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对于像本王这样的美食家来说!年龄的差别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我既宠爱刚出生的婴儿!又喜爱青涩娇嫩的萝莉,也很喜欢即将长大成年的少女,同样也不介意跟年长的熟女燃起一段无比热烈的禁断不伦之爱!博爱主义万岁!”玛格丽特一脸傲娇地宣布说,而她的两个女儿则是无语地以手掩面。
“明白了,你的爱好是全年龄的。”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既然如此,我就在埃及修筑一座蝙蝠神庙,然后选拔五百名不同年龄的处…女,用她们纯洁的肉体来侍奉你,怎么样?”
“哦哦,那真是太棒了!我以后一定要动员全世界所有的吸血鬼都搬家过来!”
正当埃及艳后和吸血鬼真祖讨论着日后的待遇问题之际,王秋则带着简妮实地考察亚历山大港的现况。
他们考察的第一站是码头的商船。但问题是,还没走出宫殿几步路,简妮。格劳斯就热得差点中暑了。
“呼——呼——呼——这地方难道是烤面包炉吗?我怎么热得都快要没法呼吸了?”
她一边汗流浃背地喘着气,一边再也顾不得什么羞耻,当众脱起了身上的一件件衣裙。而四周簇拥着的埃及士兵和仆役,似乎也没有半点要回避的意思——他们连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身子都看惯了,根本不觉得贵人贵妇们当众脱衣是什么需要避讳的事情——而是好奇地打量着简妮。格劳斯的各式内…衣,还有侍女上前为她擦汗和接过衣物,一片目光炯炯之下,让脱得只剩了胸…罩和小裤裤的女吸血鬼猎人颇为羞涩。
“没办法,这就是埃及现在的气温是摄氏四十二度,你穿着那一身黑色连衣裙不是找死吗?”
由于对埃及的严酷气温早有体会,此时的王秋倒是早已换上了短裤、背心和塑料拖鞋,手里还摇着一把大蒲扇。只见他拿出一根气温计看了看,随即如此说道,“格劳斯小姐,您在四季凉爽的英国待得久了,对埃及的气候肯定不太适应看你这样子,只怕是没走两步就要中暑,要不还是坐轿子出去吧!”
“哎,那就坐轿子吧不过,让四个光屁股男人为我抬轿唉,还是别说了,快走吧!”
看着眼前一溜儿埃及士兵们赤胳膊露大腿只在腰间围着一条布的装扮,还有四个浑身赤条条挺胸叠肚的黑人轿夫,还有外面满街的天体营,简妮。格劳斯只觉得自己眼睛好痛,而腿脚则更软了。
于是,一众光屁股男男女女就簇拥着两顶带有遮阳棚的轿子昂然出宫,好似天体主义者大游行一般。
一个小时之后,站在亚历山大港的码头边,看着眼前林立的桅杆,简妮。格劳斯终于明白了这个穿越者控制之下的地中海贸易枢纽,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运力瓶颈了。
——简而言之,就是这年代的地中海船舶太过于落后,无法承担工业革命之后那样的庞大运量。
虽然希腊罗马时代的地中海上,航海贸易已经非常发达,但这个时代的船只依然很落后,只能以划桨而不是风力作为主要动力——从远古时代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开始,古代地中海的船舶就被基本定型:船的前后两端翘起,船舷固定排桨,单桅上挂方帆,船尾两侧有一副或两副巨大的尾桨,起到舵的作用。可问题在于,它的桅杆制作得既粗糙又不科学,挂着的也是原始的单面方帆,而不是比较先进的三角帆,更没有可以灵活调节迎风角度的现代索具。所以这种商船只能顺风行驶,无法利用旁风。
从公元前2000年直到中世纪,这种造型的桨帆船,在地中海区域被各个民族沿用了三千年之久。可是严格来说,在希腊罗马时代,这样的船舶甚至还谈不上真正的帆船,而只是带有单桅帆的划桨船而已,在有顺风时可以用风帆来代替桨手,使桨手们得到短暂的休息。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古希腊人的船只还是只能依靠人工划桨来前行。在某一层甲板或某几层甲板上,通常设有两排长长的木椅,奴隶或者是水手们并排坐在一起划动船桨。就连航行的方向也是由专人指挥,用鼓声或号声来调动这些划船的奴隶。这就意味着船的体积越大、吨位越高、速度越快,需要的划桨手就越多,每天消耗的粮食和淡水数量也就越可怕。
所以,以撞击和跳帮为主要战术的古希腊战舰,为了追求冲撞的威力,不得不拼命增加划桨座位,以至于一艘四十吨的三列桨战舰里,按照当时的惯例,居然要塞进去一百七十个划桨手和三十个士兵,船舱里挤得跟现代的东京地铁相差仿佛。往往在行船一天之后,三列桨战舰舱内空气就污浊得臭不可闻了。
