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已至此,那就只好继续进行下去,于是秋天的时候利用奴隶逃亡的借口,新华城的驻军围攻了那座东夷城邑。
城邑本就不大,城内的奴隶也不安稳,很快攻下了城邑,将那些祭司首领贬为奴隶,将奴隶和平民迁走,把城邑付之一炬。
随后又如法炮制攻下了两座小城,剩余的一座举城迁走远避。
将这些俘获的平民和奴隶送到了大河南岸,在南岸筑城开垦,以夏国的官吏管辖,两岸以船只往来,解放了那些奴隶给了他们人的身份也给了他们成为士兵的义务。
这几座城邑的人口不算多,再将新华城原本的一部人迁到南岸,融合了一部分进入新华城,加上有人挑唆那些奴隶对主人的仇恨,很快安稳下来。
至此新华城外二百里内,不再有城邑村落,穹夕就算想要围攻也就只能依靠远处的城邑提供粮草。
等这一切稳定下来,已经是华历四十三年了,这期间粟岳依旧没有什么大动作,看起来一片和平的景象。
可就在这一年,粟岳违背了当初盟誓的规矩,绕过了夏国和夏国的盟友,单独召开了盟会。
这一次盟会上,粟岳在众多城邑首领和氏族酋长的面前,宣读了夏国的罪状。
与之前不同,这一次会盟的除了大河诸部的一些氏族外,还有些东夷的、北狄的氏族。
“多么壮观啊,这些来粟城会盟的人。”
“我的友邦首领们、祭司们,是时候让你们看清楚姬夏的罪状了。”
“他在祭司祖先的时候,只用一些刍狗草马,舍不得用一些真正的祭品,并且在安葬的时候不准用金铜玉石之类随葬,这是在愚弄祖先,总有一天灾祸是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他轻蔑那些同姓同祖的兄弟,却任用妇人成为郡守、尚书,让女人纺织算数甚至管辖城邑,这就像是母狗趴在了公狗的身上,这是祖先所唾弃的,也是违背天地间道理的。”
“他屠戮自己的亲族,疏远自己的亲人,却对那些从四周逃亡到夏国的人推崇重用,甚至让一些逃亡到那里的奴隶成为冶司、郎将,残害自己的族人,欺压本族的亲贵。”
“谁穷谁富,谁有才能谁没有才能,这是天地间早已经注定的事,是不可能改变的。而他却让那些本来劳力的人去学习文字算数,以至于人心不安,妄图改变天地早已经定下的一切,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贵者恒贵、贱者恒贱,亲近那些血缘亲近的人,疏远那些血缘疏远的人,这才是祖先想让我们做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连身边的亲人都不能尊重、任用,又怎么能够相信他可以对整个亲族都友好呢?姬夏就是这样虚伪的人啊,他不能任用自己的亲族,却任用那些低贱的奴隶,这正是我们所感到愤怒的原因啊。”
“姬夏总说亲族一体,但倘若亲族是一个人,姬夏就是恶毒的脓疮。和别人相处,即便有时候会有争执,但是这种争执却是可以抵挡的。而那些恶毒的脓疮,是和身体融合在一起的,但不能说这个脓疮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只有剜掉这个脓疮,才能健康。虽然可能会流血,会留下疤痕,但如果不剜掉,总有一天这恶毒的脓疮会把整个身体都占据。”
“因而在今天,来到这里的不止有大河诸部的亲族,还有东夷、北狄来的友邻,来痛斥姬夏的暴行,认清姬夏的虚伪。”
“祖先将一些知识传授给姬夏,本意是让他教会每一位血统尊贵、田产奴隶众多、道德让人信服的族人,但他却将这些东西教会那些奴隶、平民和血统低贱的人,这是违背了祖先的意图啊。”
“而祖先已经降下了惩罚给他,希望他能够明白自己做错了。至今为止他还没有子嗣,这难道不是上天和祖先的警告吗?正是因为这样断子绝孙的人,才不知道亲亲疏疏的道理啊。”
“天下怎么样才能够安定呢?”
“每个人都遵守天地祖先的安排,尊贵的永世尊贵、低贱的永世低贱、劳力的永世劳力,子孙相传,每个人都顺应天地的安排而不要去反抗,这样又哪里会有战乱呢?”
