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员能力,更多的是看人口,一般在不动摇国家根基的情况之下,动员的比例在十分之一,这样说来,俄罗斯是1700万,德国的动员极限在660万,英国是450万,法国是390万,美国则是970万,而拥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则高达4500万,超过了英法德俄美的总和。

    当然了,总的动员能力,不可能单独的看总人口,俄罗斯虽然有1。7亿人,可是他的动员能力不可能到十分之一,原因很简单,他的城市化不够,不能说农村不招兵,可是相对于工人之中招收的兵员,农村兵的基础太差,提升幅度和使用的范围,都会大大的减少,故而看起来俄罗斯1。7亿人口,可城市化的比例只有7%,而美国则是高达23。1%,美国极限的军事动员能力,是在俄罗斯之上。

    这一点,对于西北没有问题,西北的城市化,哪怕是加上其他区域,也高达50%以上,西北区域,更是达到70%左右,农垦兵团和建设兵团,几乎把农业的这点活,都给占去了,而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制造业,又吸纳了更多的人口,70%的城市化比例,真的不算什么。

    在一战的时期,四千万的大军,是何等恐怖的一件事情,只是数量就压倒一切,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加起来都不可能在数据上面压倒西北。最关键的是,西北的陆军,还不是俄罗斯那样的灰色牲口,召集一部分人,发了简单的武器,军服,然后就送上战场了,那不是士兵,那是武装民夫,稍稍风吹草动,就会逃命的家伙,战斗力是渣,最多只是人多势众的打打顺风仗,遇到顽强的抵抗和激烈的战斗就不行了。

    这跟俄罗斯在一战时候的作为差不多,或许最初,在优秀的将领的领导下,打了几场胜仗,可是接下来,战场进入到僵持阶段,就不行了,没有足够的后勤,只是依靠着自带的干粮和武器,依靠着悍勇之气来打仗,甚至有些连枪都没弄清楚,就派到战场上面来,这样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在一战之中,俄罗斯几乎是打酱油的,或许碰上奥匈,土耳其能够赢几次,碰上德国,几乎是一输再输,甚至因为革命直接割地赔款,结束了战争,不是后面德国战败的快,恐怕欧洲部分的大片领土,已经不是他的了。

    战略上面的分析,永远是最到位,只有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口,动员能力,武装能力上面,才能够分析出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的,这一点,一切拿着数据说话的西北,做的非常的好,可是世界各国,还处于最初步的阶段,他们确定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和实力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之下,是直接派出情报人员,实地的调查,是否有这么一个番号的军队,而这一点很容易被骗的。

    历史上,德国就曾经做过同样的事情,骗过英国,用同样一批的主力舰,刷上同样的舷号,美国也是同样,二战时期都是一批批的造船,只是列克星顿级就有三四艘的,埃塞克斯级甚至有24艘,同型的舰船,轻而易举就骗了日本,日本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五艘航母,还是六艘航母,除非是用飞机来侦查。

    杨元钊就是这样,依托着明面上得到的经济,又通过情报部门调查了一些,加上了相当的富裕,最终确认了协约国的战争潜力,再对照自己,借助着一五计划,把一些潜在的布局布置出来,只要2年的时间,西北完成了军事上面的诸多布置之后,中盘取胜是有可能的,最少也能够保住亚洲这个基本盘。(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八章 战略轰炸机() 
陆海军的分离,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启了,从世界各国走向海洋开始,海军和陆军就单独了起来了,而真正的空军出现,历史不过是百年左右,最早应用到军事领域之中的飞行器是热气球,他最多只是为火炮提供 了一个更高的视角,至于飞艇,不安全的它,最多起到侦查的作用,未来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陆海空三军中的一部分,还是高技术,高攻击,不对称打击的主力的飞机,现在才刚刚发展了十几年,还处于是玩具的阶段。。…79…说说

