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1章、苏丹的野望(上)()
第311章、苏丹的野望(上)
孩子,当你出生的那天,整个安纳托利亚高原都在低语着你名字:
穆罕默德。本。穆拉德。本。穆罕默德。本。巴耶济德。
孩子,我骄傲地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成为真主的利剑。
你要记住,我们一直都是以智慧与力量来统治着这个国家。
我也相信,你会谨慎地使用真主赋予你的力量。
但是,孩子,赢取胜利的真正秘诀,是鼓舞起所有臣民心中的激情和斗志。
对于这个动荡纷扰的时代,我已经感到疲倦了,只想在故乡的风景中养老退隐。
而你,将代替我拿起弯刀,为真主征服这个世界以此来偿还你杀死自己兄弟的罪孽!
“啊——父亲——”
伴随着一声急促的惊叫,一个年轻人满头冷汗地惊醒了过来,然后身子一歪,从椅子滑落到了地毯上。
借着从狭小窗口投射进来的阳光,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这位服饰华贵的年轻人,拥有着一对略显忧郁的细长眼睛,以及一个线条分明的尖尖鼻子。虽然他在嘴唇和下巴的位置都刻意留了胡须,以求显得老成一些,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的年龄应该不会很大,岁月的痕迹还没有出现在他光滑的面颊上。
接下来,在斥退了闻声闯进来的仆役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七任苏丹,今年二十三岁的穆罕默德二世,一边揉着有些酸疼的屁股,一边从柔软的波斯地毯上爬了起来。
刚才的梦中,赫然浮现出了他在四年前去世的父亲,塞拉德二世苏丹的音容笑貌。以及穆罕默德二世在12岁第一次登基为苏丹时,父亲在典礼上对他的低声教诲——除了最后那句话以外!
(在父亲死后,穆罕默德二世立即杀死了自己的幼弟和许多亲戚,以扫除他们对皇位的威胁。)
接着,思维依然有些迷糊的穆罕默德二世抬起头来,发现自己正身处于一顶巨大的帐篷内,坐在一张宽大的桌案旁边,桌案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地图、沙盘和模型,并且被他打盹时流出的汗水和口水浸湿了。
望着这副貌似很丢脸的场景,摸了摸嘴角边的口水,穆罕默德二世忍不住流露出了一丝苦笑。
——最近的这大半年时光里,他几乎是没日没夜地研究着各式各样进攻君士坦丁堡的方案,画了数不清的草图,试图寻找出君士坦丁堡的薄弱点,差不多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总的来说,穆罕默德二世苏丹是一个性情暴烈而又虚荣心很重的人,同时具有卓越的军事和外交才能。此外,跟传统印象中那些愚昧粗暴的游牧民首领不同,这个年轻苏丹的文化水准很高,能说五种外语,精通哲学、神学和占星术,热衷于实验科学、天文学和军事战略,也爱好波斯的诗歌和艺术,还孜孜不倦地阅读着那些伟大的帝国缔造者的历史传记,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尤利乌斯?恺撒,以及居鲁士和君士坦丁。
根据威尼斯外交官的评价,和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一样,这位土耳其苏丹也是集多种矛盾类型的品格于一身:他既是不知疲倦的工人,又是凶悍勇猛的战士,还是厚颜无耻的外交家。他既虔诚又残暴;既热情又阴险;既有教养,酷爱艺术,同时又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野蛮人。
此时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虽然还算年轻,志向却甚是远大,一心要开创出远远超越之前历任苏丹的伟大功业,用一场最辉煌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的平定小亚细亚叛乱只是小打小闹,而真正属于他的战争,直到现在才算开始,那就是夺取东罗马帝国皇冠上硕果仅存的那块璀璨宝石——君士坦丁堡!
