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奸么。深入的调查了一下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他们震惊的结论,德国严密的防护,可是欧洲就这么大,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可能因为战争而断绝,陆陆续续的有民间的消息传过来,之所以会这样结果,就是很多家庭都消失了,民众们异常的恐怖,所以才当了良民。

    这个数目不详,但是按照这些民间消息汇总,差不多是的百万以上,还有一点就是,战俘营的战俘都消失了,要知道目前对于德国来说,这些日子,陆续俘虏了差不多230万的战俘,其中俄国这边是130万,法国这边是70万,英国那边是35万。这部分都是精锐的军人的,他们的损失,不是短时间能弥补。

    这些战俘。英国一直都很关注,也想了很多的办法,营救战俘,可惜双方处于对战的状态,只要德国人不脑残,是不会直接交易战俘的,只能够想其他的办法。这也是英法推动的反抗运动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拖住德国方面的力量。在后院起火,让德国疲于奔命,一定程度上,减少德国方面在正面战场的投入。另外一方面,也存着有机会解救这些战俘的目的。

    德国人太厉害了,哪怕是正面对抗,也比英法两国军队厉害的多,特别是轻重机枪和火炮,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英法吃了大亏,也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增加了火炮的密度。可是一个成熟炮手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英法都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加起来超过150万,要恢复这些,还需要增加火炮和重机枪的密度,这相当的困难。战俘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不但其中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人员,还经历了战火。再怎么,也比那些新兵蛋子强大的多。

    现在战俘居然大量的失踪。位于法国北部,比利时境内,和德国边境的一些大规模的战俘营,接二连三的消失,因此腾出手来的德国军队,也层层的压到到了法国巴黎前线,顺当扫荡了一些以前不曾扫荡的地区,给英法双方以巨大的压力,虽然没有危机到英法联军在波尔多的驻军,对巴黎却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些例子已经相当的明显了,战俘已经转移了,加上那些民众们的传言,说不定被处理了。

    按理说,英法应该出离愤怒的,都是他们的国民,可是这个时候英法的高层有些犹豫了,事情还没有到无法解决的程度,德国也没有到山穷水尽,只是扫荡巴黎周边,给攻击巴黎奠定一个良好的机会,并不能让德国铤而走险,威廉二世不是一个弑杀的君主,没有必要杀掉那些战俘,更何况是普通人,这于情于理都讲不清楚。

    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战俘的问题,还需要继续的调查下去,关于德国倒行逆施,大屠杀的消息还是放了出去的,这个消息,在英国掀起了极大的风潮,英国民众几乎是愤怒进行了示威游行活动,抗议德国对于战俘的屠杀,声称是一个恶魔的举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英国报名参军人员比之前增加了3倍以上,而普通民众也积极的购买政府债券,让政府获得了一笔庞大的计划外资金。

    宣扬这个屠杀,在英国反响巨大,在法国的反响却是两个样子,本身,法国的领土,就被德国占据了三分之一,超过百万的大军被歼灭,连法国的首都巴黎,都在德国的控制之下,岌岌可危,这样的宣传,不但没有引起法国民众群情激荡,反倒是泼了一盆冷水一般,北方的反抗运动直接降低到了谷底,一些还在抵抗的城市,大面积的投降,士兵逃走,总之情况一下子恶化了,原来还可以保持着通畅联系的巴黎通道,只剩下了临时的走私途径,这对于法国的防御非常不利,他们暂时只有依靠飞艇运输各种军用物资。

    法国局面风云突变,也让英国摸不着头脑,他们万万没想到会这样,不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倒是反效果了,如果早知道的话,根本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面过多的纠缠,哪怕是英国本土的热潮也抵消不了法国士气的低落,这种交换划不来,总不能用英国人的命去换法国人的。

    德国方面也不是密不透风的,英国高层觉得,战俘可能是转移了,具体转移到哪里,就说不清楚,就追着这个目标继续的追查,最终还是查到了3b铁路上面,这一条贯通着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的大动脉,可以说是同盟国的陆上纽带,这一条通道源源不断的给德国输送着血液的。

