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在这一出一入之后,他的造币计划并没有赚到想象中的巨额暴利,只能说是小赚一笔罢了。
“这很正常,像你这么黑心的拼命乱搞,肯定会折腾出事的啦!”杨教授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做事情不能太急功近利啊!年轻人。我这个老头子都还没怎么急呢,你干嘛要这样着急上火呢!”
“你当然不用急啦,因为如今这队伍又不是你在当家!还有旱涝保收的正科级工资和福利!”王秋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如果只是一时赚不到多少钱,账上还是黑字,那倒确实是还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问题是,如今咱们的收入涨不上去,开支却一直减不下来,账面上又一次赤字累累了啊!”
——就在王秋的各种赚钱计划相继遭遇瓶颈的时候,各式各样的浩大开销却还在纷至沓来。
首先,聚集在亚历山大港的几十万难民每天都需要粮食赈济,虽然对埃及女王来说,这是在以工代赈,利用廉价劳动力重建首都。但对于掏腰包的穿越者们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笔毫无收益的单纯开支。
其次,为了抵御四面八方的敌人,埃及女王必须尽快组建起一支可用的军队,为此必须征召和训练民兵,这样一来,训练和战斗所用的冷兵器,也需要王秋同学设法提供。虽然只是一些斧头、砍刀之类的便宜货,没有要求装备奢侈的警用防刺服,不用耗费太多的资金,但依然也是一笔完全没有收益的额外开支。
最后,尽管心有余悸的城管们,这一次始终没有投放细菌武器的疯狂计划。但似乎是由于大批货物频繁穿越于两个时空之间的影响,一场来势汹汹的烈性瘟疫,依然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于公元前47年的春天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猛然爆发,再次应验了一遍所谓“有穿越者必有瘟疫”的悲哀定律。
——发寒、高烧、腹泻、坏疽、带着血沫的咳嗽、浑身黑斑、脸部肿…胀、渗血流脓无数的症状都指向了腺鼠疫,或者说黑死病,这一在西方世界凶名远播,曾经让中世纪欧洲死掉40%人口的可怕疾病!
事实上,鼠疫在古代世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瘟疫。每逢气候干旱,从草原南下打草谷的老鼠,就会把致命的跳蚤和病菌带进文明国度。此前的埃及和整个地中海世界都在闹干旱,正是鼠疫酝酿的征兆,再加上战争和动乱让很多埃及人的生活条件严重恶化,更是进一步诱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鼠疫大爆发。
于是,自从第一个码头工人浑身乌黑流脓地躺倒在小巷子里之后,在短短几天之内,死神的大镰刀就从埃及人头上横扫而过,光是女王的军队里就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被感染,每天都有无数死状可怖的尸体被抬到沙漠里埋葬,让整个亚历山大港乃至于整个埃及都陷入了恐怖之中。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医生对此一筹莫展,根本无力抵抗这场突如其来的黑色死亡风暴——直到一千五百年之后,他们的后辈也没想出对付黑死病的有效疗法——成百上千生命垂危的病人们在绝望之中,只能痛哭流涕地向女王和“神使“求救。
为此,王秋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又当了一回散财童子,从现代世界收购了大量的口服青霉素、退烧药和消炎药,用来平息疫情。具体疗法就是把退烧药和青霉素当成万灵药,不管什么病人送来,都先是用上一剂退烧药,能挺过去的再喂口服青霉素,同时往脓疮上涂消炎药膏。至于挺不过去的还是快埋了吧!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抗生素对还没有产生抗药性的早期病菌而言,实在是一项无敌的大杀器,就是像王秋他们这样胡来的疗法,居然也很有效地遏制和扑灭了尼罗河三角洲的鼠疫病情。但问题是,相当一部分赤贫的埃及平民和奴隶,是绝对付不起什么诊金的,他们自己都还要吃赈济粮呢。而少数富人虽然捐了一点金银,但还是抵不上整体开支因此,城管们在账簿上的赤字又一次无可奈何地增加了
同时,埃及政府还在女王的逼迫之下,采取传统的隔离方式来处理此次疫情,主要包括强调个人卫生,控制水源安全,使用石灰、艾草等消毒或驱虫手段来减少传播途径等等。为了让缺乏卫生观念的古人不折不扣地照办,王秋他们还捏着鼻子多次穿上动漫角色服饰,表演“天降神谕”但即便是这样,埃及女王辖境内的染病死亡数字,也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而在王秋他们影响能力范围之外的上埃及内陆,乃至更加广阔的整个环地中海区域内,到底会出现何等凄惨的场面,会有多少人因此死亡,更是完全不可想象了。
