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戳中的心思的陆尔轩,一时间恼羞成怒:“杏贞是我的女儿,你这泼妇凭什么不让我管!而且居然连她的姓都改了,还有没有半点良心!”然后就要扑上去扇金奇娜的耳光,好显示男子汉的威风。
谁知金奇娜这个穿越者可不是民国年代的千金闺秀,反倒是在未来世界一向接受着各种“野蛮女友”式的女汉子教育,既没有三从四德的妇德,更没有逆来顺受的习惯。看到这个男人张牙舞爪地扑过来,她当即就利索地摸出一把电击枪,“刷拉”射出一道闪电,把这个暴躁的男人给当场放倒。
然后,还不解气的金奇娜又吩咐守在门外的卫兵,抡起拳头棍棒把前夫一顿狠揍,最后还把他吊起来亲手抽了一顿鞭子,这才恨恨地把他丢了出去,声称自己再也不想看见这个汉奸人渣云云。
所以,陆尔轩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是骂声不绝,跟神态依然淡定的川岛芳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如果川岛芳子在此时能够知道,曾经有个无节操的家伙盘算着以她为素材,拍摄一系列罪女sm刑罰軍人レズ浣腸川岛芳子、くノ一拷問剑龓喆ǖ悍甲印⒕惺摘zよだれと叫び川岛芳子、大女両虐嗜好血茫ǖ悍甲拥鹊戎嗟募で槎髌幕埃峙滤簿偷ú幌吕戳税伞
——上述掉尽节操的企划案之所以没能成真,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的男演员——谁晓得这个“谍海毒花”的身上有没有什么脏病?另一方面是这年代的革命先辈们节操太满,只怕容不得某些人乱来
总而言之,对于川岛芳子将军来说,她只是结束了一次不成功的出使,但总算是没吃到什么苦头。而对于这个世界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刚刚送走一个跌宕起伏的冬天,就又迎来了一个战火燎原的春季。
第800章、战争的扩大化()
第800章、战争的扩大化
一九三五年三月初,在短暂的停战休整之后,华北前线那些立功心切的日军官佐们,终于走通了东京军部的路子,彻底否定了“北支那事态不扩大原则”,把碍事的石原莞尔少将从天津司令部撵了回去。
——也就是说,川岛芳子前脚刚从天津出发南下,派遣她出使的石原莞尔少将后脚就被踢走了。
紧接着,在之前一系列“辉煌胜利”的刺激之下,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开始抛弃之前“见好就收”的稳健派作战方略,没等在北方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展开新一轮攻势——根据军部命令,侵华日军被编为“南支那派遣军”和“北支那派遣军”两大集团,分别主导华北和江南战事。其中,极力主张扩大侵华的参谋次长杉山元中将,奉命被调任到华北前线,担任“北支那派遣军”的司令官。
于是,在整合了华北战场上的“天津军”、关东军、朝鲜军和日本国内援军部队之后,杉山元中将便对宋哲元部退守的保定城悍然发动了全面进攻,意图一战扫荡河北之地,南下饮马黄河!
至此,宋哲元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一搏,华北抗战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启,保定会战就此爆发。
1935年3月15日,河北,保定战场
在经历了前后十天的殊死拼杀之后,孤军奋战的十万中…国守军,终于全线溃败、土崩瓦解。
站在城南的土丘上,望着熊熊燃烧的城市,仓皇突围的宋哲元忍不住满心悲愤,两行浊泪滚滚而下。
此时的宋哲元将军,早已不复昔日坐镇北平故都之时的威风凛凛,而是满身的疲惫、沮丧,脸色青黑一片。连日的苦战把他折磨得落了形,而惨烈的牺牲和接连的败报,更是几乎打断了他的脊梁骨。
眼下最让宋哲元感到心如刀绞的是,他苦心经营的二十九军,就这样完了!
——以宋哲元目前的实力和职位来说,他眼下指挥的这场保定防御战,已经打得很够意思了。他只是第二十九军的军长,一位多年身在抗日第一线苦苦周旋的将军,如今却被迫独自承担起整个国家的抗日重担,以区区一个军十万人的兵力,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倾巢来袭
这是一场多么众寡悬殊的战斗哇!在过去的十天里,他顶住了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顶住了天津的日本北支那驻屯军,顶住了从张家口破关攻来的日本驻蒙军,还有渡海而来的朝鲜军和日本本土援军再算上那些汉奸伪军的话,日本人已经在华北战场上投入了三十万重兵,是宋哲元部的三倍之多!
