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一套之外。还有剩下的两三套,卖的价格比较高,其余的,就算是平常了,1200套瓷器,平均6000。总价高达720万,这恐怕在欧洲瓷器的销售历史之上,也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高价,至于茶叶和丝绸,特别是蜀锦。精美的巧夺天工,很是在德国掀起了一场属于中国商品的风潮,最终的收获,高达2500万马克。
一次航运,运来了超过1亿马克的收入,哪怕是抛去成本,哈比的收益,也会在500万以上,曾几何时,还为了几万马克,而一筹莫展,只差自我了断,谁知道,短短的半年不到,就翻身了。
掌控着一笔巨额的财富,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杨元钊定下来单子,购置需要的机器,有什么比拍卖会上宣布,更有影响力的,这些大公司,虽然不是包罗万象,却跟工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比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又会在德国采购大批的机器。
哈比宣布的订购计划,直接引爆全场,大量购置各种机器设备,包罗万象的,从化工制作,到钢铁冶炼,到机床加工,什么都要,哪怕是二手的也无所谓,这样数量巨大,且荤素不忌的做法,甚至连劳尔都有些动容了,他不是采购部的主管,也不是销售部的主管,可刚刚完成一个跟克虏伯公司密切相关的交易,如果在拿出一笔订单的话,这对于他在克虏伯公司的地位,肯定抹上浓重的一笔。
连劳尔,都主动上来,要求拿到订购单子了,其他人也不例外,很快的150分购物清单,已经分发完毕了,至于剩下的,都是比较弱小的,他们也知道没能力吃下这些单子,只是的在旁边看热闹,或许看机会,如果大公司看不上眼,他们或许能够捡到一两个便宜。
从中国商品开始,哈比似乎不断的在德国的工商业界,掀起了一股股的狂潮。
千万订单,多是普通的机器设备,没有涉及到高科技和德**方明令禁止的设备,这对于不少俄国工矿企业来说,都是可以生产,闻到了鱼腥味企业,纷纷前来,首先上门的,还是克虏伯公司。
原来,劳尔在回去之后,就召集了众多股东商议,为了120吨的钨,付出了8000万,哪怕这笔钱,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不算什么,多多少少的影响了现金流,当然了,劳尔对于公司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也得到了公司的赞赏,现在知道哈比要购置各种的设备,他们第一个感觉到是一个机会,如果做成了一部分的生意,不就意味着购置来的钨,是用机器设备换来的。
原料和机器设备,其中涉及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克虏伯本身就是依靠进口原料,生产设备的公司,不但是德国陆军的主要装备提供商,也是一家庞大的机器制造公司,从普通的机器设备,到成套的设备,是应有尽有的,克虏伯公司的主动上前,因为哈比能够提供大量钨粉的关系,给出的价格非常的诱人,还有一批生产武器的机器,对于哈比的诱惑比较大,见识过远东的情况的哈比,很清楚,军火在远东,几乎可以跟硬通货来相比,这些中国进口都进口不来的设备,现在却被克虏伯公司堂而皇之的拿出来。
思虑半天,最终哈比还是顶住了诱惑,选择跟杨元钊商量好的那些机械设备,都是整个中国最需要的,基础工业产品和机器,生产包括轻工业到普通重工业的装备,至于军火,之前杨元钊能够拿出来几千万的军火,显然,有一条他不知道的军火购置途径,再说了,1亿马克的资金,看起来不少,可是杨元钊的计划更大,如果想要完成,恐怕钱会花的七七八八了。
克虏伯公司最终获得的订单数目是1800万马克,没有把最赚钱的军火和机器推销出去,却也是一个不小的大单,利润都在五成以上,这个极大的缓解了克虏伯公司的资金压力,最关键的是,他们还获得了200万马克的二手订单,克虏伯公司更新换代的机床,封存下来的设备,都被以比废铁高一点的价格,卖给了哈比,宾主基本上都是很满意的。
克虏伯公司斩获了2000万的订单,极大的刺激了德国的商界,现在德国的商业发展的很好,政府开出了大量的订单,包括是一些繁华的商业活动,也在进一步刺激着德国,总之,德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切生机勃勃的国度,可是千万级别的订单,还是额外的,难度不大的,谁会觉得自己赚钱少。
