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听了皇帝的庄重承诺,亲信大臣、贴身侍从以及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
“走。”刘恒登上车辇,坐下来,催促驭手。
“好咧。”驭手嘴里答应着,扬起长鞭,轻轻地在半空甩了一下,训练有素的辕马听到这个熟悉的信号,扬鬃奋蹄,嗒嗒嗒走起来。
再往前走,只见太原的郡守领着群吏,摆着香案,黑压压跪满道路两侧。十几个差役卖力地吹着铜色的长号,发出激昂雄壮的声音,十几个差役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群臣三叩九拜,齐声呼喊:“臣等前来接驾,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刘恒坐在车辇,笑容可掬,亲切地说:“众卿都是朕的旧臣,守边有功,免礼。”
群臣站起来,郡守走上前,把双手抱成一个拳头,深施一礼,朗声说道:“陛下一路劳顿,请到王宫稍息。”
“头前带路。”皇帝轻轻点一下头,赞许说。
“臣遵旨。”郡守翻身上马,在前边引导,皇帝的车辇随后而来,其他的大臣紧紧拥簇,路两侧的百姓欢呼雷动,争着一睹皇帝的风采。
到了简朴的王宫门前,刘恒走下车辇,迈着轻快的脚步,沙沙沙走进去,群臣依次而进。
在王宫里,群臣再次觐见刘恒,刘恒根据他们的官位高低、功劳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的赏赐。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太原王刘叄由于年龄尚幼,当时还没有到任。
郡守秉承刘恒的旨意,尽量压缩接待规格。他深深明白:当今圣上勤俭节约,一向反对奢侈浪费,大吃大喝,对自己对臣下要求异常严格,作为一个臣子,千万不能铺张排场。想到这里,他命令差役撤销原来几十桌宴席的准备,撤掉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准备,而代之以再简单不过的几桌普通家常菜,席位仅仅够三十多位宿将故友、勋亲旧戚、耄耄长者的代表坐。他邀请刘恒入席,原定陪同刘恒的人员依次而入,他走到刘恒的眼前,抱歉地说:“陛下,臣准备不周,让你见笑。”
刘恒一览酒菜,花样不多,而且很普通,很符合俭约的标准,于是心情愉快,面带笑容,夸奖郡守说:“卿自觉遵守朝廷规定,朕心甚慰。”
宴席开始,刘恒站起来,端起酒爵,声情并茂地说:“朕登基之前,众卿随我为国守卫边陲,栉风沐雨,辛苦劳顿,为表示感谢,朕请诸位干了这爵酒。”说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周围响起一片啧啧称颂声。
众人站起来,把目光集中到皇帝的身上,几乎同时举起酒爵,把酒喝到肚里。
紧接着,刘恒兴致勃勃地说:“朕登基之后,众卿仍然不辞劳苦,为国分忧,因而请诸位干了这第二爵酒。”大家与皇帝共举酒爵,其乐融融。
等喝完三爵酒,都坐下来,拿起筷箸操菜。刘恒开始敬酒,让赵谈端着酒瓮,依次倒酒,大厅里响起叮当悦耳的碰杯声。
倒完酒,刘恒返回自己的座位,拿起筷箸,抄起菜,送进嘴里,有滋有味咀嚼,赞赏有加:“谁说只有穷奢极欲才能待好客,普通饭菜的味道也不错嘛。”他的话音刚落,郡守端着酒爵,走至他的眼前,朗声说道:“陛下日理万机,犹自惦记代国的臣民,臣等五内感激,不胜荣幸。方尽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是圣上的仁厚,也是百姓的福祉,臣等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听了郡守一番情真意切的祝福,刘恒谦虚地说:“朕何德何能,敢当臣下如此称颂?如今匈奴不断进犯边境,朕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还望各位再接再厉,守卫边疆,确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说完,接过郡守所敬的酒爵,不紧不慢地送到嘴边,喝了下去。
在别人的搀扶下,一位耄耄长者颤巍巍来到御座前,给刘恒敬酒。他激动地说:“代国又穷又偏远,谁也没想到能出一个皇帝,因而老朽说陛下是代国的骄傲,让老朽代表代国的臣民,祝陛下成为一代圣君。”
“谢谢老人家。”刘恒接过长者的酒爵,眼圈泛起潮红,动情地说:“老人家的一番话让朕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朕将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争取用不太长的时间,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说完,一饮而尽。
群臣三个一批,五个一伙,依次敬酒,皇帝来者不拒,与大家伙儿举酒共饮,君臣关系水乳交融,备极欢洽。
酒宴结束,刘恒矜持地离开大厅,回到寝宫。宦官赵谈给他脱掉冕服,把他扶上床,然后泡上一壶刚刚采来的新茶,稚嫩的叶芽在开水中上下翻滚,一根根竖立起来,开水的颜色也逐渐变得碧绿澄澈,一股清香的味道迅即钻入他的鼻孔。
皇帝赞不绝口:“好茶。”
赵谈乖巧地问道:“陛下太原之行感觉如何?”
