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今天,王刚并没有记录多久,因为今天的收获不多,有的只是原有技巧的深入,简单的把几个要点记下来之后,就躺在了床上,大概30分钟之后,另外的三个室友也都回来了,他们简单换了衣服,出门集中了起来。

    不但是王刚一个人,所有在工厂的工人,都被集中到一起,今天就是1月24日,礼拜六,在德国这边是一周的最后一天,可是在中国人的心中,这是腊月的二十九,后天就是新年。

    为了照顾中国人的情绪,德国人非常人性化的布置,刻意的询问了新年在中国人之中的地位,得知跟西方的圣诞节一个地位之后,不但专门的调整,给新年三天的假期,从30开始,一直到腊月初二,还在放假的这一天,还专门在民工集中的城市,举行了盛大的晚会。

    这个晚会有些西式,跟东方的格格不入,但是还是在中国人的建议之下,弄了一些饺子,甚至还要请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去包饺子,弄得有些中西合璧的感觉了。

    王刚就是前往宴会地点,慕尼黑足球场,慕尼黑这个工业城市,一共有大大小小的工厂超过300家,也接受了差不多4。5万的工人,这么庞大的数字,普通的室内是无法容纳,在分开举办和集中举办之中权衡不定之下,最终决定集中举办。

    宴会很盛大,也过的非常不错,巨大的足球场,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同乡和故旧们,倾诉者相互之间的离愁别绪,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之中,显得特别的珍贵。

    慕尼黑对此也非常重视,市长和议员们,甚至防卫司令都亲自的祝酒,而西北驻扎在慕尼黑的参赞也出现了,共同为大家庆祝节日。

    在欢呼声和充满了中国气息的祝福之中,这一天过去了,而接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是三天短暂的假期,在繁重的劳动之后,这三天特别的假期,显得弥足珍贵了。

    年节就在这么庆祝和离愁别绪之中过去了,上百万的海外民工们,在万里之遥的地球另外一个半球,度过了一个难以想象春节的时候万里之遥的中国,也同样有无数人,为了梦想,为了祖国的强大,努力工作着。(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商用飞机() 
飞机在未来到底有怎么样的高度,可以说这个世界里面,没有人比杨元钊更加清楚了,未来的空中,是飞机的天下。

    在这个时代,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气球,在西北的有意引导之下,用更加成熟的机体,集中了一些轰炸和机枪等武器的,用氦气替代了氢气之后,安全性已经大大升高了的,攻击力也大大的提升了,在战场之中,有着综合性的作用。

    这种安全性能更高的飞艇,延长了飞艇的使用期限,从德国开始使用飞艇进入到了战争的时间,飞艇的研究在深入,各国都不约而同的进入到了飞艇时代,哪怕是百万造价,各国的飞艇集中起来,也建造了1500架,这是一个庞大的令人窒息的数字的。

    在这一场盛宴之中,西北没有涉足进去,紧紧的守着自己的坚持,最多制作成品赚钱,目前世界上的飞艇,有三分之一是西北制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杨元钊清楚,这个飞艇只是一个昙花一现,西北的飞机,已经可以轻松的干掉飞艇了。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飞机还只是玩具,能够带着驾驶员上天已经不错了,速度也是在一百多公里,慢一点的,甚至只有几十公里,比最快的火车都要慢。只要迈过动力这个门槛的,即便西北的飞机不暴露,动力和科技逐步提升之后,最少5年,最多10年,当超过300。甚至是500马力的发动机出现之后,高速的飞机和携带的武器,会让飞艇彻底的从天空中消失。

    一架只有十几万的飞机。可以轻松的击落一架数百万,甚至更多的飞艇的时候,飞艇时代会直接的被飞机终结,这不是西北研究的结果,是一个真正了解战争的人都明白的,同样作为武器,飞机拥有飞艇所不具备的一切。甚至当动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连飞艇的巨大载重量。都会被飞机取代。

