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样,德国对中国很支持,西北是德国培养起来的一只秘密的力量,但是155算什么,即便是在德国军队之中,155也可以算的上是战略重炮了,这玩意,仅次于180以上的陆军最强火力,和一些列车炮,放在海上,或许只是小炮,可是在路上,绝对是大杀器啊。
搞不明白,但是萨姆索洛夫也知道,此时强行让阿尔卡沙去攻击有重型火力作为后盾的阵地的话,绝对是自杀,让手下的各个师,加快速度,同时,从中央而来的重炮师,也加快了速度。
拥有108门120炮和36门155炮,17门180炮的重炮师,绝对是一个战略力量,如果不是英法日都拿出了军费,不可能离开彼得格勒的,这一次,萨姆索洛夫真的有些庆幸,把重炮师给调动过来,否则,只是一师的炮火,他就只能够用人命来填了,一旦损失到了一定程度,他说不定要步瓦连京和安德烈的后尘了。
萨姆索洛夫的这样的级别,要真的落到了瓦连京的下场的话,那就真的完蛋了,第一次指挥大军团作战,让萨姆索洛夫有些不太适应,又碰上了包头这么一个硬骨头,略微的有些一筹莫展,只能够命令后续部队,快速的前往恰克图,显然,这一批部队,应该是那个所谓西北的精锐部队,这样的部队,在西方都不多,更何况是贫穷落后的中国,只要堆掉了这些部队,想来,接下来就会顺畅很多。
接到了萨姆索洛夫的命令,阿尔卡沙有些哭笑不得,这个上将居然让他自由发挥,谨慎却又要保持足够的压迫力,还怎么的去压迫,比炮火,比不过,比人员也比不过,对方还是防守他们进攻本就是吃亏的。
好在,萨姆索洛夫没有指责他,并且告诉他援军就在路上,可能三五天就会有两个师抵达,让他不要太过担心。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恰克图方面,因为包头这边的重炮压制,一直都没有敢多动作,偶尔会趁着夜间,或者一些特别的时间,组织一些小群的冲击,这些根本就动摇不了西北军的防线,完善的布置,哪怕只是战壕,在没有足够炮火覆盖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攻占的,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蔡锷方面也没有继续攻击恰克图,不是攻不下来,有重炮帮忙,一师的2万多人,足以攻下恰克图,但是攻下之后呢,损失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在距离恰克图一百公里之内,还有两个俄军师正在快速的而来,至于250公里之内,更是有8个俄军师,而属于西北的增援力量,暂时只有同属于第一军的两个师。
双方就开始隔着恰克图和买卖城一线,调集部队,如果有飞机在天空中航拍的话,一定会看到两路大军,正在从南北两个方向,向着恰克图或者买卖城,快速的行进着。(小说《钢铁时代》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巴格达铁路()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钢铁时代》更多支持!蔡锷所念叨的这些德国军官团,此时正在蒙古草原上面艰难的行进着,说实话,这些养尊处优的德国军官,多少年都没有受过这样的遭遇了,还是马车,马车大了一些,似乎还算舒服,没有感觉到多颠簸,德国军官都坐在一辆马车之中。
这些德军军官,都是跟随着武官的,他们都是德国陆军之中的精锐,因为有德国青岛极地的关系的,德国陆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这些都是团里面的参谋军官。
“博尔多阁下,俄国的军队,跟我们德国军队比起来,都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是落后的中国军队,北洋军,说是全套的德械,但是给我一个团,我能够打败他们一个镇。”一个年轻的军官不解的说道。
博尔多沉声的说道:“我得到消息,俄军远东军的173师和179师被打得很惨,两个师几乎损失殆尽。”
“173师和179师,没听说过!”
173和179都是哥萨克骑兵师,或许在远东算是比较强的战力,可是在国际上,还真的没有多少影响力,别说是博尔多了,就算实现下面的年轻军官,大多数都是不以为然的。
博尔多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刚刚得到消息,122师和156师也抵达了,他们四个师一起对付西北的第一师。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
这下子,这几个德国军官动容了,一个年轻军官略带吃惊的说道:“是不是参加过彼得格勒军演的122师?”
“没错!”博尔多点点头,说道。
“不可能吧。那个师应该事有重炮旅吧!”
“是有重炮旅!”
车厢之中寂静一片,重炮旅?这下子,几个年轻的德军军官不说话了,如果说是普通的俄军军队的话的,他们或许还会轻视,122师。156师,算的上是远东俄军的精锐了,这两个师之所以的强悍,就在于他们配备了重炮旅,24门95和12门120。这样的重炮布置,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普通的德国陆军,正面对抗德军一个普通师是没有问题的。
包头的新军,抵挡住北洋军这不怎么样,可是能够顶住这样的俄军,并且打败俄军的重炮旅,这绝对可以说的上是惊天的成就了。这样成绩,足以让德军重视,这还是一对二。甚至还在打垮了俄军2个常规师的情况之下。
“所以,我们不能拿着老眼光来看问题,清国是清国,西北是西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地方,你们也看过了那些西北的城市。铁路,难道没有别的想法么?”
博尔多说完。看着窗外,草原正在快速的后退。马车的车速不快,他不由得想起了几天前乘坐的火车,在荒原上面的铁路的,1000多公里,一直从包头到乌德,这证明着什么,早在几年前,包头方面,就在准备这一战了,不然,为什么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面,修筑这样一条铁路。
包头发展才多长时间,作为德国驻中国总领馆的武馆,他不但肩负着保护大使的职责,也肩负着搜集情报的职责,关于哈比的部分情报也是他亲自收集的,虽然耗费了不短的时间,却还是弄得差不多,也顺带的,关注了包头。
包头发展,应该是在1908年,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到现在,也不过4年的时间,可是他却发展了这么多,这个变化连熟知内情的他都感觉目瞪口呆,难怪大使在知道了西北跟俄军一战之后的,就迅速的派他过来了。
因为博尔多的话,整个车厢之中,显得相当的凝滞,能够被博尔多带到西北,都是军官之中的佼佼者,中国的山东地区,是德国的势力范围,青岛港是德国花费了重金修筑的港口,看起来只有一个团的陆军和一小只远东舰队,可是年轻化很高,青年才俊也不少,甚至不少,在一战之中也都崭露头角。
在稍稍的凝滞之后,年轻人们开始讨论,特别提到了,这个包头这些年的发展,真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现在的德国,也在流行着不少包头的产品,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说不定,这一战真的有看头之类。
一个年轻军官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提了一句,包头的铁路建设似乎相当的快,从包头到乌德,都1000多公里的铁路线,这么快就建好了,如果我们德国也有这么强的效率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博尔多的心中一动,他关注的比这些年轻的德国军人关注的更多,作为驻华公使武官,他除了军事上面强横之外,对于国际政治的眼光和成就,也是他成为驻华武官的关键,立足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一件事情都不能够孤立的来看,包头看似是中国的一个割据武装,一个地方势力,但是如果能够顶住俄军的攻击,就证明了包头有能力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点,或许对于德国而言,有一个可以在远东牵扯到俄国的一个盟友,但是这个年轻军官的话语,让他反思了起来,包头的铁路的修筑能力,似乎一直以来,是他忽略的问题,按照包头公开的数字来说,在1911年,包头总计修筑了1万公里的铁路,这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世界上面来说,不够看,看到了包头道库伦的铁路,他有些动容了,全部都是重轨铁路,最重要的是,是双线。
在联想到包头现在有的,还在兴建的。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