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棉纺织厂进入到正轨之后,棉纺织厂庞大的需求,每天20万斤以上的需求,让包头更加注重于货物和渠道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周围有大宗棉花出货的,基本上都看得到晋商的踪迹,这件事情之后,这样的事情,更加的关注了。。…。

    确认了匪首是红巾贼之后,整个晋商的力量就向着那边倾斜了,很快的,红巾贼的活动区间,人物构成,甚至包括老巢,都展现在了包头的情报之下,杨元钊没法处理,直接的把这个信息,交给了专业人员的,王金铭经过了仔细的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红巾贼,是越境作案,这一票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坐下的,现在的他们,正在拉着东西到老巢,因为没有贼窝的消息,很显然,这一批东西,他们会慢慢的出手。

    可能没有转交,甚至是没有销售出去,就有收回的可能性,各方面的情报分析,汇总到了包垦公司,然后经过辨别之后,交给了王金铭,很快的红巾贼的一个作案的轨迹,出现在了新军营地的作战室之中了。

    红巾贼一共动用了300多名人手,其中包括了120匹人马的助理,这也跟红巾贼的马匪队的人员重合,120多匹的人马,通过几个路径,先后的进入到了蒙古,然后在草原之上回合,之前的一段时间,也曾经作案,多是一些零散商贩,收获不多。…。。…。

    经过几番的踩盘子,

    红巾贼,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包头周围,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超过300的红巾贼,在包头周边活动,300贼匪,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在包头进进出出,本文来源:,最终网络到了这个商队这一条大鱼。

    杨元钊已经没有功夫去管,到底包头有多少的漏洞了。此时此刻,追回那些棉花才是关键,包头是否有能力在这个时代立足,完全看这一次了。

    在杨元钊这里,有完整的红巾贼的信息,整个红巾贼是在十多年前,就活跃在整个蒙古的一伙马匪,现任的首领是拐子马的曾琦,从8年前加入红巾贼,用了6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马夫,变成了红巾贼的大首领,红巾贼在他的手中,从一个十来人的小型匪团,变成了一个拥有500人,200多匹马,近百条枪的大型匪帮,曾琦的作用不可小视,他多年之中,纵横四方,甚至连北洋军都吃过他的亏。

    当然不是第三镇这样的模范军,在大前年,北洋第45标在移防盛天的时候,后勤队遭遇到了红巾贼的打劫,当时损失巨大,最少有200条枪,还有一定数量的弹药被红巾贼劫走,后来45标和驻防盛天的北洋,对红巾贼进行了几次围剿,虽然大量的杀伤了红巾贼的人员,却没有浇灭,伴随着东北的平静,红巾贼也躲过了灭顶之灾,在大量枪械的帮助之下,成为了东北蒙一代,首屈一指的马匪。。…。

    500人,驻地大体也固定在了吉林一代,就在吉林靠近蒙古一代的山内,从这个意义上面,已经找准了目标,杨元钊把详细的信息交给了王金铭,王金铭稍稍准备,就派出了人员出发,足足400人的队伍,当然,是乘坐着马车,到张家口转乘火车,通过京张铁路和出关的铁路,前往吉林,他们的武器,自然有位于东北的冯玉祥来解决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红巾贼。

    第二百一十五章 红巾贼。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玉祥烦恼() 
4人的队伍,

    只是带上了基础的防身武器,就是手枪和匕首,为了隐藏,没有穿着军转,只是穿着普通的衣服,军人们刻在骨子里面纪律性,还是让他们跟普通人不一样。。。在太原上车,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是晋商的大本营,顺着正太线下去,在石家庄换车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负责检查的铁路人员,似乎感觉到了他们的情况,要检查他们的行李。

    4人,带的行李不多,唯一带的行李之中,有几把长枪,这是铁路上面不允许携带的,一旦检查的,肯定要出问题。

    双方在这里形成了争执,本文来源:,最终,4人没有上车,在车站停了下来,几百个训练有素的军人,就这么在车站之上,铁路人员也很害怕,似乎通知了当地的驻军。

    事情闹大了,王金铭反而不担心了,本就是老北洋,石家庄这边,又靠近北京,算得上是北洋的重镇,叫来的北洋驻军,肯定是熟人,果然,带队的一个队官,曾经跟他喝过酒,一通交流之下,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这才成功的上车,王金铭也被敲诈了一番,中午请了一顿酒。。…。