更何况,跟几乎只有步枪和手榴弹的第二十九军相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却有着森林般的火炮,乌云般的飞机,数不清的钢铁战车,几乎是刚一开战,就能把第二十九军的阵地变成一片燃烧的火海。
而宋哲元却没有任何援兵,保定战场上已经拖住了他的全部兵力。在艰苦的防御作战之中,他的官兵根本无法休息和轮换,人人耳朵发聋,手脚发软,全身都被硝烟熏黑,脸上和身上满是血痂,士兵憔悴不堪,军官状同梦游但阵地还是一个接一个地陷落,部队也一支又一支地被击溃,让他感到愈发绝望。
面前这些步步紧逼的凶悍日寇,固然让宋哲元感到焦头烂额,而来自背后的各种刀子,则更让他感到无限心寒——南京国民政府革除了他的职位和二十九军的番号,宣布华北战场上的二十九军为“叛军”,甚至异想天开地命令山西的阎锡山和山东的韩复渠,配合日军对他发动“围剿”;武汉国民政府也对他的抗日作战大肆谴责,呵斥他“挑衅友邻”。至于其他的地方军阀,同样是口惠而实不至,赞扬他“抗日义举”的好话是一箩筐接着一箩筐,简直把宋哲元说成了岳王再世,但等到宋哲元真的要他们出钱出兵的时候,就一个个装聋作哑、故作不知了只有山西的阎锡山这个老滑头,似乎是顾虑到唇亡齿寒的因素,总算是设法给他送来了一些弹药和迫击炮,可惜在数量上实在是杯水车薪,根本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更可怕的是,美英帝国主义在这次也站到了日本人的一边。当日寇大举入侵的时候,那些外国银行强行扣留了后方民众给他募集的捐款,让二十九军的饷银几乎断绝,同时又对宋哲元进行军火禁售,让他的部队很快就连弹药都供给不上。河北的亲日派汉奸还在到处兴风作浪,组织民族败类袭击他的军需仓库和医院这一仗打到最后几天的时候,保定战场上的二十九军士兵已经是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睡不上觉,弹药也所剩无几,还有无数汉奸特务在到处传播失败主义言论,瓦解着内部本已摇摇欲坠的军心。
于是,在这样全方位的内外夹攻之中,二十九军最终被压垮了——高级将领相继卷款脱逃,或是倒戈投敌。底层官兵则干脆一哄而散,什么民族存亡、国家大义,都被这些可怜的炮灰们忘得干干净净,他们此时只想着找个太平地方,去吃顿好饭,喝瓶好酒,然后两腿一伸睡过去他们已经不想再打了。
正所谓大厦将倾,无力回天眼下这十万大军已是土崩瓦解,河北全省糜烂不堪,粮饷弹药全无,又无天险地利,已是根本无法继续坚守,他宋哲元带着一旅残兵败将,眼下又该何去何从?
——山东的韩复渠是不能投奔的,就在保定会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两个师团的日军已经从沧州涌入山东境内,再加上徐州的日本重兵集团和海上的日本舰队在三面围攻之下,山东恐怕坚持不了很久。
至于山西的阎锡山,也不是什么值得投奔的好人。记得当年打中原大战的时候,这个“阎老西”就曾经干过翻脸软禁冯玉祥的事,虽然这家伙眼下把抗日调子喊得挺高,但真正等到日寇兵临城下的时候,天晓得他会不会翻脸比翻书还快,立刻卖身当了汉奸,顺便把自己这个死硬的反日派当成投名状给献出去。
“还是去河南,找张学良搭伴吧!”宋哲元叹了口气,作出了最终决断,“这位张少帅已经在日本人面前当了一次‘不抵抗将军’,丢光了他老张家的脸面,眼下应该不会还来第二次了吧!”
“如果张少帅被日寇吓破了胆,真的还要再当一次‘不抵抗将军’,那又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北方就彻底完了。而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也只有指望红军了。”
宋哲元神情忧郁地答道,同时转身抬头,遥遥望向东南方的天际,“希望他们不要让人失望啊”
与此同时,在零星的枪响和弥漫的硝烟之中,最后一面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