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博弈整个鲁尔危机孔蒂尼前前后后一共到手1508万美元,其中1000万去了美国,508万流回了意大利,部分变成联合产业,部分变成流动资金,在德国大约还有将近60多万美元没法再走,不过魏玛政府不敢得罪有产者,只限制流通、兑付和提现,没下令没收或强行兑换,换而言之尾款还可以继续躺在银行账目上以数字形式存在,除非你愿意主动将其兑换成马克,否则根本无法使用,只能是一串数字而已——如果运气不好赶上银行倒闭,这个数字会最终消失。
但对孔蒂尼来说,这笔钱能不能变成美元回来根本无所谓,他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更何况,这批美元还可陆续换成马克支付从宝马离职的工程师和技师们到意大利的车马费,一点都不会浪费。本来孔蒂尼只挖了20多个人,但因鲁尔危机一直在酝酿并爆发,很多工程师和技师感受到了威胁,头脑灵活的他们也在朋友或同事劝说之下从宝马离职加入南下意大利淘金的行列。
负责这些事务管理的安东尼奥发电报来说同意南下赴意大利工作的人数已超过50,甚至还有MAN、奔驰、迈巴赫等公司工程师在询问有关事宜,问他要不要考虑一下。孔蒂尼大喜过望,表示只要技术过硬,一概来者不拒,甚至除了工程师和技师,手艺最好的熟练工人也要一批——他现在正打算对万国牌飞机进行大清理,机械、动力、车辆、飞机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者不拒。
他告诉安东尼奥,特别欢迎单身的德国工程师,只要他们确有一技之长同时愿意来意大利长期发展,可帮他们在意大利解决个人问题——意大利女孩子很多热情似火,比德国女孩子要开放活泼,对付工程师们还不手到擒来?至于房子、票子、车子,只要联合集团这杆大旗不倒,绝对不必发愁,大不了他先垫上再说——现成地皮有的是,盖个家属楼才能花多少钱?
安东尼奥很奇怪他居然会有这种想法,这与传统的意大利资本运作体系是格格不入的,资本家哪里会去操心这些属于个人的私事?但孔蒂尼有自己的考虑,表面上这么搞增加了成本开支,但却提高了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对企业长久发展有利——联合集团可不想做捞一把就走的暴发户,是准备扎扎实实搞多业态共同推进的。
第二把火是《青年报》烧起来的,其他各家报纸都是鲁尔危机的长篇报道,唯独《青年报》头版上关于鲁尔危机的内容讲得很简略,但社评文章却触目惊心,刊登了孔蒂尼撰写的长评《论伪君子、两面派代表人物马特奥蒂先生二三事——由鲁尔危机所想到的》,不但标题够劲爆,内容也是火爆不已:
“……现在有一批社会活动家甚至包括某些议员,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民意代表,成天乐意找茬,将自己标榜为完美无瑕的圣人,实则是沽名钓誉、两面三刀的令人作呕之辈,马特奥蒂先生就是这派人物的典型与集大成者……
大战爆发初期,社会党人极力鼓噪中立,反对站在英法一边参与战争,甚至还因该分歧观点开除墨索里尼先生,等到英法愿意为意大利参战而支付代价并允诺意大利收回故土后,他们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谓战争是解决意大利有关问题、提升意大利形象、维护意大利利益的唯一选择,主张迅速参战、站在协约一方对德奥集团宣战;战争结束后,又是这批老爷跳出来指责说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意大利毫无所得……主张中立的是他们,主张参战的也是他们,事后反对参战的还是他们,这究竟是要闹哪样?
在反对原政府方面,你们每天吵吵闹闹,说政府无能、必须改革,否则意大利毫无希望,但真的等到法西斯蒂起来发动人民革命、刷新政治以后又亟不可待地跳出来说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本质上是暴民政治,这种说法不由让人诧异,难道只许你们反对前政府,不许我们反对;只许你们起来革命,不许我们起来革命?这是哪门子道理?
