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续更多的航程。
就如同协约国的坦克来说,哪怕使用了中国的发动机,在节油的性能上没有得到较大的加强的前提下,他们最大航程也就是的200公里左右,而且还往往达不到,毕竟他们在动力等诸多方面并不过关,往往会出现8个小时就无法继续结果,最高时速25公里,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达到25公里,所以,美军坦克最大航程能够达到160公里,已经算是不错了。
中国改造的坦克,没有美军坦克那么多的毛病,足够载油,可以保证16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行进,最大的航程超过了400,极限甚至达到500公里左右。
如果今天空投不到位的话,最多剩余的燃油,可以让装甲车队达到500公里,就要趴窝了的,所以这一次空投至关重要,连川崎美景,都亲临空投现场,而郑树明也过来了,他需要亲自观察空投,然后会在晚些时候,向国内汇报这一次空投基本情况。
很快的,大队长的飞机上面,一个仪器在闪着光芒,无线电信号的接受只是一个基础,关键还是确定方位,把方位载入到提前绘制好的地图上面,这已经是无线电的综合利用了,借助着一些参照物,不停的确定地图的位置,可以帮助飞机比较精确的飞向目的地,尽可能减少迷航的问题,从空中向下观看,跟从地面上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
在没有雷达和地形仪器的时代,迷航是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海上,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有了这个的话,只要有一个定位仪,就可以帮助寻找目标,侦察机甚至可以把便携的定位仪,放在吊篮或者降落伞之中,丢在相关海域之中,可以帮助飞机快速的寻找目标,以飞机的速度,在400公里的攻击范围之中,1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目标区域。
战舰在1个小时的时间之中,又能够跑出多远,最多30海里,飞机稍稍绕个圈子,就能够找到,这也算是这个定位仪在战争之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制作出来的这个,是无线电的更深入的应用,却比较的简单,不能形成动态地图,只是截取了部分参照物的,甚至参照物之间,也不是实时的,因为实时的参照物,需要的定位地点太多了的,需要计算和比对的数量也太多了,这远远超过目前中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哪怕中国在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可是因为加工和无线电技术方面的问题,
中国的计算机水平发展很不均衡,一些最简单的民用的计算机,因为携带了芯片的关系,能力非常的强大,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控制语言的帮助下,已经有了部分后世的雏形了,可是在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还在最艰难的阶段,这种芯片,必须要吃透每一步,手机的芯片和计算器的芯片,他们不太合用在军用上面。
在杨元钊的指点下,中国的电子科技直接越过了电子管,晶体管,进入到了集成电路,少了在这方面的积累,却无所谓,或许未来电子管,晶体管,会诞生出更高端的科技,可是到了后世,电子管和晶体管也是在最初级的应用上面,只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就可以放着的,全力以赴的放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上面,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的浪费时间。
越过时代的背景,哪怕提前的放在了中国的身上,看到了了计算机更近一步的机会,可是除了在绝密的地方,使用一体机帮助提高之外,剩下的,杨元钊渐渐减少了干预,中国已经在各方面,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当领先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领先已经没有意义了的。
中国目前飞机,是涡轮螺旋桨,比起普通的螺旋桨飞机,最少快了30%以上,机动性,续航性,甚至是众多的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你弄到了喷气式飞机,除非是弄到精确制导导弹,否则初级的喷气式飞机,对上螺旋桨飞机,跟目前中国的飞机对上的差不多。
甚至一些初级的螺旋桨飞机,也有击败喷气式飞机的例子,毕竟,当喷气式放弃了高空性能,到低空跟螺旋桨飞机对抗的时候,失去了机动性的这一个优势,初级的喷气式飞机,在气动力结构上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根本没办法跟,发展到极致的螺旋桨飞机相比,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只要保证,在科技上面的前沿就好了。事实上,在后世,世界各国,那个国家没有点前沿科技,那些已经暴露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武器,一定程度上面,并不是最先进的,有人崇尚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国很多的武器,都是后世发展的雏形,事实上,德国科技水平是很强,可是在一战失败,失去了接近20年的时间,一直到希特勒上台之后,这才突破了的巴黎和会,全力发展军事,哪怕是的德国做了许多的准备,在苏联,在中国做了一些布置,可是全面发展情况下跟暗地发展,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甚至无法交流,只能够闭门造车。
这也是在二战时期,就算是法国,都有让人一亮的武器,可是德国却没有多少,最多就是一个班用机枪,很多的武器都有明显的缺点,这就是体系不完整的结果。
在表面上面,德国的科技实力很强,原因很简单,二战德国战败了,彻底的战败了,他的一切,就被暴露在了世人的面前,也因此,整个世界都爱研究德国的科技,把这些德国暴露出来的研究到了极致,事实上,他们各自的领域,一直到21世纪都没有暴露出来的,这也就是世界上传言的秘密地方,说其实是秘密,比如说美国的51区,不过是更加先进的科技,一直都发展下去的结果,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中国的无线电领域,中国在阴山基地,已经进行了好几代了,甚至一些创造性的前沿研究,也已经有了理论方面的雏形了,甚至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制造的过程,只不过大规模制造还有问题,所以都藏匿着,继续的研究下去,
就目前为止,这种无线电的应用方法已经是极限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只有战略轰炸机和战略运输机上面才能够装备,在战斗机上面,不可能有这么精确的,最多只是一个方向的,可是这一点已经不错了的,要知道,到了二战时期,战斗机之中的电子元件,基本上等于零,毕竟,连电子计算机都是国家工程,几层楼那么的高,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才5000次,这样的计算机,连后世的计算器都步入,,更别说跟真正的处理器相比了,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空投开始()
无线电定位仪发出来的是特殊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这个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到了之后,直接跟周强的仪器上面相连,按照位置距离,大体上面确定位置,显示在显示器上面,在显示器上面,会有两个数据载入,一个是飞机所在的位置,会根据周围的参照物做一个对比,当然了,飞机上面的测速仪,也是一个数据的输出的,两者相对比,会以最正确的取代位置,而无线电信号,则是相对固定,最多15分钟确定一次,两点之间,就是相对的位置。
机群以45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按照指示的方向,向着目标地区而去的,他们本身已经飞到了距离目标地方250公里左右的地方,按照目标来说,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地方,跟他们之前的目的地是重合的,两者结合之下,最终确定了位置,可以节约很多功夫
要是没有这个定位系统,他们要确定是否飞到了位置,要知道,除非是非常明显的参照物或者标志性建筑,大部分的陆地森林,看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没有较大的区别,只能够根据方向航程来做一个估计,在飞机上,会有一个专门的领航员,随时关注飞机的航向,速度,再对比一些明显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可以说在航程之中,最忙碌的就是领航员。
单机还好说一点,大不了再飞回去,可是如果是机群的话,那就麻烦了,一般会选择几个领航员,分别的进行指引个效率,而当未来,对讲系统普及了之后,会派遣多个领航员交叉领航,以保证正确率,可是这些都不能跟无线电相比,看着自己飞机的位置,在地形图上面,不停的接近目标位置,周强甚至不用看下面的地形,按照的无线电定位的路线飞过去。
庞大的机群,战略运输机放在中间,周围如同蜂鸟一般的,是雄鹰战斗机,本身雄鹰战斗机的体积也不算小,他不能够算是轻型战斗机,已经算是中型,甚至偏大型一点的战斗机,是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