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贾不卑不亢地说:“本官是大汉使者,奉皇帝之命,特来出使南越。”
“你一个人进去,其他人留下,请吧。”一名侍卫脸色傲慢,斜着眼,睨他一眼,冷冰冰说。
陆贾吩咐随行的人员留下,自己拿着印绶、书信,跟着侍卫,镇静地走进宫殿。刚刚走进大殿,只见几个大臣手持笏板,静悄悄地立在一旁,在他们的身后,每隔几步,就有一位侍卫手执明晃晃的长戟,瞪着一双双充满敌意的虎目。
再看赵佗,在大约十几平方的丹墀上,坐在金光闪闪的宝座里,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般的发髻,两腿像簸箕一样伸开,态度傲慢,目空一切,根本没把陆贾当一回事。
好一个陆贾,也不计较赵佗的无礼,按照礼仪制度,先给赵佗行礼,不急不恼,不温不火,显得很大气,让赵佗无可挑剔。虽然如此,但赵佗并不是一个好糊弄之人,他沉下脸,明知故问:“下边可是汉朝使者陆贾?”
“正是。”陆贾正色答道,心里说:“甭看这一会儿赵佗你倨傲不恭,一会儿老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你乖乖拜服。”
“你到番禺干什么来了?”
“奉皇上之命,特来招抚武王。”
赵佗扬起一张黧黑的脸,哈哈大笑,笑得浑身乱颤,只听他高傲地说:“孤坐镇岭南,拥兵数十万,占地上万里,国富兵强,雄视天下,岂可俯首称臣?”
陆贾微微一笑,从容地辩解道:“大王,你本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祖先、兄弟和亲戚的坟墓都埋在真定,而你却数典忘祖,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国,来和幅员辽阔的中国抗衡,岂不是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一个大臣忍不住脸色一红,站出来,竭力驳斥陆贾:“南越地势险要,士饱马腾,剽悍绝伦,足以固守,更何况大王天纵神武,经天纬地,把南越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心归附,占尽天时、地利和人和,怎么能说自取灭亡呢?完全是一派胡言,无稽之谈。”
几个大臣轰然大笑,赵佗跟着哂笑不已。
面对南越君臣不友好的态度,陆贾指出刘邦由弱小到强大,最后战胜项羽,主要是天意:“秦朝暴虐无道,天下豪杰纷纷而起,只有汉王捷足先登,占据咸阳。楚霸王项羽强大无比,诸侯们迫于情势,暂时归附他,但他背叛盟约,为政不仁,把汉王封到贫瘠的巴蜀。汉王整饬兵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仅用五年时间,斩杀项羽,平定天下,这绝不是仅仅凭人力所能奏效的,而是天命所归。”
天意不可违,听了陆贾的话,赵佗渐渐敛起笑容,肃然起敬,一改刚才的口气问道:“汉王如何看待南越和孤?”
陆贾看赵佗脸色改变,便加重说话的语气:“听说你在南越称王,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然而大汉天子爱惜百姓,觉得他们刚刚经历战争,劳苦离乱,不愿意劳师远征,派遣我前来番禺,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你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俯首称臣,没想到你佶骜自大,真是匪夷所思。”
赵佗看着陆贾两片粉红色的嘴唇一张一合,语言顺畅,谈吐不凡,就像从幽深的山涧奔涌出来的清泉,汩汩流淌,不禁心有所动,暗暗赞叹:即使伶牙俐齿、纵横捭阖的苏秦和张仪,也不过如此,看来中原真是地大物博,人才济济。
他情不自禁地问道:“汉朝皇帝又将如何?”