纵然已经夺取了昔日东罗马帝国的几乎全部版图,但若是没有君士坦丁堡,他的土耳其帝国就谈不上完整,缺少一个最关键的经济与国防核心。
对于苏丹本人而言,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他不顾一切也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么就莫过于君士坦丁堡了。
——在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的时代,这座伟大的城市曾是地中海世界的中心。而今,虽然双头鹰的威严已经凋零,但这座城市却依然如同一位充满了成熟魅力的雍容贵妇,更加的诱人遐思。
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眼中,君士坦丁堡这颗“世间最美的宝石”已经是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只差最后一步了而他也异常坚定地相信,眼下就是迈出这最后一步,彻底吞并东罗马帝国的最佳时机!
——东罗马帝国的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目前正陷入了又一轮的内乱。帕里奥洛加斯皇室的三兄弟正在彼此厮杀,其中一位已经倒戈投靠了自己,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这个末路王朝的残存势力。
——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老对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虽然在威尼斯的金钱援助之下,发挥了异常坚轫的战斗力,拼死堵住了土耳其人进一步入侵欧洲的道路。穆罕默德二世即使凭着压倒性优势的庞大陆军,也无法一次性彻底击溃这些烦人的小苍蝇。但归根到底,它们只是一些力量单薄的小国孤军,进行本土防御战或许尚可,但要他们主动出击为君士坦丁堡解围,估计就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对于控制着海上航路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穆罕默德二世巧妙地使用了一系列外交障眼法,外加充满了甜言蜜语的空头许诺,成功地拖延了他们支援君士坦丁堡的行动。其中,威尼斯共和国的主战派与主和派至今争论不下,热那亚的第一波增援舰队则已经被击退而组织一次渡过地中海的浩大远征,从筹备到出发都要消耗相当漫长的时间——苏丹自认为有信心在下一波援军抵达之前,就赢得最终的胜利。
——小亚细亚的诸位突厥酋长和阿拉伯头人,虽然一直桀骜不驯,难以管束,但也并非不知进退的蠢蛋。在上一轮叛乱刚刚被他平定不久,奥斯曼新月战旗余威尚在的情况下,除非君士坦丁堡战局出现重大逆转,苏丹的军队遭到致命重创,这些酋长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又一次跳出来作乱。
在这种既无外援也无内助的孤立情况下,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的对手,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只剩下了最后一件能够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筹码——围绕着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墙。
这也是黄金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给如今这些无能后辈们留下来的最后遗产。
也是罗马末裔在这个衰亡年代里的最后一份生存保障。
悬挂着无数丝绸帐幔的御用营帐内,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又一次独自弯腰凑到地图桌边,俯身仔细端详着桌上根据间谍们提供的情报,由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的君士坦丁堡城防模型。
——东罗马帝国的战略重心,始终都在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在欧亚两洲的交点上,控制着小亚细亚与巴尔干之间的东西交通,以及来往于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海运。其军事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重要。这座都城的地理布局不仅对其本身的防卫极为有利,而且对整个帝国也能提供适当的战略掩护;君士坦丁堡不仅是东罗马国防体系的关键核心,而且对全国各地区的防务,更是能够发挥统筹协调的功效。
所以,立志于取代东罗马帝国,成为新一代地中海霸主的土耳其人,无论花费多么庞大的代价,付出多么惨重的牺牲,都一定要把这座城市拿到手——否则的话,他们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等于在核心腹地被挖掉了一块,仿佛一个人没有了心脏,永远都是不完整的。
但问题是,君士坦丁堡并不容易攻破,即使在东罗马帝国已经衰微至极的现在,也依然如此。
——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坚固防御体系,足以抗拒冷兵器时代的一切攻击,并凭借城内囤积的人力物力,一再构成帝国重建的基础。而每当帝国的敌人出现颓势的时候,凭着这座首都的资源和地理优势,甚至还能领导帝国再度走上胜利和征服的途径。
若是从高空中俯瞰下去,这座伟大的城市呈三角形,它南临马尔马拉海,北濒金角湾,保卫城市南北两侧的海滨围墙比较低矮,之前尝试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敌人,比如说阿拉伯人、波斯人和西欧十字军,一般都喜欢水陆并进,就是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打开的突破口。不过,金角湾的入口处被拉上了碗口粗的巨型铁链,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