接下来,各种公司,如同踏破铁鞋一般,纷纷的上来推销,几乎是德国大部分小型机器,普通设备的一个大采购,最终,哈比花去了4500万德国马克,刚刚到手的金钱,一下子,就去掉了快一半了。
哈比订购结束了,清单上面货品,完成了120%,钨的价格高了点,那些中国商品也获利丰厚,再加上克虏伯公司作为领头者,主动把利润空间降低了一点,其他的公司,也没有这个底气,高价的销售产品,总体而言,收获丰厚。
订单之中的部分货物,已经送到了港口的仓库之中,来的时候是一条船,可回去的时候,最少也要5条船,大宗机床,机器设备,都是钢铁制造的,非常的沉重,特别是超过1000万马克二手机器,只有新机器价格五分之一,甚至是更低,重量却一点不少,甚至更高,二手的机器,就最少占据了两艘船。
大部分的汉堡和柏林周边的,都吃饱了,其他知道晚了,还有一些国外的公司,还是纷沓而来,不得已之下,哈比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到最后,被推销商人弄得有些焦头烂额,哈比索性把事情丢下,离开了汉堡,前往柏林。
这一次,哈比的目的是位于柏林城边的柏林理工大学,之前,克虏伯的公司帮忙解决了几个名额,这个整个德国理工科第一流的大学,接收了3名学生,也算是圆了哈比的一个梦想,曾经考大学的时候,哈比就想过要考上柏林理工大学,可惜分数差了一点,他最终去读的,是柏林城市大学,跟理工大学差了好几个档次。
哈比前往柏林理工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为了参观,他的目的是在杨元钊列出来的单子上面,最后一个设备,这个整个德国,没有什么公司生产,德国方面,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设备的重要性,可是在杨元钊的单子上面,却是必须解决和必须购置的设备。
nbsp /p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离开德国()
把高压密闭容器这个解决了之后,德国之行,已经基本上告了一个段落了,前面已经有了三船的货物,顺着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前往远东,到了上海之后,就只能通过水运加上铁路,运往太原,只有之后的路,就非常困难,太原到包头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一些大型的机械,根本无法成行,好在,这一次购买的装备,大多数是小型工厂的成套装备,这种成套设备,体积相对比较的小,勉强可以接受马车的运输,只不过过去,需要耗费的精力很大。
跟哈伯谈好的高压密闭容器,哈比没有时间等这么久,只是留下的150万马克的巨额资金,用于购置这么3个高压密闭容器,然后由留守在柏林的人员,亲自来监控。
柏林理工大学之中,在确认了哈比的支票的真实性之后,巨大的投入和利润,让哈伯暂时放弃了的继续合成氨的道路,35万一个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利润,更何况是50万了,哈伯知道,只要完成了这个,他最少能够获得六七十万马克的资金,困扰他研究计划进行问题,几乎不存在了。
哈比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制作这个高压密闭容器之中,看起来是耽误了时间,这个容器给他的灵感,加上庞大的金钱,让他提前把合成氨的技术给完善了,合成氨的效率也显著的增加了,特别是这个制作大型密闭容器的经历,被他使用在了新式的合成氨之中,合成的速度和产量都激增,在1913年的时候,成功生产出了比原先高出了12倍的硝酸,12000吨的液态氨,可以合成三倍的tnt,超过数万吨的tnt,足以让德国准备的更加充分。战争的初期和战争持续期间,有了更强的底气。
高压密闭容器的结束,等于哈比在德国之行,告了一个段落,250个学生基本上安排的差不多了,他们将在德国进行半年左右的突击训练,这半年。他们会在德国这边人员的帮助之下,融入到德国社会之中,强化语言学习,按照不同的种类和专业,进行不同程度学习,然后才会进入到各自专业的大学之中。去攻读他们应该学到的专业的。
这其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