陆贾不愧是一个高明的游说之士,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详陈利弊:“南越刚刚建立,政局不稳,倘若朝廷知道你封关绝道,抗拒天朝,派人挖掘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将军率领十万人马,征战岭南,到那时候,谁能保证所有的南越人与你同心同德,万一中间出现贰臣,振臂一呼,杀死你易如反掌。”
赵佗听罢,觉得陆贾所言不虚,乃大势所趋,尽管他心中不服刘邦的气,但为了南越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归附大汉才是上策。于是他拿定主意,站起身来,走下丹墀,拉着陆贾的手,向他真诚道歉:“孤久处蛮夷,礼义生疏,望先生见谅。孤意已决,投奔大汉,让南越国的生灵免遭涂炭。”
陆贾见赵佗拿定归顺的主意,心中十分高兴,毫不介意地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大王割据南越,也是一方豪杰。只要真心归顺大汉,定能载入青史。”
赵佗扭过头,吩咐侍从:“让厨子多炒几个有地方特色的菜,给陆大夫接风洗尘。”
侍卫早就跑到宫外,把陆贾的随行人员接进来,随行的人员本来在宫外捏着一把汗,等他们走进宫殿,看到陆贾与赵佗谈笑风生,像好朋友一样,悬着的心顿时落进肚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佗一张黧黑的脸闪着明亮的光泽,兴致勃勃对陆贾说:“孤与萧何、曹参、韩信、彭越、英布相比,是他们更有才德呢?还是孤更有才德呢”
陆贾不忍败坏他的酒兴,恭维他一句:“大王似乎比他们高出一筹。”
“那我和皇帝相比呢?”赵佗眉宇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得意地问。
陆贾觉得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回答好了,赵佗可能心悦诚服,回答不好,赵佗可能节外生枝,幸亏他反应敏捷,没有直接回答赵佗,而是把刘邦的功劳大大地渲染一番:“皇帝起自丰沛,讨伐暴秦,诛灭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德比五帝,功过三皇。”
赵佗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嫉妒,酸溜溜地说:“陆大夫未免言过其实。”
“非也。”陆贾端起酒爵,哧溜一声,送进嘴里,仰起脖子咽下去,侃侃而谈:“皇帝统一天下,治理中国,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政出一家,这种盛况自从开天辟地以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赵佗也端起酒爵,一饮而尽,脸色由黑变红,又由红变黑,指着陆贾,仍然执拗地说:“陆大夫说的话未免有些夸张。”
陆贾不慌不忙,反唇相讥:“大王兵众不过几十万,地处蛮荒,居住在崎岖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是汉朝的一个郡,足下扪心自问,能胜过皇帝吗?”
赵佗尽管不服汉高祖刘邦的气,但他不得不承认陆贾说的这一切都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他哈哈大笑,悻悻然说:“我不在中国起事,只能在此地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也未必比不上汉朝皇帝呢?”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陆贾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两个人谈话投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酒席结束后,赵佗把陆贾安排到一个高档精致的宾馆,待遇甚厚。
从此,赵佗非常喜欢陆贾,留下陆贾好几个月,与自己饮酒作乐,陆贾成了他不可缺少的座上宾。两个人纵论时事,陆贾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干、应对如流的口才,让赵佗大大开阔眼界,不得不承认眼前的陆贾是一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英才,感慨万千地说:“南越人才匮乏,无人能与我进行推心置腹长谈,先生的到来让我增长不少见识,耳目为之一新,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陆贾劝赵佗真心归汉,赵佗被他的精诚所至感动,自愿称臣,服从汉朝管制约束,并送给他许多南越的珍宝,价值千金,作为赆仪。陆贾把随身携带的财帛,回赠赵佗,价值也不下千金。主客尽欢,备极融洽,当他们分手告别的时候,已是情深谊长,泪眼婆娑,恋恋不舍。
陆贾返还长安,向汉高祖刘邦做了详细汇报。汉高祖仔细听了他出使南越前后经过,十分高兴,觉得他真是一个难得的外交人才,不用一兵一卒,就把几千里的南越纳入汉朝的版图,太神奇了。
为奖励功臣,高祖提拔陆贾为太中大夫,以表彰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
第103章 梅开二度()
公元前184年,也就是吕太后执政第三年,汉朝开始与赵佗交恶。
如果问他们交恶的责任怨谁,这个责任不在赵佗身上,而在吕太后身上。她听信谗言,发布了一道荒唐的禁令: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友好的,直接影响南越的经济发展,引起赵佗强烈的反对。
通过各个渠道获得的消息,赵佗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这是长沙王吴回的馊主意。长沙国(现湖南省境内)位于南越国北部,长沙王吴回对南越东西数千里的地盘一直垂涎三尺,非常觊觎,常常想吞并它,据为己有,好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