    进入包头之后,无论是军饷,还是月俸,都是最顶级,北洋军一个营管带,工资标准大概是1…1元左右,其中还要包含亲兵,师爷等方面的支出,一百多元根本就不怎么够用,不靠喝兵血,根本过不下来,加上北洋之中,克扣军饷是常态。他们在火车上遇到杨元钊的时候,就是到郑州催饷。

    到了包头之后,这些方面根本就用他操心,亲兵也是属于士兵的一员,这些工资和军饷。都是由包垦公司来发。这样等于一定程度上面制约了军官克扣军饷,作为补偿,所有的军官。军饷的数额翻了3倍,他身兼黄河巡防营和民团的团长两个职务,每月的工资可以达到8元,这可比之前高多了,即便是克扣也比不上。

    其他的各级军官。从6到不等,哪怕是大头兵都能够得到二三十元的工资,这么算下来,只是一个3人的民团和黄河巡防营,每个月,只是工资的支出都超过了1万元,这笔数字。在北洋,足够支撑一个标了,还没提各种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特别是后者,一天双训。一周两次的武器合练和实弹训练,花费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火车,哪怕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较慢,正太路和出关的铁路,是质量较好的,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走完了,在沈阳下车,王金铭就看到了来接站的冯玉祥。

    三个多月不见,冯玉祥似乎有些疲劳,看起来很多事情要操心,看到王金铭,挤出了一丝笑容。

    王金铭对冯玉祥很了解,这个大哥很少出现这样的表情,有些关切的说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袁中堂现在被摄政王逼迫的厉害,徐总督也有些招架不住了,可能北洋要从东北退出来!”冯玉祥知道这些瞒不过老兄弟,直截了当的说道。

    冯玉祥三口两口的,把此时的情况给的王金铭说清楚了,冯玉祥能够在东北混的风生水起,在于杨元钊的支持,也在于东北这片地方,地广人稀,别说是躲了1多的兵马,就算是更多,小心点,也不会露出马脚的,现在,就连三省总督的徐世昌都要回去,作为北洋部队的,即便不会移防,也会被人死死盯着,根本就动弹不得。…。。…。

    “大哥,

    要不,先送到包头去!”王金铭脑子一转,提议道。

    “送到包头?”冯玉祥眼前一亮,接下来,就有些暗淡了,略带沮丧的说道:“包头能养活这么多兵么?”

    这一次,他有些贪心,加上合格的兵员不少,一下子就是1人,加上之前的,怕不是有快了,一个营正兵,加上民夫,等于是超编了13,在东北还好办,一旦调回去,在北京附近,真的是困难,必须要减员1左右。

    “当然是能养活了!”王金铭眉飞色舞的跟冯玉祥讲述着包头的现状,从水泥厂到肥皂厂,本文来源:,从肥皂厂到棉纺厂,当然,少不了那个大放异彩的六出牡丹,1丈的长度,六尺的宽幅,一个巨大的六出牡丹,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无上珍宝,更何况是大量的布匹,他只知道,包头日产布匹超过1匹,这个数字,就是接近1万的,更别说8支的高支棉布和七色布了,那玩意价格更高,渠家的六出牡丹不知道,其他的比如观音和寺庙之类的,零售价格高达以上。

    冯玉祥听完王金铭的讲述,忍不住叹息一声,幽幽的说道:“当年,元钊老弟的话语,犹在耳边,他都创下一番事业了,真正开始一步步的完成自己的理想了,我还是蹉跎!”。…。

    王金铭从冯玉祥的话语之中听出了寂寞,试着说道:“大哥,要不你也跟过去吧,那边真的是一片大好!”

    “好了,不用说了,你过去就行了,我这边,还有他们呢!”

    冯玉祥没有明指他们是谁,王金铭很清楚,就是从南方过来的同志,说句实在话,包头的发展,让王金铭明白了,暴力革命真的如同杨元钊所说的,救不了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