“太好了。”
“如果此行有慎夫人陪伴,那一定锦上添花。”赵谈投其所好地说。
“咦——唏,卿有所不知,朕此行为了犒劳前方的将士,带着爱妃多有不便。”刘恒不赞同赵谈的说法,头脑清醒地说:“当皇帝也有不自由的时候,也要注意自身形象,不能让广大臣民在背后戳脊梁骨。”
赵谈连声称是,用手触摸茶杯,感觉不烫了,端给刘恒。刘恒接过来,呷了一口,满意地说:“好。”说罢,咕咚咚喝下去,胃肠顿时感觉顺畅许多。他笑了笑,把杯子还给赵谈,躺在床上,准备休息。赵谈何等机灵,把凉被盖到他的身上,蹑手蹑脚退出去,轻轻带上门。
第134章 最难忘记穷乡亲()
在刘恒的心里,他最惦记的仍然是民生。十几年前,郭家庄民生凋敝的情景一直镂刻在他的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这么多年过去,郭家庄有没有变化?郭丰老人以及众乡亲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他一直牵肠挂怀,抱着这个念头,他决定重返郭家庄,看一看那里的老百姓。
当刘恒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郎中令张武的时候,张武心中一热,暗暗叹道:“皇帝真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仁君,假若所有的诸侯王都能像皇帝这样爱民,天下何愁得不到大治?”他强忍着,没有掉下眼泪,嗓子发出颤抖的声音:“陛下,臣理解你的心情,也很赞成你到郭家庄视察民情,郭家庄是大汉乡村的一个缩影,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农户的情况。臣相信,陛下此行必将在朝野掀起关心民瘼、留意经济、促进生产的高潮。”
“经卿一说,朕此行非同小可。”刘恒面带笑靥,谦和地说。
“意义非凡。”
刘恒轻轻地说:“那就安排去吧。”
“诺。”张武领旨,高兴地走出门外,张罗去了。
几天后,皇帝简朴的车队出现在中都下辖的郭家庄,皇帝的车驾刚刚进村,就被村子的巨变惊呆了。如今的郭家庄远非昔日能比,只见一条宽敞而又平坦的道路横穿这个村落,路两侧一株株白杨树像站岗的哨兵一样,伟岸挺拔,微风吹来,沙沙沙摇动着黛绿的树叶,在洁净的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大小不一的阴影。一排排青砖瓦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小燕子飞来飞去,花蝴蝶翩翩起舞,黄鹂啁啾,喜鹊喳喳,灿黄的油菜花开遍房前屋后,澄澈的渠水发出琮琤的声响,流向村外的田野。这完全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百姓梦幻的乐园。
“了不起啊,了不起。”刘恒扶着横轭,心中暗暗惊叹。
当高大的骏马走至村中央,郎中令张武在马背上欠欠身,告诉刘恒:“陛下,你魂牵梦绕的郭家庄到了。”
刘恒果断下令:“停车。”
随着驭手一声“吁”,车辇戛然而止。
村里突然出现这么多威武的侍卫以及神情严肃的官员,分外扎眼,村民们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坐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站起来,凑上前去,七嘴八舌,问长问短:“你们是干什么的?”
刘恒笑着说:“你们好好认认,看我是干什么的?”
乡亲们觉得他面熟,猛然想起什么,赶紧跪在地上,祈请谅解:“草民有眼无珠,你不是三番五次到村里来的代王吗?听大伙儿说,你到长安京城当皇上了,怎么又回来了?”
“难道就不允许朕来探望一下众乡亲吗?难道就不允许朕有几门平民亲戚吗?”刘恒反诘。
听了刘恒的话,老人们无不感激捲荆匦鹿蛳吕锤氚玻骸安菝裼薅郏恢识骱频础!�
“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