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俄国人肯出钱,哪怕我们不卖,其他人也会卖——拥有斯柯达的捷克卖不卖?拥有克虏伯的德国卖不卖?拥有施耐德的法国卖不卖?安萨尔多那些381mm舰炮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独门利器,换点钱不好么?”
“我看可以”
“第二件事是我想和您汇报一下利比亚原油开采的后续问题”联合集团和法国签署的合同肯定会被意大利高层知道,如果只出100万美元就想把利比亚这片油田全部占走,那就是太天真了,孔蒂尼从没这么想,他也不想占国家的便宜——没必要,将来都是他的,左口袋好意思占右口袋的便宜么?
所以他给墨索里尼给的价码不低:50年独占开采权,产油量6:4分成,利比亚道路建设、港口疏浚都由联合集团自己来!不过政府要承诺把利比亚不稳定因素扫平,另外他又提了额外要求,大规模建设开始前要向利比亚投放油田警卫——人数3200人!理由蛮充分,利比亚不太平,部落武装层出不穷
墨索里尼闭上眼睛想了想,认为这价钱还算公道:毕竟孔蒂尼提出的港口疏浚、道路铁路建设都要花很多钱,政府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
看他有些意动的样子,孔蒂尼在他耳边悄悄道:“领袖,还有6000万里拉原始股,您要不要考虑一下?我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一直深感不安,其他忙我也帮不上,不过帮您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您长年累月扑在国家大事上,一心为了意大利人民艰苦奋斗,从没有考虑家庭、考虑个人享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墨索里尼本来想还价55:45,听到这就开不了口,迟疑道:“这不太好吧?”
“领袖,我们出来闹革命,固然是为国为民,可家庭也要稳固啊,您子女渐渐大了,也要有自己的事业,夫人要匹配欧洲列强第一夫人的形象,这都不是小事。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让领袖全心全意为意大利人民服务,我特别希望能有为领袖家庭服务的机会贫穷不是法西斯蒂的本质,领袖要带领全意大利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先富起来,如果连领袖都不能发家致富,何以说服意大利人民呢?”
墨索里尼点了点头,拍拍孔蒂尼的肩膀:“那多麻烦你了。对了,瑞士的事我会帮你在艾达那里摆平的,你还年轻,要注意形象,今后国家的担子是要你挑起来的”
第十三章 苏联之行(1)()
ps:昨日的补更
孔蒂尼的到来,在苏联政治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最起码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同志是这么认为的——他不是简单地邀请孔蒂尼或者联合集团来苏联访问,他是要为自己的理论主张进行背书,孔蒂尼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来了,因为他知道这一系列路线斗争最后谁是胜利者,他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捞取一点好处,或者埋下几颗定时炸弹。
去苏联的船是7月24日才发出的,孔蒂尼没有选择走铁路去莫斯科或列宁格勒,而选择坐船走地中海取道土耳其并通过海峡进入黑海,终点是苏联黑海沿岸城市和度假胜地——索契。
这次和去美国不同,换了一条吨位更小,但装饰更豪华的地中海型邮轮——由于地中海一贯风平浪静,和个大澡盆无异,所以邮轮可以大胆地把吨位和重量分配在相对奢侈的地方,不过这次比上次威风的是有军舰随行:土耳其委托意大利维修的戈本号(改名为亚沃士号)已完全修缮完毕,舰体上的窟窿得到了弥补,损坏的锅炉也进行了替换,意大利人很贴心地换上了燃油锅炉,于是原来纯燃煤动力的戈本号现在变成了油煤混合锅炉动力,总功率从5。2万马力上升到近6万马力,速度居然还超过了巅峰时代的26。5节,可以跑27。4节。
更重要的是战术核心,火控系统也完整了——实际上意大利和德国军舰的火控系统根本是两回事,但现有联合集团插手德国事务,区区火控在现成资料的指导下重新制作一二不成问题。借着维修的机会,意大利海军也基本掌握了戈本号的技术特点,说句老实话,他们觉得戈本号不错,哪怕以1925年的眼光看依然算是一条好船。
别看戈本号的火炮口径只有283mm,不如但丁号或加富尔伯爵级的12英寸火炮,但他以2。3万吨的吨位实现了略逊于加富尔伯爵级的防御能力,还超过了但丁号的水平,速度在三者当中最快,上面搭载的283mm舰炮同样也有足够的破坏力,这些思路对意大利海军重启并完成卡拉乔洛级快速战列舰很有启发意义——某种意义上该级战列舰相当于威力加强版的戈本号!
