖,原以身从诸王。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原王勉之。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之所原也。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为此,原诸王勉用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赐皆倍军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原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

    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在这篇杀气腾腾的文章里,吴王刘濞主要说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吴国为何要起兵,主要是皇上神智错乱,朝内出了奸贼晁错;为了起兵,吴国准备三十多年,兵多将广,士饱马腾;各诸侯国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以安刘氏社稷;吴国不惜钱财,奖励军功,标准分明。

    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济南国、菑川国接到吴国起兵的信后,几乎在同时,杀掉所辖国朝廷下派的两千石以下官员。

    看着吴王的信,楚王刘戊像吃了补药似的,陡然硬起来。他早憋着一肚子气无处宣泄,看什么都不顺眼,吃什么都不香甜。当他的心腹马弁急匆匆跑进王宫,气喘吁吁向他禀报,吴兵满山遍野,旗帜遮天蔽日,从头至尾绵延几十里,一眼望不到边,正在渡过淮河,想与他的军队合兵一处时,他从王座上奋然站起,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