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0公里,也可以称之为准高速机车,蒸汽动力,在高速的情况之下,耗费的能量巨大,也会产生一定的浪费,高速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道路交通的速度,代表着一个政府,一个国家整体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社会,之所以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因为交通,一个朝代成立之初,吏治廉洁,政治清明,庞大的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可是到了朝代之末,各种事情累计到一个极点,特别是欺上瞒下,中枢无法掌控地方的实际,毕竟当从南到北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情况之下,很多东西知道了之后,已经没有时效性了。
快马驿道,800里加急,只是一个偶尔为之的东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高速列车却可以解决,高速客运以120公里的平均时速的时候,一天24小时,可以行驶2880公里,这几乎超过了5500里,哪怕是中国最边陲的地方,只要修通了铁路,2天也能够到达,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失效和控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的客运,可以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变成一个整体。
如同目前包头这样,控制的范围是200公里以内,这是借助着高速公路,用高速马车在换马的情况下达到的,在5小时的时间抵达,未来一旦达到了120公里,就速度而言,等于包头直接控制的区域会扩大3倍,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会扩张开去,一些本不会在包头工作的人们,会选择来到包头工作,而且,包头也可以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或者资源,向外扩张,成立一个个新的工厂,这对于包头的一体化和提升来说,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一个城市,哪怕发展的再好,也不能够做完工业和各方面一切的东西,包头也是一样,如果不是杨元钊,面向全世界的眼光,还有海外渠道的支持,根本发展不到这个程度,现在的包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类似瓶颈的位置,大量的工业积压,让工人和人口急剧的增长,超大规模的城市,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很重要,但是其他的方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适当的把产能分开,借助着物流,降低城市人口成本,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嘱咐工人们加强施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然后杨元钊也顺着铁路一路的视察,其他的一些小站,包括铁路上比较重要的铁路桥,立交桥之类的,都是在他的考察范围。相对于包头,其他地方站点,都已经完成了,哪怕是太原站和绥远站,他们的规模,也追不上包头车站,最多就是三个股道,6个站台,跟包头的12个站台比起来,最少差了一半以上,候车室和广场等占地面积也相当的小。
这一圈下来,杨元钊非常的满意,看样子几个月的时间,詹天佑基本上,全心的扑倒了铁路的建设上面,否则的话,哪怕包头拥有足够多的机器,足够多的筑路机械和工人,也别想把这些都给建起来,这需要何等的统筹能力和建设能力。
4500公里的铁路,实际上是1500公里,贯通了十来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以线的方式,把蒙古,山西,甚至是陕西的一部分,联络了起来,通过正太和京张铁路,更是跟中国链接,这让包头,终于拥有一个相对便捷的交通环境,无论是走太原,通过正太铁路转平汉路,从长江口出海,还是直接从京张铁路,从天津出海,这都是一个方向,只不过,受制于那两条铁路的运力,每年的吞吐量有限,但是包头的物流能力和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就是不知道,第一批到达高速列车的车头和车底,是否能够尽快的运输到太原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铁路野望()
半个月的时间,杨元钊走遍了整个包头,一个个的车站的兴建,这些车站都建设的很好,很让他满意,在视察车站的同时,他注意到了正在兴建的车站之中,一个个高高扬起的天线,铁路和公路,可以说是包头的生命线,铁路上面有车站,公路上面,有收费站,还正好,都是相差二三十公里的样子,这个距离,正好是基站的距离。
无线电在最终设计定型之后,工艺被普及下来,在杨元钊提供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情况之下,特拉斯和工程师们,开发出了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大量的无线电收发机和基站,就这么的制作出来,首先放置的,就是在这些车站和收费站之上。
车站收费站,本身楼层高度并不高,最高也就是四五层的样子,不过这个难不倒他们,比山上的铁塔要小,却也是50米左右的高度,直接的把基站和天线给弄上去了,因为无线电的基站,少了一个转化声音讯号的作用,只是一个周转无线电的讯号,这点可以做到的自动转发,不用人专门注意。
就这样,在车站和之前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一个个的高高的天线,树立在了包头的各地,成为了包头另外一道风景线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军事效应,甚至以为,这是包头的广播电台在扩张,说不定,未来他们也能够听到广播了。
包括了包头目前的实际控制区,400个基站的建设,正在以庞大的速度开始铺开,需要注意的。这些车站和收费站,这些地方是包头本身的地方,不用再多余的防守,反倒是其他的节点基站,没有公路。甚至是没有村庄的地方,又多是选择高山之上,不得已,会树立一个哨所,好在,不是专业的军人驻守。是在民团之中,挑选出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培训之后,最终形成的军事力量,这个。杨元钊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国民警卫队,很西化,甚至是美式的称呼,这个跟包头未来,国防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联络,这也是军事国家化的一个起点。
当然了。目前只是雏形,普遍的兵役制和民众的归属感还没有形成,包头现在。还只是在包头周围的200公里之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再远,也就在大同,绥远,太原。张家口等城市,有一定势力。
无线电和基站的重要性。别人不知道,杨元钊必须要知道。必须要让包头实际控制的区域,形成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之中,任何的一个节点,都可以支撑包头在内线作战,给军队带来极大的支持。
以前,包头所依靠的,就是固定的防线,任何一道防线,都未必是不可攻破的,二战时期的凡尔登,还有曾经中国国家防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质量的问题而下降,这个无线电的网络,却是永不落伍的,在这个网络之中,得到了信息和指挥方面的支持之后,包头的军队,会真正发挥一个整体的作用,包头的攻防,会借助着,内线补给,拥有着强大的韧性和力量。
从美国和德国,耗费巨资,不远万里,甚至是数万里,才运输过来的列车终于到了,杨元钊几乎是全盘监控者列车的方位,在视察包头到白云鄂博的铁路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之所以会这么的及时,还多亏了现在的无线电台,杨元钊的马车之中,就有一台,正好走到了一个小站的位置,接到了这个电报,杨元钊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放下了正在视察的工作,甚至是早已经答应的,参加白云鄂博钢铁厂一半高炉规律化生产的仪式也放在了一遍,立刻调转马车赶往太原。
电报发出的时候,运输者高速列车的车厢已经过了石家庄了,正在正太线上快速的行进,最多还有一天才能够抵达太原,杨元钊匆匆而行,经过包头都没有回去,一路的加急赶往太原,昼夜不停。
一辆车的70万银元,这个价格,绝对称得上是昂贵的了,包头也好,中国也好,没有足够的重工业的底蕴,其中的不少部件,比如说高速的车轴,还有能够承受60吨重量车轮,这些钢铁的东西,必须要通过水压机,还有一些冶金和淬火方面的特殊处理,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这些,都是中国不曾拥有,或许以后逐步获得的东西,在没有得到之前,就必须要接受对方的盘剥。目前看来,只是这么一次而已,这些东西,只要来到杨元钊的面前,借助着一体机,杨元钊就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甚至超过原有的产品。
200节的列车,首先抵达的,只有4列,这其中,只有20节是全新的,这一批是从美国过来的,德国的列车还在船上,剩下的44节都是从现有的高速列车上拆下来的,120公里时速的列车,在中国绝对称得上是超级快车了,可是在欧洲,在美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