    飞艇因为气体和结构的关系,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扩大,半硬质化已经让飞艇,载重量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再大自身的强度都不够,真的要是弄成金属材料,也不容易控制,这是制约飞艇扩大的最大问题。

    可是飞机不存在,当动力和浮力在速度的推动之下达到,就能够升上空间,动力不断扩大之下,载重能力也可以提高,后世甚至有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的巨大飞机的出现。

    这些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天方夜谭,如同科幻一样的飞机,这个时代的人也理解不了。除了西北,没有人认识到飞机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专门研制飞机的工厂,飞机只是爱好者之中的玩具,大部分的飞机发动机,还是普通的汽车发动机。在这个才出现很短时间的汽车,他的发动机马力数不可能很大的。几十马力的都属于正常,早期的飞机,基本上都是用最轻的材料,木材或者是其他蒙皮之类的,这些玩具的军事用途很小,最多就是作为侦查使用。

    西北完善了普通的发动机,星型发动机的动力,已经从单台1200马力左右,逐步向1800迈进,从性能上面,已经接近二战时期飞机发动机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面,西北开启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研究。

    杨元钊是动力工程师,飞机发动机这个项目,他知道的只是一个理论,可是作为一个速度的爱好者,改装车和摩托是他的爱好,为了追求极限的速度,他研究过火箭喷射的摩托和汽车,对于涡轮螺旋桨的基本理论还是知道,这个集中了无数巨人的灵感之火的结构,在这个时代,拥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喷气式远高于这个时代,在没有导弹和雷达的情况之下,实用性并不强,而次一点的涡轮螺旋桨,就进入到了他的视野。

    活塞式螺桨机主要的差异点除了驱动螺旋桨中心轴的动力来源不同外,还有就是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通常是以恒定的速率运转,而活塞动力的螺旋桨则会依照发动机的转速不同而有转速高低的变化。

    活塞式发动机有活塞存在,靠活塞在汽缸内反复往复动作驱动曲轴而转动。涡桨发动机其实就象是一台风扇(压气机),抽进空气后在燃烧室内喷入燃料并点火,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排出时驱动(吹动)涡轮(其实和平时见的蒸汽轮机叶片一样)转动。动力输出一大部分带动螺旋桨的主轴转动产生飞机动力:一小部分带动前面提到的压气机向燃烧室内输送空气

    不是说,没有人发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优势,原型其实在二战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可是真正的使用制造出来的,还是1942年,只是作为一个新的发动机的变种,性能还不太稳定,到了二战之后,才有大的发展。

    对于涡轮螺旋桨来说,一个关键的制约就是燃烧室,燃烧室点火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这对于材料学的要求非常高,在二战之前,因为科技和加工水平的差别,耐高温高压的轻型材料,在动力达到极限之前,几乎不可能出现。

    可是西北却不一样,一方面借助着一体机,每天数千不同的材料,从中间选择出足够多的出色的材料,很多都是只有配方,却无法制造出来,可是能够制造出来的,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其中就有适合的高温高压材料,耐高温的程度甚至超过了1000度。

    这些材料,在涡轮发动机上面的优势,800度以上温度,这比较适合涡帽的回收,正是这些耐热的材料,让西北越过了活塞式的发动机,直接的奔向了更先进的涡轮螺旋桨。

    在后世,只有一个动力强大和省油两个优点,一些性能更加出众的涡轮发动机,会应用到大型客机之上,多是放在民用,军事用途上面很少,大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不但雷达能够发现,巨大的噪音让声呐都能够轻易发现,最多是制作成为的加油机,只能够作为直升飞机的加油用途,或者是大型运输机,节约燃油的优点,让他可以飞的更远,运载力更强。

    在这个螺旋桨飞机还没有彻底发展的时代,就节油这一点,制作出来,就有巨大的优势,同样动力条件下,比活塞发动机最少省接近一半的油,至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速度慢,那是相对于超过音速喷气式发动机,独特的特性,让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可能超过音速,相对于后世,动辄2倍,3倍音速,相对于二十世纪初,甚至到二战时期,最高航速在几百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