“姬夏却要族人战天斗地,甚至认为人为天地之首,可以搬山塞河,正因为这样才触动了天地的惩罚让他子嗣断绝。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么我们的子嗣也会断绝的,这难道是祖先想要看到的事情吗?”
“我们要将那些书籍焚毁留下一部分允许我们的子孙阅读,而不能让那些书籍暴露在低贱之人的眼中,这样他们才能够顺应天地不去反抗,祖先才不能够降下灾祸。”
“天地祖先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安排下了一切,这就像是一只猫生不出一条狗一样,可姬夏却想要去违背天地间的道理,这是必然要触动上苍厚土和祖先,引起他们的震怒,降下洪水干旱。”
“诸位,如果我们不去反对他,这些灾祸就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因此才在这里和你们会盟,让你们看清楚他的恶毒,知道我们做的是一件让祖先天地都欣喜的事情。”
第一百三十章 战前态势(下)()
这一篇细数陈健罪过的誓词得到了各个城邑亲贵祭司和首领们的大力支持,夏国内部的种种政策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了恐慌,日渐强大的军队更是让他们的恐慌抵达了最高点。
在夏国内部的一些在他们看来会把他们的根挖断的政策更是让他们大为不安,尤其是在四十一年东夷的事件之后,众城邑更是看出了夏国的可怕。
夏国没有善待那些被征服的首领,也没有将那些人沦为奴隶,而是直接用了夏国的一套方法管辖,竟然成功了。
这让他们感到身后一阵发凉,生怕有一天这种事也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于是,曾经有过矛盾的大河亲族、北狄人、东夷人在粟岳的感召下走到了一起,决定集合所有人的力量铲除掉夏国。
他们在这一刻不是敌人,而都是奴隶主和希冀血脉相承有着共同追求的人。
这几年的时间,不止是夏国和其同盟城邑在进步,粟城以及其附庸城邑也在发展。
修筑了新的城墙、开垦了大量农田、开辟了一些通往其余城邑的小路,搜捕逃走的奴隶、完善了奴隶制度也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广结姻亲,利用血缘让一些同盟城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在粟汤等这一批在榆城学完归来的孩子的帮助下开始创建更为正式的统治秩序,编练了士兵。
在那些祭司和学成归来的年轻贵族的帮助下,粟岳制定了自己的建国计划,而这个计划对于那些氏族首领们充满了诱惑,这是一个安安稳稳阶层永固的体系,受到了大部分首领和祭司们的欢迎。
前来盟誓的不仅有粟岳的盟友,还有穹夕等东夷氏族的使者,并且带来了两千东夷弓手,许诺一旦开战穹夕将会率领大军攻下新华城,日后双方不再攻伐。
这几年时间,穹夕也没闲着,自陈健从东夷退兵后,穹夕的实力日渐扩充。
双方交换俘虏后,穹夕手中有了两万失去了那些亲贵阶层的族人,他的实力迅速扩充。
先是积极和新华城贸易,然后修筑了新的城邑,改变耕种技术,开冶铜矿,选拔猛士授予土地奴隶。
和亲近氏族盟誓联姻,不再寻求对外战争获得威望的方式,而是选择更为直接的内部统一。
为了这种统一不触动大河诸部的神经也不至于导致战争,他选择了先向东向北征伐,将西边与大河诸部相邻的城邑作为缓冲。
穹夕以防备夏国为借口,现实要求附近各个氏族城邑按照人口提供一定数量的士兵,平时种植、狩猎、放牧,一旦开战立刻自备武器出征。
这种高压的态度引起了很多氏族的反感,穹夕指挥着大军迅速平定了几个氏族,将全族贬为奴隶,将首领的头砍下来送给了各个城邑以作警示。
除了高压的态度外,又积极笼络一些大的氏族城邑。
先用联姻的办法保持上层的血缘关系,采用贵族议政的方式将他们成为名义上的统治者一部分,同时保持自己的实力优势,挑拨那些氏族之间的内斗。
将征服的氏族一部分沦为奴隶,另一部分强壮的编入自己的氏族中,变革氏族的土地制度。
从城邑向东沿着大河修筑了几个小城邑,以此作为联络诸部和保持统治的手段,建造一些小型的树皮船和木船,沿河往来。
这是一种对内部族群的分化,穹夕成为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