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州的事情也好,京都的事情也罢,真要全部汇集到江宁的时候,秦老头也觉得头痛不得,眼下这种局势,根本就不是他一人之力能够改变的。当然在听到他可能复起的消息之后,他那小院子的人倒是多了一些。
这些客套之中,秦老头倒也拿捏得准,探口风的基本上没什么收获,曾经志同道合的那些朋友写了书信过来恭贺的,倒是在信里说了一些事情。
他们那一批人,如今除了杜贤,大都被贬到了外地,尤其是儋州那位。这次的来信里确然也有着这位的,秦弼通篇看过也顿觉欣慰。
儋州那种荒蛮之地,那位能够活下来也真是有些为难了。
思衬间,妻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跟他说到:“王家丫头来了。”
秦夫人口中的王家丫头说的是苏筱妍,这位老妇人这些年跟着丈夫闲在江宁,两个儿子不在身边,两年前认得了王凝之后,也是实打实的将他当成了身边的儿子看待,因此对于苏筱妍自然也是亲切的。
苏筱妍知道这一层关系,平日里过来的也频繁。女人之间,到底没有男人之间那么多顾忌。
秦老收了信,扫了眼桌上摊开的信纸,摇了摇头:“这次的事情闹得有些大,我们怕是躲不过去了。”
秦夫人叹了一声,“这几年什么时候安逸过一天?你也是,虽说在江宁闲住了这几年,心里什么时候又放下过朝廷的事……”
秦老抿嘴笑笑:“只是苦了你了。”
秦夫人摇摇头,“快出去吧,那丫头好像有急事。”
秦老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客厅里,苏筱妍见了秦老进来,起身迎了几步,秦老摆摆手,温和道:“不用这么客气,坐吧。”
老人家看着苏筱妍已经很明显的肚子,心里还是有些惭愧,于是当下第一句也先问了出来:“孩子的事,我看还是交代给凝小子知道一下吧!”
这事不是第一次说了,苏筱妍知道老人家的好意,却还是摇了摇头,“他在那边也辛苦,孩子的事我能照看好。”
秦老笑笑,“他那边,可能也不是很辛苦。”
苏筱妍面带好奇。
秦老并解释道:“那边传来的消息,如今他在那边倒是做起了教书的事情来,过些日子,那边的士林恐怕都得尊他一声老师。”
老人说到这里,没有在意苏筱妍的错愕,“说起来,他在城外办的书院也开了山门了吧?”
苏筱妍从先前的错愕中回过神:“沈先生已经在做了,不过听说相公在杭州那边的事情之后,走了一些……”
“呵……”老人家叹了一声,“那些孩子毕竟还小,很容易受人鼓动,放心吧,过后我会出面帮他澄清,我这些年虽然不管事,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苏筱妍起身谢过。
秦老并又说了正事:“你过来有什么事找我吧?”
苏筱妍点点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前些日子收到吕梁那边的一封信,今天早晨又收到一封,相公不在,筱妍又是女人,很多东西也看不明白,所以冒昧过来请教一下秦老,请您给出出主意。”
秦老对于吕梁的事情倒是第一次说,略显错愕,诚然他虽然手下有着一套情报系统,却是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事情。
苏筱妍拿了信递了过去。
秦老接了过去,看了一遍,目光微微冷了下去。
“既然前几天就已经收到了,你们应该有了主意了吧?”老人收了信问到。
苏筱妍道:“陈掌柜那边已经做了一些准备,相公去之前,安排了云记北方的大掌柜,他们已经帮着做了一些事了。”
秦老点点头:“凝小子啊,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他了……”说着苦笑了一声,“可能真是老了。”
感叹了几句,老人敛了神色,说到:“这些事如果是真的,那么北方可能远比朝廷得到的消息里还要乱……”秦老说到这里,眉头蹙了起来,有些悲凉,“看来那边有人还是太想当然了,压下了一些东西没有上报过来。”
苏筱妍没有胡乱插嘴,只是站在旁边安静的听着。
老人再又说了几句,才又看向苏筱妍,“这信里的东西我会用我的渠道递上去,希望能引起注意吧,不过也得做最坏的打算……云记在之前做的那些事很不错,凝小子很有想法,不过,那边的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事情真要不可为,务必要让他们撤回来,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这个世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苏筱妍点点头,“我记下了。”
她的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秦老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说的重了些,于是缓了口气,说到:“也别太过担心,北方那些家伙的心思大多也只是想要争取一些好处,短时间内,倒不可能有太大的动作……”
“嗯,还有秦老您们这样的人在呢。”
秦老愣了一下,“我们这样的人?倒是不怎么中用啊。”
先跪谢书友打赏!