    所以查到这里,是因为整个德国国内,能够查到的地方都查到了,这不是几个人,或者是几十个人,这是足足200万,哪怕是一个个的集中排在一起,也是一个庞大的,占地巨大一大块,德国国内如果安置的话,可能就只有几个地方,这些地方都找遍了,连个战俘的影子都没有。既然国内没有,那会不会转移了,或者是屠杀了,顺着前者查下去,最终发现,每天在3b铁路上面运行的火车,从柏林到巴士拉的,似乎每天都满载,很有问题。

    德国国内,德国军方方面的重视,特别是英法的情报部门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活动,让德国警惕,对内也加强的监管,英国人不可能为了这个而暴露秘密的情报人员,无法继续的调查下去,可是奥匈帝国,却是到处都是漏洞,英国情报部门就没有直接出手,用英镑收买了几个贪财奥匈帝国铁路上面的官员,就知道了大致的车次和情况,最终确认,这些人是被德国人转移了,每天最少120班的列车,每列火车大概是3000人以上,每天可以运输36万人离开德国,短短的10天时间,200多万的战俘就被德国转移到了中东,经过了巴士拉周转,坐上货船前往了中国。

    战俘被送到了中国,这是英法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会送到中国呢,难道中国跟德国之间,已经签订了盟约,已经加入到同盟国的行列之中。英国一直都避免西北直接加入到同盟国的行列,甚至连中国一直以来都支援德国都轻轻的放下,可是如果中国真的旗帜鲜明的加入到同盟国的行列之中,那么大英帝国在确定了敌人之后,他的手腕,可一点都不会软弱的,为此,英国驻中国大使,专门的来到西北进行了抗议。

    千万人级别的大转移的,本就不可能完全掩盖住,这一点不论是威廉二世,还是杨元钊都非常的清楚的,甚至德国方面的行动,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趁着这个机会震慑一下比利时和法国,让他们占领军更加轻松,真的泄露了也无所谓,反正事实就是事实的,也算是从另外一方面洗地了,无论是威廉二世,还是德国政府,都承担不起200万,甚至1000万左右的屠杀,还是在短时间之内,那样的话,德国岂不是变成了恶魔的国度了。

    对于英国大使的质疑,西北没有多说什么,拿出了跟德国签订的合约,上面白纸黑字的写明了契约的内容,西北会在有限度的情况之下,雇佣1000万以上的其他的相关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的所有权属于德国,中国只有使用权,用于国内的生产。

    上面没有丝毫的战俘的字眼,却也界定了一些范围,这些人是德国方面送来,而且是打包集体送过来的,西北只是一个使用者和雇佣者。

    这是什么事,查了半天,没有什么所谓的屠杀,只是德国人缺钱,中国人缺人,双方合作做了一个生意,德国人把战俘和部分民众,打包的送到了中国,而中国人接收他们,给他们提供工作,从他们身上剥削更多的东西。

    看起来很不合理,却成了最佳的解决方法,连英国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真的是巧妙,人力也是一种资源,当欧洲战争开启的时候,英国也认识到了,当军工生产跟军队招募无法统一的时候的那种痛苦的,这些人,在德国,无法正常的使用,德国的国土面积太小了,也没有多少消化他们的地方,再说了,双方是敌人,即便用起来也不放心,可是中国不一样,是中立国,他们工作是有报酬的,跟在故乡,过着被占领,比较悲惨的日子,还不如到一个中立国,过一个比较自由的日子,虽然这个自由也是相对的,可是这些人有选择么,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九章 图谋俄国() 
面对着英国大使的质疑,西北拿出的是正常的雇佣合同,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哪怕是英国怀疑其中还有别的猫腻,也无法揭穿它,毕竟理由上是合法的。1000多万人的劳务输出,在法理上没有问题,虽然谁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可是明面上说,就是合理的,真的要纠缠,也不可能说的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