第531章、古埃及一日游(下)()
第531章、古埃及一日游(下)
而这个时代地中海上的各国商船,为了降低运费成本,只得尽量减少划桨手,虽然商船上同样备有船桨,但一般只在进出港口和长期缺乏顺风时才使用,以节省人工费的开支,但是这航海速度嘛除非是乘着测算好的季风而行,否则商船就只能走走停停,慢得好似蜗牛了。
除此之外,木质船底的渗水,在这个技术条件落后的时代,对于航海者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早在几千年之前,中东地区的航海先民们,就已经初步学会了在木质船底涂抹沥青来防渗漏的办法,但在远离天然石油产地的希腊等地,沥青这玩意儿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而桐油等其它防水涂料,在当时也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于是木质船只在长时间航行之后,船体的木头会被水浸透,大大降低性能。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船只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拖到岸上晾干,同时用植物纤维堵塞和修补那些渗水的缝隙。
如此一来,地中海上的贸易物流,就变得更加迟缓和慢节奏。再考虑到地中海的冬天是不适合远航的暴风频发季节,希腊罗马时代的船长们,一般若是能够每年出门做两三次长途生意,就已经算是很勤快了。
“哎,你能想象吗?格劳斯小姐,从亚历山大港到黎巴嫩,这么短的一点路程,用这个时代的埃及商船,竟然要走走停停地航行上一个月!汇报给我们的理由是风向不顺和必须定期靠岸修船!”
王秋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抱怨说,“除了速度太慢之外,船只的数量也很不足——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原本曾经拥有一支五百艘船的大型商船队,可是却在庞培和凯撒的混战之中不幸被一把火烧光。
之后,我们花了大半年时间,才陆陆续续勉强购买到了大约三十艘船,船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大约新旧各半,期间还因为风浪和海盗而损失了几艘如今偌大一个亚历山大港,居然平均每星期才有一艘商船进出,这么缓慢的物流速度,可真是够呛的啊。结果就是各种商品卖不出去,也运不进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古埃及的商船,体型也太小了吧!乍一看简直比现代的游艇还小!”
简妮指着面前的几艘“小船”,摇着脑袋说道,“我曾经在朴茨茅斯的港口,参观过纳尔逊勋爵的胜利号风帆战舰,当时就觉得这么一艘小船怎么看都不气派,但是看了你这边的港口之后我才发现,纳尔逊勋爵的胜利号已经算是巨舰了!你们这边的这些商船,看起来估计连一百吨的排水量都不到吧!”
“大部分商船的排水量,普遍在八十吨左右。确实仅仅是跟我们那边的小渔船差不多。”
王秋脸色不太好看地点头附和说,但随即却是话锋一转,“但是,请您也别要求太高啦!小姐!虫洞的这边可是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时代!记得再过一千五百年之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用的那几艘探险船,最大的圣玛利亚号排水量也才一百二十吨,最小的尼雅号更是才六十吨,但照样成功横渡了大西洋”
——众所周知,由于木材本身的限制,木质帆船不可能造得非常大。因为船壳和甲板可以用一块块木板拼接起来。桅杆和龙骨却需要用整根的、匀称的上等巨大木材,而合适的橡木并不是那么多见。大航海时代那些环游世界的木质三桅帆船,通常也不过是几百吨的排水量。而拥有多层火炮甲板的所谓“风帆战列舰”,其实普遍也就是一两千吨而已,还不如现代的一艘钢铁护卫舰那么大。
所以,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在被蒸汽动力轮船彻底淘汰之前,世界上最后一批大型帆船,普遍已经是使用钢铁来制造龙骨,以此来代替越来越难以寻觅的优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