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飞机上面有专门的定位器,可以在已经绘制的地图之上显示出方位,以指引方位。这种定位器,可不是后世那种复杂的定位器,说起来很简单,只是一个传感器,跟飞机相连,把每时每刻的方位,速度,方向信息都输入到其中,形成一连串的数据,然后通过无线电传输回去,然后在计算机之中,通过一定的计算,最终的出来一个完整的数据。这个数据不可能不出现偏差,可是这已经是现在,最佳的指引方法了,远比参照物和自己感觉的要准确的多,最少在地图比较完善,侦查比较充分的地区,不可能会出现迷航或者是偏离航道的错误。

    从蒙北军区到赤塔,一千多公里的航程,已经接近了这个侦察机的极限,侦察机要飞3个多小时,才会抵达赤塔周围,会在赤塔附近最少停留30分钟,到时候7个飞机,分成不同的方位,开始对地侦查和拍照。

    3个小时的飞行,赵志杭略微的露出了一丝的疲惫,不过很快他就精神了起来,赤塔就在前方,只有不到50公里了,以飞机的速度,最多几分钟的时间就会飞过,他必须要下达命令了,按动驾驶台前方的一个小小装置,这是一个小型的无线电系统,可以通过固定的命令下达16个约定的指令,现在短距离通话不完善的前提下,利用这个可以达到快速高效的命令。

    伴随着赵志杭的命令,7架飞机如同灵巧的鸟儿一样的分开,分别飞向不同的方位,一万米的高空,不但底下人看飞机是一个非常小的小黑点,飞机上面的人看下面,也是同样的结果,房子看起来像是一个木头盒子。a href=最强特工皇后:皇上你给点力/a

    从高空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的景象,赵志杭还记得前几天来的时候,赤塔附近帐篷群没有那么的密集也没有那么的大,顺手拿出了一张照片比对,果然,在北部多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不是很精准的数字,但是从帐篷的范围,基本上可以判定出来,赤塔附近的俄军又增多了,他清楚的记得,5天之前的结果,当时参谋部估算为95万到105万之间,多了四分之一,差不多就是一百多万的样子,可能中线会布置120万,人员差不多要到位了。

    用无线电指挥机群分批的进行目标侦查,固定在机腹位置高清照相机,也开始工作了起来,每隔几秒钟拍一张照片,七架飞机,就这么,在云层的掩护之下,大摇大摆拍照,从空中俯瞰整个赤塔,把赤塔的军队布置情况,军队数量,甚至是一些旗帜上面显示出来的番号,全部的侦查的一清二楚的。

    轻型侦察机极低的噪音,恐怕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下面都听不太清楚,更何况是1万米以上的高空,最重要的是,在云层的遮挡之下,一个肉眼只能够看到的小黑点,下面的人根本不可能注意到。

    安全的飞跃过一个个的关键点,用一个椭圆形,把赤塔周围80公里的范围都给犁了一遍的,停留时间超过30分钟之后,马上就需要返航了。

    赵志杭再一次绕过了赤塔的中轴线,他负责居中指挥,没有远离赤塔。看着下面,超过百万俄罗斯军队,右手紧紧的握着,参加过战略轰炸机编队的他,很清楚西北的战略轰炸的强大,他现在坐下,不是一架轻型侦察机的话,而是一架战略轰炸机的话,6吨多的航空炸弹,在如此密度的军营之中,会创造怎么样的杀伤力,如果换成燃烧弹呢?

    可惜战略轰炸机,如无必要的情况之下,是不会动用的,所有进入到战略轰炸机编队的,都详细的背过这个守则,连平日里的炫耀泄露都不允许,更何况贸然的行动。

    侦查的作用也是巨大,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侦查的作用就是知彼,知道了多方的人员,知道了对方的武器,甚至知道了对方布置之后,中国在应对起来,就会更加的从容。

    无线电之中,传来了一架一架飞机完成任务的报告,轻型侦察机滞空的时间大概是8个小时左右,来的时候已经耗费了3个多小时,还要回去,他们只是在赤塔的上空停留了30分钟的之后,成功的返航了,这一次的侦查任务算是完成了,7架飞机,在每一个关键点,最少飞过3个架次,全系统全角度完成了拍照的过程,再安全把照片送回去就可以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各有打算() 
在庞大的西伯利亚的精确沙盘之上,清晰的显示了6个重兵集群,这是俄罗斯军队集结的位置和方向。

