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当一个伟大的国家走向衰落时,人们总是难以接受事实。他们会不开心,他们会说‘这不是真的’,‘我们是全世界最棒的’。他们会试图抓住过往的辉煌,会寻求自保,而不会着眼未来,不会再进行战略性思考。很少有政治人物愿意在民众面前把真话、实话讲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听,都顽固地认为这不过是暂时现象。但事实上,当一个国家走向衰落的趋势一旦开始,便很难逆转,”

    哈利点头自嘲着说道,“说真的,在衰落这件事上,我们英国人可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可以说我们拥有衰落学博士学位。实际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就已经开始衰落了。直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的祖国其实是个颇为脆弱的国家。1945年,大不列颠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但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60年代,大英帝国迅速地分崩离析。从那时起,英国只剩下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现在,苏格兰民族主义的势头越来越凶猛,苏格兰最终独立的势头已经不可避免。而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北爱尔兰说不定也会在某一天离开,然后与爱尔兰共和国统一,建立史上第一个爱尔兰人的统一国家。那时,我们可怜的不列颠,将只剩下英格兰和威尔士了。”

    “所以,我们将要回到狮心王理查或者伊丽莎白女王的时代吗?”戴维。波特大臣嘀咕道。

    “或许还要更糟糕吧!至少在狮心王理查和伊丽莎白女王的时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居民还都是基督徒,但是到了现在唉——”哈利惆怅地长叹了一口气,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就这样,翻一翻最新的卫报和每日电讯报,胡扯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虚话题,喝几杯加足了砂糖的英式下午茶,或者来一杯掺了苏打水与冰块的威士忌,再用办公电脑上网看看

    这就是英国白厅的极地开发事务部,在每一年绝大多数日子里的日常风景。

    与事务繁忙、日理万机的行政部、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甚至北爱尔兰事务部相比,同在白厅的极地开发事务部可谓是清闲至极,戴维。波特大臣的红盒子(专门用于盛放白厅给内阁大臣批阅的政府部门文件)里面总是空荡荡的,通常只有几份政府工作简报,但写的内容往往还不如电视新闻节目那么详尽。

    至于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内容,那当真是比伦敦阴寒冬季的晴天还要更加稀少——没办法,虽然英国极地开发事务部目前的管辖土地范围,总面积高达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之多,据说还埋藏着无数的珍贵资源,甚至根据某些电影和的描述,在那儿可能还有神秘的史前文明和外星文明遗迹

    但问题是,极地开发事务部的这片辖区,论地理位置似乎也实在是太偏远了一些,甚至比马岛战争时期跟阿根廷争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及其附属岛屿,还要再远上一大截:它的位置在南极!

    ——英属南极领地,这是大英帝国殖民地体系在冷战初期瓦解之后,英国政府成功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块海外领土,包含了南极洲上从南极点到南纬60度,西经20和80度之间的广大范围。

    虽然英国政府早在1908年的时候,就已首度宣称对于该领地的主权,但一直到1962年3月3日时,英属南极领地才正式建制,版图包括格拉汉姆领地、南奥克尼群岛和南设得兰群岛。以及靠近南极点的伊丽莎白二世领地,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公里,大致上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七倍,或者说跟蒙古国差不多大小。

    从某种角度来看,英属南极领地;这块广袤、荒凉而寒冷的海外领地,对于这些年来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国来说,是最容易维持统治的,因为在这片广袤的领地上,既没有什么城镇也没有任何常住居民,只有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外加在南半球夏季偶尔到访的各国游客而已,英国政府的管理成本很低,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原住民跳出来搞民族自决——除非南极的企鹅也能搞公投,用选票宣布脱离英国!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块孤悬于地球另一端的海外领地,以英国目前的实力,也是很难守住的。

    因为,英属南极领地的合法性,始终没有得到全球主要国家以及联合国的承认,更要命的是,这片土地还在地图上与阿根廷(阿根廷属南极地区)和智利(南极智利省)在南极洲声称拥有的领土互相重叠。现在只是因为人类的技术能力还不够,无法开发南极冰盖之下的丰富资源,所以目前在争议各国之间,总算暂时还能搁置争议,冷冻处理上述争端。等到哪一天,人类有了能够开发南极洲的技术之后,如果英国还想保住这片遥远的疆土的话,恐怕就要有为此再打上一场南极战争的觉悟了。

    不过,这些推测和设想都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现在的极地开发事务部依然清闲到快要发霉的程度。

    事实上,伦敦白厅当初之所以会成立极地开发事务部,主要也是针对近在咫尺的北极,而非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亘古不化的冰盖正在日益萎缩。在近年来的夏季,相当一部分曾经被终年冰封的水域,已经变成了浩荡开阔的无冰之海。这样一来,北极圈内原本被严寒冻结的各种自然资源,譬如石油和天然气,也就有了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可能,从而引发了环北冰洋各国的激烈争夺。

    虽然英国并非直接面对着北冰洋的国家,但其最北端的苏格兰领土,距离北冰洋并不遥远。因此,在围绕北冰洋资源的争夺之中,英国人的贪婪目光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北极这片自己勉强还能啃得动的小肥肉,并且充分利用了昔日统治七海的一点儿余威,多次组织队伍从苏格兰北端出发,对北极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构建北极战略据点,企图在北冰洋解冻之后的瓜分狂潮之中,抢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而接下来的北冰洋夏季航线成功开辟,尤其是在一支从上海出发的大规模集装箱商船队,成功沿着亚欧北极航线抵达西欧之后,更是给长期陷入经济萧条的老欧洲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在此之前,一艘集装箱商船从上海出发,走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出直布罗陀海峡驶往伦敦,全程长达两万公里;如果要绕道好望角的话,那么航程还要再拉长六千公里。但若是改为走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沿着俄罗斯的北方海岸线,也就是所谓的“东北航道”进入大西洋,则可使上海——伦敦的海运航程缩短为一万两千公里!

    这样一来,通过北冰洋夏季航线的开辟,就能够极大地缩短东西方之间的海运航程,大幅度降低欧洲与东亚之间的运输成本,并且还不受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的限制,无须向埃及政府缴纳通行费——由于人口负担和财政危机,埃及人在运河上收费收得越来越凶了,也不用担忧索马里海盗和马六甲海盗的偷袭!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意味着东亚各国向西方出口商品的成本能够大幅下降,还代表了全球航运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让原本僻处于世界海运网络末端的北欧各国,一跃而成为连接亚洲、欧洲、美洲三大经济板块的海运网络中心枢纽,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十五世纪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线!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北欧各国就能给长期疲软的经济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譬如,处于北极航道货运中枢位置,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冰岛,就不顾自己在之前在金融灾难中被折腾得国家破产,“苔原上的华尔街”之梦破碎的惨痛教训,雄心勃勃地拟定了一个庞大的国际转口港建设计划,号称要打造出一个“北极圈的新加坡”——必须承认的是,相比于冰岛人之前把整个国家投入国际金融期货市场,将国家打造成一只对冲基金的疯狂举动,搞北极航路转口港的计划显然要务实得多。

第503章、魔法部长的忧郁(下)() 
第503章、魔法部长的忧郁(下)

    而同样急于摆脱经济困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英国人,也毫不示弱,迅速在苏格兰的最北端,靠近北极圈的设得兰群岛勘察港口大兴土木,兴建码头、仓库和商务区,与冰岛竞争北极航路转口港的地位。同时,白厅还在伦敦设立了极地开发事务部,以便于统筹规划北极航道的开通和北极资源的开发事宜。

    遗憾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