    杨元钊很清楚,相对于优势不太明显,只是装备强大的海军,空军代差更大,威力也更强,空军在后世,是最强力的兵种,对于海军,对于陆军都有巨大的支持,缺少了制空权,基本上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飞在空中,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优势,万有引力,人之所以能够站在地球上,就是依靠引力,而向空中发‘射’的东西,都需要克服重力,飞机是依靠机翼的升力而克服的,可是子弹炮弹之类,就需要用自身的动能来克服,这样在没有持续如同火箭和导弹这样不停的推动力的武器,普通的火炮和子弹,只会越飞越慢;

    向空中发‘射’的子弹炮弹之类的,远没有在平地上面‘射’的那么的远,必须要克服地球引力,所以能够对付飞机,几乎只有飞机,只有低空的时候,才有高‘射’机枪或者高‘射’炮打下来,即便是西北,也不过是拿出来了 一个在9000米以内高‘射’炮,超过这个高度的飞机,就无能为力。

    未来,材料和火炮技术达到一定程度,2万米左右的高度,都在高‘射’炮的笼罩范围之内,更高的高度,还有导弹。这是后话,杨元钊从后世而来,拥有后世眼光的他,很清楚。导弹会作为未来的第一攻击手段,可在无线电和微电子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弹根本没办法制造出来,最多就是火箭了,利用液体或者固体燃料的火箭。他的‘精’准度极低,西北武器研究之中,也有160毫米和320毫米的火箭炮车的研究,目前只是完善基本的火箭理论,距离研制出来和投入实战,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这个飞机才刚刚出现,飞艇还占据天空的时代,也就是西北有前瞻‘性’的‘弄’出了高‘射’机枪,‘射’程也不过是1万米以内,对于2万米左右的飞机来说。根本就够不着,至于更大口径的高‘射’炮,暂时没必要,又没有敌人,在研究院里面逐步的完善,累积实力就好了。

    飞机可以说是飞艇的天然克星,出‘色’的速度,让飞艇上面的自卫火力难以攻击到,而解决了螺旋桨问题机炮,足以把防卫薄弱的飞艇打下来的。虽然换装了氦气,不会如同氢气一样的,一枚子弹就让飞艇大爆炸,可是飞艇依然是薄弱的武器。

    巨大的身体。在空战之中,就如同靶子一样,小飞艇比大飞艇的战斗力强大,这么一个不合常理的东西,就足以颠覆一切,而飞机。特别是速度超过了200公里的飞机出现,又称为了一切的终结者,当飞机快速的晃动,机枪每分钟600发的‘射’速,会让飞艇遭受巨大的破坏,甚至毁坏到内部的结构,漏气和结构毁坏,哪怕氦气无法燃烧,都无法支撑飞艇的沉重身体,飞艇会快速的坠毁。

    这样的不对称,只会出现西北的飞机和主流的飞艇之中,早期的飞艇只是玩具,即便是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也作为侦查的用途,最初的飞机是机头牵引,因为机头才能够承受住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的强度的,原因很简单,早期的飞机大部分都是最轻薄的木板构筑,它的强度有限,在很长时间之中,在飞机的使用之中,没有安放武器的位置,空战的第一炮,居然是飞行员拿出了自身的配枪,向对方开火;

    超过几百公里时速的飞机,不同高度,不同位移的前提下,手枪怎么可能打的中,这不过是一个姿态罢了,这却开启了飞机空战的时代,双座机开始成为了主流,步枪,机关枪,纷纷被装上了飞机,但是不停运动的飞机,要想凭借着后座上人打中,是比较困难的。

    不是没人想过,把机枪装到机头上面,不停旋转的螺旋桨,断绝了子弹穿透的可能,至于机翼,这个时代飞机的翅膀,无法承受住机枪震动,装上去一旦开火,就会机翼断裂,机毁人亡,一直到机枪协调装置的飞机,可以保证机枪子弹从螺旋桨的缝隙之中发‘射’出来,由此开启了飞机空战的时代。

    西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从最开始的机头螺旋桨飞机,很快就进步到了的两侧螺旋桨飞机时代,西北的机体结构,从最开始,就是采用了硬质铝合金的骨架,足以承担螺旋桨的重量和震动,而机头位置,则可以装载武器,基本上没有走德国的机枪协调装置,毕竟,再可靠的协调装置,总会出现问题,高速运转螺旋桨和子弹之间,或者产生反弹,或者降低效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