    一个年轻的参谋,正在对着作战计划做讲解,首先介绍的就是这些集群,

    第一个重兵集群就是俄罗斯的乌拉尔集群,位置就在乌拉尔山的山口,那里是整个俄罗斯军队,大本营和后勤补给基地,从欧洲运过来的军火和后勤物资,全部都放在这里,或许是远离的中国的缘故,这里只有不到30万的军队,还是以预备队和临时停靠为主的,当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些军队未必一定会留在这里。

    年轻的参谋说着说着,微微的有些怅然,甚至很可惜的说道:“如果能够攻击他就好了!”

    在参谋部的年轻的参谋中,提到过一个激进的计划,那就是用飞机或者是飞艇部队,空降一个军12万人左右,到乌拉尔山的附近,突袭俄罗斯的后勤补给基地,截断俄罗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彻底的把俄罗斯从亚洲驱逐出去。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备,也很有挑战性,一批的参谋们,都投身到了这个计划之中,为这个计划商议出了一连串注意细则,甚至把计划体系化。但是当这个议题被参谋们送到了蔡锷的面前的时候,直接被否决掉了,这让这些参谋们非常的沮丧,也很不甘心,又接连越级投递了几次,甚至连杨元钊都听说了的。

    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参谋们。发散思维非常的好,制定的计划也有很大实现的可能性。是一个出色的战术计划,却不是合理的战略计划。

    杨元钊穿越的落脚dian是西北。在包头兴建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区,以此为基础统一了整个中国,20世纪初,恐怕是最后的机会获得合法的土地了,所以杨元钊一直以来都准备向北和向南的,北方就是西伯利亚,南方就是南洋,如果计划顺利的话,一个庞大的占据了大半个亚洲的强国。就会在远东出现。

    可是再怎么对西伯利亚渴望,也必须要立足西伯利亚的现实情况,那是一个高纬度的庞大土地,自然▲,。√。⊕o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

    条件就是他最大的保护伞,即便是现在,因为俄罗斯进攻的关系,勉强通过了占据从赤塔分界,一半的西伯利亚,更多的控制范围也只是海参崴的附近和沿西伯利亚铁路的沿线。再往北,那不是短时间和抢占所能够控制的地盘。

    在乌拉尔山集结dian的俄罗斯防护,确实有很大的漏洞,利用参谋们的计划。有9成可能成功,可接下来呢,庞大的西伯利亚。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泥潭,别说是三五百万的军队。一两千万的军队,面对着庞大。毫无人际,大部分的地方还是原生态的野地的西伯利亚,又能够做dian什么,食物太鲜美了,也容易撑死人。

    为了不打击这些参谋们的积极性,再加上战略秘密的关系,没有人多说这个问题,把这个计划给否决掉了,看来讲解的参谋,也是参与计划的参谋之一,还是很不甘心。

    整个西北军方高层都齐聚一堂,这个年轻参谋不敢多说,随口的抱怨几句之后,继续介绍下去,接下来,似乎少了个人情感,问题介绍的就直观和详细的多了。

    从乌拉尔山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有数个节dian城市,这些节dian城市上面,都布置了重兵,最远在海参崴,最近的是新西伯利亚,这个靠近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接着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个位于叶尼塞河和卡恰河交汇处的城市,是西伯利亚铁路贯通之后最大的发现。

    接下来是赤塔,6个重兵集群,又以赤塔囤积的军队最多,超过了120万,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动用军队三分之一。俄罗斯是弄过来了250万的军队,可是整个西伯利亚的军队总数可不止这么dian,当年1911年跟西北冲突了之后,哪怕是后来欧战爆发,西伯利亚的军队都没有降低多少,一直都在100万左右,加上250万,超过了360万,其中,乌拉尔大概是50万左右,大部分是预备队和后勤人员,海参崴是80万,是东线的主力,然后剩下的整齐的分布在沿线之上。

    按照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