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瑟瑟发抖,生怕自己的马车在下一刻会被一发炮弹给掀翻而奶奶则是整夜泣不成声,几次哭得晕倒过去
就这样,妈妈、爷爷和奶奶带着她离开了东北沈阳的老家,跟着张少帅的队伍撤退到了关内,又继续南下到了上海。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只是从亲人们难看的脸色上,可以察觉出情况不妙。
接着,一家人刚刚在上海安家落户,搬进了一座漂亮的小洋房,爷爷和奶奶就不幸染上了重病,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了。就在妈妈为了爷爷奶奶的丧事,忙得焦头烂额之际,陆杏贞从未谋面的爸爸,终于从老远老远的美国坐船回来了,但却没有给陆杏贞带来任何礼物,而是寄来了一封离婚协议书!
——狠心的爸爸不要自己和妈妈了!他在外面又找了新的老婆!
小杏贞还记得母亲收到离婚协议书的时候,那种仿佛天都要塌下来的惨白脸色。接下来的几天里,妈妈更是好像得了离魂症一样,整天疯疯癫癫、浑浑噩噩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有时还会砸东西骂人,或者说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话,再也不陪杏贞一起玩了看着母亲的不正常状况,心中感到十分害怕的小杏贞,只能找到家里唯一的女佣人张妈却诉苦。而张妈也只能怜悯地抚摸着小杏贞,叹息着安慰说,“没法子啊!夫人也实在是命苦就让她好好哭上几天,等到心中的委屈哭完了,人自然也就会好起来”
又过了几天之后,妈妈似乎终于振作起了精神,对着镜子解开妇人的发髻,重新梳起了姑娘的发辫。而小杏贞的姓氏也从“陆”变成了“金”——改名的时候,妈妈搂着她又哭了一场,“贞贞啊,从今往后,你就当自己没有这个爸爸了吧!咱们娘儿俩就算离了男人也能过日子!”
金杏贞想了想也是——过去那么多年里,她也从来没见过爸爸一次,家里的日子还不是照样能过?
再往后,妈妈竟然开始写文章了,还上了报纸,又印出了书本,每个月都能赚到好多钱!
而家里在上海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还不时有一些打扮得很华贵,出手也很阔绰的客人来做客,跟妈妈讨论一些文章上的事情。有些人在见到金杏贞的时候,还会笑呵呵地送给她一份小礼物。
嗯,虽然自从爸爸不要她们开始,妈妈好像就变得与以前不同了,但金杏贞却觉得这样的妈妈也不错。
——原版的爱新觉罗。奇娜虽然识字,但绝对没有什么文学天赋。如果有什么常年熟识的亲戚朋友在身边,肯定能够察觉出她的变化与不同。但是,此时的奇娜逃亡在外,跟老家的熟人早已断了联系,连身边仅有的一个女佣,也是从东北逃亡入关之后重新雇佣的,根本不怕穿帮。
至于她身边唯一女儿金杏贞,虽然说远比同龄的孩子懂事,但毕竟不过是个几岁的小孩子,更不会想得到这世上还有穿越这么一说,即使隐约察觉出母亲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觉,并且懵懵懂懂地说了出去,别人也只会以为是童言无忌。那些知道一点内情的人,更是会把奇娜的性格变化和家庭剧变联系起来,同时发出几声怜悯的叹息然后,一切“异常”就都统统变得十分合理了
第653章、小杏贞的惊愕()
第653章、小杏贞的惊愕
等到在上海的生活稳定下来之后,在金杏贞的稚嫩视角中,上海这地方实在是要比沈阳有趣得多。
——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从身边缓缓驶过,无数外地人操着各种口音在车上东张西望,对两边巍峨的洋房尖顶指指点点;红红绿绿的霓虹灯光下,行走着走街串巷的黄包车夫,还有牵着宠物狗的摩登女郎;车水马龙的街头,西洋美女的巨幅彩色广告画随处可见,来往经过的路人们就算是再怎么拘谨守旧,也会偷偷地抬头对那搔首弄姿的金发女人瞄上一眼。而各种东洋广告也曾是上海一景,只是由于拒绝日货的运动如火如荼,那些画着折扇和服的小贴画,如今只能鬼祟地闪现在小弄堂的墙壁上。
上海街头闲逛的那些贵妇人和阔太太们,也不像沈阳那边一样穿着大褂,盘圆髻,而是烫着头,穿着改良的洋装或旗袍。虽然此时依然有人鄙夷地声称,那些穿贴身旗袍,露出玲珑曲线的女人都是在伤风败俗。但随着各种上海电影的流行,这些绚丽旗袍终究在民国的各大都市成为了一代风尚西装领带与旗袍马褂的奇异结合,高跟皮鞋与三寸金莲的时代搭配,充分显示出了东西方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激烈碰撞。
在跟同龄人玩耍的时候,金杏贞最羡慕也最自卑的一点就是:上海的女孩子都好漂亮,好会打扮!