——虽然在瘟疫时期卖药也是一项暴利行当,但毕竟在耶稣诞生前的西方世界,信息流动速度太慢,埃及这边有特效药的广告一时间还打不开。而且这年头的环地中海世界战火正炽,刀剑比病魔更容易带来死亡,真正有能力来收购特效药物的商人并不多。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太落后,广大民众除了吃饭穿衣都没什么余钱。大部分穷人生了病都只能躺在床上硬扛,挺过去了是神明保佑,挺不过去是命中注定
更要命的是,埃及拥有抗瘟疫特效药的传闻,还勾引来了海盗的窥视——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爆发的几次港口防御战,虽然没造成多少损失,但战死士兵的替补和抚恤,却都要花很多的钱。
第498章、发展瓶颈期(六)()
第498章、发展瓶颈期(六)
“去年,我们在古代中美洲时空做生意的时候,印第安人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金银宝石,来购买我们的工业品。但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袤森林,可以用砍伐木材的方式来支付货款,以原材料来交换工业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跟现代中美洲的‘香蕉共和国’或中东的海湾石油输出国差不多。”
为了讨论下一步的经营策略,马彤在墙上挂起一副世界资源地图,拿了一根短棍在上面指指点点,“埃及境内除了尼罗河就是沙漠,自然资源确实是比较贫乏。但在埃及的四周,还是有不少好东西出产的啊!比如说,在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就有名贵木材、黄金和象牙,西奈半岛上出产雪花石膏和绿松石,红海对岸的阿拉伯半岛还有没药、石油和天然气,黎巴嫩的雪松和香柏木也很有名”
“你忘了考虑交通问题,马彤学姐。”王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的遐想,“尼罗河上游确实有森林,但尼罗河并不是长江,可以从四川一路放木排到江南去出售——从上埃及的最南端,也就是日后修筑阿斯旺大坝的地方开始,尼罗河水面上先后横亘着好几道瀑布,阻断了水运航路,根本没法放木排顺流而下。而若是从陆路运输木材,一路上人拽马拖,沿途还是大沙漠这成本就太可怕了!
事实上,早在远古的法老时代,埃及人就是从黎巴嫩、希腊和小亚细亚进口木材用于造船的,却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尼罗河上游的热带森林,最多只是从那边弄一些象牙和黄金而已”
“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途径来获取木材啊!”正在舔着一根柠檬味棒棒糖的元气萝莉蔡蓉同学插嘴说,“地中海又没加盖子,即使有海盗,也是希腊和罗马商人承担风险,与我们何干?”
“黎巴嫩的雪松木和香柏木怎么说呢?不幸生错了地方,跟古文明处得太近了,从中东文明诞生之初就不断被砍伐,在埃及艳后的时代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希腊和小亚细亚的森林倒还郁郁葱葱,但问题是,以公元前一世纪的航运能力,希腊的木材横跨整个地中海运到埃及,这运费价格就已经涨破天了!”
王秋耸了耸肩,“如果那些希腊商人答应用丝绸、瓷器或香料来交换木材,那么咱们大概还有的赚。但很可惜的是,虽然这帮希腊商人看着咱们的丝绸和瓷器,一个个都喜欢得挪不开眼睛,可是等到真正交易的时候,却只肯收金银、小麦或橄榄油,给他们棉布都不太愿意要。
根据他们的说法,在这场罗马内战初期,庞培和罗马共和派原本就已经在希腊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等到凯撒打跑了庞培之后,凯撒的部将最近又把希腊给狠命搜刮了一遍,再加上凯撒和庞培之前在希腊的连番鏖战,到处杀人放火,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如今的希腊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很多城市已经颁布了禁止奢侈享乐的法律,实在是没心思买什么奢侈品。据说雅典城里最近已经饿死了人,还闹起了瘟疫所以,我准备试试能不能用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