在出发的当口,他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哄艾达——去年明明答应陪她去远东的,结果今年暑假已过了半个月才动身,目的地也从远东换成了苏联。不过艾达见了他之后的神情一切正常,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样子,这就让他疑神疑鬼起来:领袖到底有没有和艾达说?那6000万里拉的原始股不仅是利比亚石油开采的好处费,同样还有说情费包含在里面。如果领袖没说而艾达将来发起飙来,他都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种担忧在穿过希腊海峡后消失了,在有一天晚上独处的时候,艾达终于主动提及了这件事,不过第一句话就问得孔蒂尼很尴尬:“维维安姐姐和孩子还好吧?”
孔蒂尼不知道说什么才是合适的,只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还好!”
“如果因为你陪我而让她不开心的话,我会很难过的说句实话,我不知道发生这么多事。”
这句话就更没法接了,孔蒂尼尴尬地站在甲板上,倚着栏杆,两眼空洞地望着漆黑一片的海面,不知道说什么。
“出发前父亲、母亲和我三人谈了一次话,我知道了你的很多事情,你身上的故事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艾达自言自语道,“父亲说,你是意大利最年轻有为的人物,无论学识、能力还是手段,都是意大利最为出类拔萃的,家世也好而我,除了是首相女儿外,其他方面只能说一般。”
“艾达”孔蒂尼听不下去了,哪有父亲这么和女儿谈话的?
“他说维维安和阿德里亚娜姐姐不是傻子,凭他们的条件,如果不找你,完全也可以找一个同样一流的年轻俊杰——当然肯定会比你差,但她们做了很有勇气的选择,所以他问我的选择是如何,是面对诸多竞争和挑战勇敢地追求最好,还是愿意退而求其次选择差一些?不管哪一种,他都尊重我的选择,他不会靠儿女的婚姻来稳固他的政治地位——永远不会!”
孔蒂尼脸孔抽搐了一下:好嘛,墨索里尼在女儿面前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不知道那6000万里拉谁收了?对一个15岁女孩子说这么沉重的话题真的好么?
“那你的选择呢?”
“我会勇敢前行”艾达看着孔蒂尼,眸子里闪着异样的光彩,“我会让他相信,我同样有这份勇气!”
听15岁的女孩子在自己面前谈勇气、谈爱情,孔蒂尼总感觉有些奇怪,不过事情说开了就好——没准过几年艾达的想法就变了,虽然意大利女孩子成熟早,但或许艾达自己也分不清依恋和爱情之间的细致区别,反正他到现在为止对艾达还没有爱的感觉——纯粹是哥哥带妹妹的感觉,他的身体年龄比艾达大7岁,心理年龄却要大27岁,和墨索里尼几乎同年,这完全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就在两人谈这些虚无缥缈的未来时,在索契也有人议论他们两人。
苏联外交部长、热那亚会议苏联代表团团长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契切林正在和斯大林汇报。
“意大利方面对这次出使是非常重视的,小齐亚诺是交通大臣齐亚诺阁下的儿子,意大利青年领袖和联合集团总裁,艾达是墨索里尼的女儿外面一直有小道消息在传言墨索里尼准备把小齐亚诺招为自己的女婿甚至政治上的接班人,我的意见是,他们两人的态度基本可以代表墨索里尼和意大利高层的意见。”
斯大林点点头:“和意大利的建交谈判进行得如何了?”
“相对比较顺利,我们和意大利没有什么太多的历史纠葛,涉及到赔款不多,意大利提出了索要,但态度不是很强硬,我觉得有缓和的余地我们争取达成一个放弃或者至少搁置赔款问题的决议后建交。当然,如果意大利态度更友好一点话,我们也可以让渡一些经济利益给他们。”
斯大林点点头:“赔款问题是不能让步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