是的,上海的姑娘都非常会装扮自己。刚刚搬家来上海的时候,金杏贞出门都不敢抬头看人——她觉得自己真是好土气、好丢人哟,瞧瞧那些跟自己同龄的小姑娘,都穿着洋裙子,梳着洋辫子,头发给弄得卷卷的,还戴了亮晶晶的东西在耳朵和脖子上,看起来虽然有些奇怪,可实在是漂亮极了
除此之外,上海这边好吃的东西也很多——各式各样的外国糖果,五颜六色的西洋汽水,四方风味的糕点佳肴尤其是每年过生日时,妈妈给她订购的奶油蛋糕,更是让金杏贞一回想起来就馋得要流口水。
——这些东西,都是她在东北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见过,也没有尝过的。嗯,她真的很喜欢这里。
接下来,金杏贞终于要进入学校读书了,那个学校是她从未见过的所在,男孩子与女孩子居然可以一起上学,她以前可从来没有在一座屋子里见过那么多不是自家亲戚的男孩子,还直接坐在一起。
而且,学校里教的东西也好多好多哟,老师上课时讲的很多内容,还有挂出来的动物和风景画片,她都不怎么能理解,但光是听着和看着,就模模糊糊地觉得好厉害了。此外,下课之后能够跟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让依然是小孩子心性的金杏贞感到异常开心。
让金杏贞感到更奇妙的是,在学校里给她那个班教国文的那位年轻女老师,居然还是妈妈的书迷!她经常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摸出一本水云间或大丫鬟读得津津有味,甚至边看边抹眼泪。
当金杏贞一脸傲娇地在这位老师面前“不经意”提起,她的妈妈就是写这两部的作者之后,国文老师的眼睛更是一下子亮了起来,忙不迭地把那两本爱若珍宝的塞进金杏贞的手里,想要拜托她请妈妈在扉页上签个名之后,金杏贞又前前后后收到了十几回“求琼瑶老师签名”的委托
等到了上门家访的时候,这位女老师更是一口一个“琼瑶先生”,跟表情尴尬的妈妈聊了整整两个小时。于是,借着妈妈在女性文坛里的名气,金杏贞很得意地在学校里成为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小名人。
最近几天里,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家里又来了一拨新的客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听妈妈的说法,他们竟然是要跟妈妈商量着一起开店做生意!
而且,他们对金杏贞都非常和气,其中有位戴眼镜的年轻叔叔,更是给杏贞带了许许多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过来唉,如果他不要那么喜欢摸自己的头就好了——金杏贞咬着指头想道。
——为了讨这只小萝莉开心,王秋在第二次正式拜访的时候,不仅买了很多原本是充作手机挂件的迷你布娃娃,还弄了几个外观绚丽,印着花卉、动物和仙女等卡通图案的铁皮盒子,然后又搜集了一些民国时期还比较稀罕的现代零食,拆散了包装放进去。其中包括旺仔小馒头、旺旺雪饼,德芙巧克力,上好佳薯片,曲奇饼干等等,然后一块儿装在一只精致的篮子里,笑眯眯地给金杏贞献宝。
这份丰富多彩的礼物,果然让金杏贞这只民国萝莉开心极了,且不说足足二十多只造型新奇、做工精致、体积袖珍的迷你布娃娃,光是那些色彩绚丽的卡通图案铁皮盒子,就让她喜欢得移不开眼睛。等到打开盖子,瞧见里面那一样样自己从来没尝过的新奇点心之后,金杏贞更是高兴得都快要荡漾起来了。
——没办法,小孩子和女人天生就是喜欢零食,而小女孩对零食的喜爱程度还要再翻上一倍!
于是,她立即拿起一块看着就很诱人的雪饼,轻轻地咬了下去,随即就被它的滋味给迷住了!
嗯,这位姓王的年轻叔叔送来的点心确实好吃,这种脆脆的“甜饼”,上面结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