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1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就是这样,在二十一世纪的部分材料,在一体机之前的累积,加上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术,共同构筑了中国材料学的根基的中国的材料,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疯狂的提升。

    材料之所以被称为基础科学,在后世,只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强国有资格研究,中国哪怕是位于世界第二经济体,在资本上已经足够强大了,可是材料学的缺憾,一直是中国永远的痛,打个小小的比方的,在2016年,国家总理在科技会议上单独提出来了一项突破,中国终于研制出了圆珠笔尖,这是一项巨大的突破。

    圆珠笔,很可笑吧,可能每一个普通人都知道,甚至每时每刻,都有人会使用这样一个小小的东西,这或许是衣食住行之外,每个人日常生活之中接触最多的东西吧,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在2016年之前,最核心的圆珠笔尖,中国长期依赖进口,没有进口,就无法生产处合格的圆珠笔尖,更别说是圆珠笔。

    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圆珠笔尖只是非常微小的一点点,可是每年需要进口1000吨圆珠笔尖,耗费1500万外汇,平均下来,就是每吨1。5万美元,9万多,接近十万一吨的价格,这跟普通钢铁一吨五六千,一些特种钢材接近一万价格,几乎翻了十倍。

    类似材料问题,不知道困扰了中国多少年,甚至几年前,还有中国没办法生产处一枚合格螺丝钉的说法的,类似细小而高标准的材料,一直都是中国缺失的地方,每年会耗费大量的外汇,价格几乎都是普通钢铁的十倍二十倍。

    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缺失了几十年的发展,而且材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巨大的投入和一点点的灵光,在中国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这方面的投入,国家一直都是很谨慎,基本上就是小步前进,在优势项目和需求比较高的项目之中,多倾斜一点,其他项目,基本上,能免,就免了,也就是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手中控制的资金越来越多的前提下,开始对基础项目进行研究,圆珠笔尖只是材料学突破的一部分。

    如果说,其他的科技不能够一蹴而就,无法跨越时间发展,可是在材料学上,目前的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后世困扰中国的众多材料问题,在杨元钊面前,却一切都不是问题。一天一万次的合成,这是廉价的材料试验过程,以往需要精确的控制,可能数次都不可能有一次完美结合炼制,在一体机之中,不过是合成的一次简单的使用,如果仅仅是这个,只不过是减少了材料学研究的投入,让中国可以花费更少的资本,在材料学上面提升。

    真正让中国材料学,获得突飞勐进进展的,是分析能力,这个本身是一体机的附带能力的,却是材料学上最bug的东西,没有之一,一款新材料,可以很方便快捷的知道他的全部用途,即便放在21世纪,都是可以推动材料学快速前进的方法。

    到了后世,科技发达的年代,已经发现的诸多材料之中,也没有一个人敢说,已经把材料的所有用途都研究透彻了,在诺贝尔奖之中,也时有把奖项颁发给找出一些材料的新用法的,甚至在科技领域,有对新材料追寻的顶尖科学家,同样也有对原本材料的新用途研究的学者。

    即便在研究新材料的学者之中,在根据一些科技研究和数据,制作出来的新的材料,要确定是否达到实验的高度,还要一系列的实验,有时候,完成一炉材料,可能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可是确定材料是否达到要求,实验是否成功,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尖端的材料,就是这么确定,找原因,再设计,继续炼制的过程之中缓慢的提升的,这也是材料耗费巨大的根本原因,一炉材料或许价值不菲,可是其中的分析汇总和研究的过程,耗费就更大。

    分析能力,却在瞬间,把这么一款材料的所有性能,清晰而明确的说清楚所有的用途,一些生僻的用途都有,这点最多是提升材料上面的运用,可是按照渐进的方法,从众多添加剂之中,找出规律,这才是分析最大的能力,也是中国材料进步巨大根基,最耗费成本的部分,材料本身的浪费和分析性能的浪费,都被解决的前提下,还有什么是制约材料发展的拦路虎,中国的材料学,在一体机的支持下,就如同插上翅膀飞速的发展。(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直升飞机() 
中国的材料学,在一体机的帮助下,获得了突飞勐进的发展,相应的,就凸显出的其他的国家在材料学的不足,在这个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极致的年代,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面是有用的,却没有那么的大,仅仅是机械改装上面,就足以推动武器或者是机械的大规模发展,材料这种投入大,产出不高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引起重视,更别说飞速发展了,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材料学的基本体系都没有建立出来。

    不从后世走来,永远不会知道,一款材料对于一个体系的作用,后世的中国,在设计方面,很有独到之处,甚至可以发挥出一款发动机的全面性能,让人叹为观止,可惜材料学上面的差距,让中国空有一身本领,只能够在在低层次的发动机上面使用,稍稍高层一点的,就没办法了。

    科技就如同一个漆黑的森林,材料就更是如此,甚至是犹有过之,灵光一闪不过是点亮了零星的光明,最多只是照亮了周围一小片,分析能力就如同一个丝线一般,把所有的科技都连接成一个整体,分析推断起来,就容易许多,或许每一个的积累是极小的,可是每天大量的研究,无数人从中间分析,让中国的材料大师诞生的非常多,这是唯一不太依靠基础科技,只是在不停重复和各种属性的特性的确定上面,这也是中国进步最快的地方。

    一体机的分析能力,一体机的合成能力,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能力,在最初的时候,只是被杨元钊看做是制作武器的来源,却在材料上面,有着的神奇般的作用,中国正是因为这个,在材料学上面,已经凌驾在了后世之上,虽然因为其他科技拖累,没办法制作出,远超过时代的先进武器,可是中国最少在两三个世纪之内,科技再也不会被材料限制,一些比较低端的科技上面,材料学的成果,绝对是超乎想象,这其中,就包括高射机枪。

    中国给予日本的,不是最先进的高射机枪,毕竟要部署过来,是需要考虑泄露等方面的问题,却也不是随便弄一个破烂出来,是现已军队之中使用的,已经入役超过三年的时间了,算的上是早期一点的型号,性能上面也足够出色的。

    因为杨元钊的穿越,让中国的科技插上了翅膀,几乎每隔几个月的,中国的科技就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1908年开始,短短几年之中,让中国从一穷二白的状态之中,到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追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然后在1912年之后,基本上的,就是中国独立在尖端科技之中发展了。

    化学,材料学,机械加工,药品,高分子制造,石油裂解,煤炼化,几乎每一个可以依靠一体机的部分,都发展迅速,哪怕还有其他的短板,可是在全面投入和科技人海战术的前提下,弥补了一系列的缺憾,基本上在大多数的领域,都已经站在了世界最巅峰,并且沿着这个前沿不断的发展。

    武器也是最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因为跟材料联系相对比较紧密,作为一个机械爱好者,在资讯发达的时代,一些武器的基本形态和用途还是知道的,有了这些,还有材料的支持,这方面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也算是正常的。

    在两年的时间之中,中国的高射机枪发展很快,一部分新式的,在1914年,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开始陆续列装,只不过还没有更换到这里的,当然了,在1915年,1916年,武器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止,一些更加先进的材料,还有更新时的实验式高射机枪的,他的强度已经是目前高射机枪强度的一倍以上,当然了性能指标,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在飞机还没有形成主流的前提下,更换高射机枪有些费时费力,高射机枪的价值,一般情况下,都是同口径的野战炮火,或者是榴弹炮的5倍以上,对空出色性能和速度,让它的身上,几乎把无用的环节都给去掉,可以说代表着炮兵的一个高度,跟大口径舰炮一样,代表着某一种的极端。

    在过去的8年时间之中,中国的科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