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汉的博览会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每天机器局的订单拿到了手软,可是杨元钊没有返回包头,而是坐船沿江而下的,用最快的速度的赶往了上海,原因无他,他收到了哈比的一封加密的电报,信中没有说任何事情,只是一个约定好的紧急符号。
进入这个时代,感受着这个时代的激情,却更加的感慨于这个时代的落后,有线电报,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互通讯息,却被控制在外国人的手中,确切的说,是英国人的手中,借助着铁路沿线铺设的有线电报,一定程度上,是列强们控制中国的触角。
伴随着包头的发展越来越快,伴随着包头的情况越来越好,很多的秘密,其实不方便让别人知道,所以一些讯息,必须要用专人来送过来,但是落后的交通,让上海和包头之间的联络不畅,杨元钊跟哈比约定了初步的密码,借助着一本书,发送一些比较普通的,或者敏感的消息,但是最重要的消息,一定程度上,电报承载不了,需要面谈的,也约定了几个特殊的符号,分成了几个数量级。
这其中,杨元钊收到的,绝对是数量级最高的,也就是十万火急的讯号,见到这个讯号,或者杨元钊,或者哈比,都会用最快的速度见面,而杨元钊在武汉,正好有一艘快船前往上海,只有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抵达,这样的速度,已经是这个时代,除了飞行之外,最快的了,长江用天然的航道,无与伦比的通行吨位,成为这个落后时代的天然运输通道。
汽笛长鸣,杨元钊秘密的离开了武汉三镇,谁也没有通知,包括参加劝业会的诸多人员,只有在高层之中,略微的通报了一下,这一次的包头在劝业会上,可以说,取得了足够的成果,总成交金额超过了1。2亿银元,这个数字,足以是让所有人都侧目的,杨元钊不缺钱,一定程度上面,有黄金作为后盾,他可以兑换所有的硬通货的,无论是美元,还是英镑,都轻而易举,这一次对杨元钊而言,钱是次要的,关键是一大批的富豪团结在他的周围,他相信,只要包头的技术和产业逐步的升级,依托着钢铁,把一批轻工产业都放出去,交给这些富豪们来操作的,在足够的利益之下,必然会获得极大的发展,中国的民族产业,会比那个时代更快的速度发展,甚至在几年后的一战之中,获得足够的战争红利。
可是哈比的电报,仿佛是一层阴霾一样,笼罩在他的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按照约定,十万火急的,恐怕是足以动摇整个包头根基的事情,会是什么呢?难不成是包头的秘密被列强或者是清廷中枢发现了,他们要对包头动手么?
沉思之中,汽船缓缓的离开了武汉,杨元钊也放松了心情,不管如何,一天之后,见到哈比,就会知道一切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大计划()
一天一夜的航程之中,杨元钊在平静之中度过,穿越之前,他只是一个车队工程师,可是在这个时代,他几乎控制着中国仅有的一点点的工业,包头的任何发展,都会对未来中国的一切,产生深远的影响,东方的鲁尔,是杨元钊的愿望,也是他一年多以来,一直都孜孜不倦的来做,现在看来,伴随着白云鄂博钢铁厂的逐步投产,从400万吨,到700万吨,最多一年的时间,中国就能够甩掉贫钢的帽子。
汽笛长鸣,广播里面传来声音,上海终于到了。杨元钊站在干舷之上,背后是几个随员,时隔一年多,再一次的来到上海,杨元钊的心态跟上一次截然不同,上一次是期待之中,蕴含着某种的希望,而这一次,干脆是以高姿态凌驾于上海,包头已经不是之前的边陲小镇了,而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十几二十万的工人,哪怕只是普通的工人,他们能够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上海的平均值了。
此时的上海,除了城市大一点,人多一点,在活力,甚至是经济总量之上,已经比不上位于西北边陲的包头了,当白云鄂博钢铁厂彻底的投产之后,整个包头会迎来一个建设和生产的高潮,一个个的工厂,一个个企业,会接连不断的建设起来,而包头的产值,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一个较大的攀升,不但彻底的占据中国第一工业城市的位置,在人口和繁华程度,城市规划上面,开始逐步的赶超天津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
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不能再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钢铁为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何等勃勃的生机,包头是没有租界的城市。没有历史的城市,恰恰是一张白纸,杨元钊就如同一个高超的画家一样,在上面泼墨绘画,绘制出一片恢弘的蓝图,而扎实的工业基础。重工业的根基之下,包头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进入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而借助着租界和大量进出口带来的繁华的上海和天津,则远远的被抛洒到了后面。
上海港码头。早已经得到了杨元钊的通知,哈比早早的就来迎接,不过,他没有露面,而是让一个新晋的员工,很陌生,但是凭借着早就已经确定的暗号,这个新晋的员工。还是找到了杨元钊,用一辆四轮马车接到了杨元钊之后,迅速的离开了码头。非常的小心谨慎。
杨元钊没有问,哈比也没有说,在马车上并不安全,马车逐步的离开了上海繁华地带,来到了黄浦江畔,在一处村屋的外侧。这是杨元钊和哈比布置下来的秘密地点之一,看起来孤零零的。但是周围最少十个建筑,都是被哈比或者是杨元钊买下了。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就在这个村屋之中警戒,周围10里之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后面没有跟踪!”进入到大屋的时候,一个负责后卫警戒的人员,对着哈比报告到。
“去吧,继续警戒!”说完之后的哈比,让马车直接进入到了大院子之中,甚至进入到了一个可以通行马车的房间之中。
之前的紧急讯息,代表着这一次的事态非常的紧急,而接下来的动作,让杨元钊很清楚,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也不敢怠慢,一直到进入到大屋,最核心的地带,周围布满了警戒之后,哈比依然小心的清退了周围的人员,又仔细的检查了一番,这才坐到了杨元钊的对面。
“哈比,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杨元钊一直都没有多问,直到这个时候,才谨慎的问道。
“我得到消息,不全面也很隐晦,似乎英法正在牵头,针对中国的一个大动作!”
听到了哈比的话,一直都比较担心包头被英法等列强发现的杨元钊,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他仔细的回味历史,似乎从1909年开始,一直到辛亥,整个中国都很平静,没有什么大动作,突然的,他的眼前一亮,问道:“是不是橡胶!”
哈比摇摇头,说道:“不是橡胶!”
从1908年开始,哈比环球旅行,从美国和德国获得了大量的机械,从另外一个方向,推动着包头的发展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了1908年下半年,杨元钊更是直接的命令哈比,在南洋布局,借助着南洋独特的热带环境,大量的购买种植园,到现在,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5000万美元,种植园的面积,非常的广大,从原来的兰芳国,逐步的扩展到了印尼的各个地方,累计移民超过30万人,他们正在用辛勤的劳动,来改变着自己,也改变了整个南洋的人口比例和构成。
杨元钊能够想到的橡胶,也是20世纪初席卷整个世界的一次大危机,就如同当年的郁金香一样,不断的被炒高,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一直都在高位运转,最终,整个泡沫被戳破了,整个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为大的就是整个清国,无数的票号,钱庄,都被引入到了这个危机之中,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清政府,又投入了几百万救市,最终是杯水车薪,不但没有任何的效果,反倒是拖垮了清政府的财政,甚至直接引发了四川护路运动的,这个葬身了清政府的运动,铁路收归国有和铁路公司挪用大量的资金抄橡胶,最终血本无归,这中间的矛盾和变故,直接催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从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的时间,哈比直接操盘和控制之下的橡胶大盘,逐步的扩大的,在上海这边,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英国,也成为了仅次于巴西橡胶的大盘,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大型的种植园公司投产,然后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投入的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