然后就是这个星期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快死了的感觉!
(本章完)
第290章 以天下为己任()
苏筱妍离开之后,秦老静坐了一会,再又回到了书房,看着面前摊开的信纸,终究提了笔。
远在杭州的王凝还不知道秦老这封信里将他给出卖了个干干净净。
而近乎是同样的时间,远在儋州的苏学士站在自己那三间破草屋子跟前,遥望着北方。
基于儋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就算是朝廷对这边也近乎是顾及不了,一直以来也只是将这地方作为发配流放之地,一般来说能来到这里的官员,不管之前做着多大的官,到了儋州基本也意味着很难再复起了,苏睢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这并不妨碍他心中对这个家国的激情。
儋州属于边缘荒蛮之地方,在他到来之前可谓就是一片化外蛮夷之地,人教未开,因此他倒也真的极大发扬了“在其位谋其政”的优良作风,很是认真的做着他觉得能做的事。
苏睢作为新朝数一数二的大文豪,到了儋州自然不会放过教育这一块,因此开了学堂,几年下来还是有了一些成效。对于整个儋州而言,他如今已经是比皇帝还要高尚的人,因此哪怕他在儋州只有简陋茅屋三间,倒也乐得安逸。
可近些年那些昔日同僚偶尔寄过来的信里,每每提及朝廷的事,他的心情越发低落,大多数时候就像那汹涌澎湃的潮水,大起大落。
按理说这些年的经历足以叫他看清楚这些东西了,但到底还是逃不过去,因此近段时间,他往京城去的折子越发紧凑,当中说的事情也越来越直白,他知道这样下去难免要被皇帝厌恶,但无论是朝廷,还是他,在他眼里都已经到了不得不下决心的时候了。
他能在几年之间,从一个吏部侍郎一贬再贬低,直贬到一个小小团练副使,也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了。
——
王凝接下了方明冶的任命,在接到谕令的第三天,他并到了知为书院所在的吴山。临来时倒是用了公权抽调了秦浩然跟他过来,用的名义倒也是冠冕堂皇,知为书院射科教习。
秦浩然有些反抗,却到底被穆青青压了下去,所以不情不愿的跟了过来。
这个时节,所谓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已经有了主次之分,类似射乐二艺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受读书人待见了,因此对于所谓射科教习的名头秦浩然很鄙夷,心里也是打定了主意,这一定是王凝公报私仇。
吴山距离杭州主城有一段距离,在江南这等到处是山的地方,能够有个名称足以说明它的规模,所谓的知为书院原本是吴山上的一个寺庙,因为如今整个大周朝都信奉弥勒教,寺庙道观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因此这座香火鼎盛的寺庙最后被强征了去。
见到这座刚刚成立的书院的时候,王凝倒也佩服方明冶的决心,毕竟大业尚在草创之期,他却舍得花这么大的力气兴教育,可见还是很有远见的。
当然了,与新朝不同,如今的大周朝堂上还是武将吃香,至于读书人倒不见得地位有多高,不过因为如今的周边原本就是新朝里硬生生“分”出来的,倒也继承了新朝读书人的那些脾气。
新局面之下,倒也有些读书人跃跃欲试的。
王凝对这些倒也看得明白。
他如今作为这知为书院的山长,倒也真的是个很了不得的地位,也足以向世人表明他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