在批评现政府方面,你们更是唾沫横飞、蜚短流长,今天说政府腐败无能、明天说政府官员贪污腐化、效率低下,后天又说任人唯亲、裙带作风……看似说的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仔细一分析,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墨索里尼首相组阁后,除内阁大臣更迭部分外,其余中央机关、地方机关的行政官员99%以上都予以留用,如果政府真有他们所谓的这种种不堪,那也就是这2个多月的事,难道这些行为以前就不存在,仅仅因为换了一个首相,原本廉洁奉公的政府官员群体忽然都变成了恶棍?
我不否认政府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现在才有,是早已有之,社会党又不是没上台执政过、又不是没有人当过首相,人民给过你们机会,你们自己没做好甚至还加剧了这种弊端。现在,你们用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来要求新任首相在短短2个多月里解决,除了强人所难,搞双重标准,搞政治投机外,我实在看不出还有别的用意!
这其中又以马特奥蒂先生表现最为突出,他时不时撰文抨击政府,时不时发表公开演讲指责政府和有关部门大臣,但他自己呢,为了不冤枉马特奥蒂先生,我们青年联盟特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得出令人大为吃惊的结论:
所谓行政效率低下,马特奥蒂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独占鳌头:他们统计了最近45天的出勤记录和上下班时间,马特奥蒂先生只有4天时间是完全准时的,其余时间不是迟到就是早退;
所谓浪费严重,马特奥蒂先生也是特别突出的典型:他们分析了他通过国会渠道报销的费用,他的费用标准超过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很多都是社会党内的活动、招待和行政费用,被他巧立名目安插在议员项下进行报销,损公肥私;
所谓腐化堕落,马特奥蒂先生同样不甘落后:青年联盟成员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就发现马特奥蒂先生在最近2个月内3次出入红灯区,虽然我们理解一个男人在生理上的价值取向,可他能不能在道貌岸然指责别人前先把自己裤裆里的玩意管好?
……”
这份社评一发,整个罗马媒体和舆论界轰动,第二天,包括《人民报》、《晚邮报》等报纸全文转载跟进,然后社会党立即在该党控制的媒体上予以反击,大鸣大放大辩论的嘴仗迅速升级……
第四十七章 大辩论(2)()
“加莱,你究竟在干什么?”看到报纸的老齐亚诺拿起电话机就劈头盖脑把孔蒂尼一顿骂,“有你这么搞政治斗争的么?这是街头谩骂的水平!”
“父亲,那您说应该怎么斗?”
“要分析对方的纲领和政策,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
“父亲,这样我能赢么?”孔蒂尼及时打断了老齐亚诺的言语,说道,“论年龄,马特奥蒂和您差不多大;论资历,他当议员时我才刚出生呢;论地位,他是社会党秘书长,我虽然挂个青年联盟主席的头衔,但那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论经验,他多次在政坛与其他人周旋,而我却是一个连大学都没毕业的年轻人……如果真按照您的想法打笔仗,您觉得如果您站在公正的第三方立场上,谁会赢?”
“这……”老齐亚诺一愣,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确实赢面不大,这活你就不应该接,哪怕接了至少也要和我商议好再……”
“可现在我这么打却未必会输。”孔蒂尼用充满自信的口气说道,“您看了社会党的报纸么,基本上都是对我的谩骂,很难听,很不堪入目,看来马特奥蒂先生气急败坏了。”
“搞政治斗争哪有你们这样玩的?你知道多少人在看笑话?”
“看笑话……看得好啊……我正愁没人看笑话呢!”
经过孔蒂尼半个多小时的解释,老齐亚诺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宝贝儿子的思路: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小子就是要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形势掀起和马特奥蒂之间的骂战。
“父亲,马特奥蒂骂不过我的,因为他有的缺点我一样也没有……或者说,我太年轻了,成年人该有的缺点我都还来不及有。”
“但马特奥蒂也没什么恶习啊……”
“恶习不在于有没有,我说有,他就能有!父亲,您扪心自问一下,您在部队服役多年,后来又跟随领袖,您在成年后这30来年中就没有犯过错误、惹下污点?”
“我……”老齐亚诺被儿子问得心慌意乱,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