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1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比巴拿马运河更加适合的尼加拉瓜运河,只不过综合了多方评价之后,还有一些奇妙的运气,美国才接手并全力投入巴拿马运河。

    类似这样的运河,一旦一条投入了之后,其他必然会受到压制,尼加拉瓜运河就是这样,在100多年的时间之中,无数次的被提起,但是真正开工,依然是遥遥无期,连巴拿马那样的国际航道就是如此,更加区域化的克拉运河就更是如此了,这种情况之下,他也就没有大规模的扩散,嘱咐手下,不允许随随便便的把这个项目给泄露出去。

    3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杨元钊找到的专家们,还在饶有兴趣探讨,这么一个人工运河的,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规制,是用多少人来挖掘,通行能力是什么的时候,运输着王荣民的报告的专列,首先的抵达了包头,从中南省到包头,途径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最终进入到山西,几乎横跨了中国中部最重要的这些城市,数千公里的航程,不但给包头带来了疲劳的旅客,也带来了这一份重要文件。

    照理说,飞机应该比专列快一点,可是今天从曼谷起飞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雷阵雨的,一直到午后,雷阵雨才稍稍停歇,这个时代的飞机,还没有能力在雷雨天气之中起飞和降落,所以,航班推迟了,最早也要到晚上,这些东西才会送过来,注定是要比火车晚。

    杨元钊嘱咐的比较到位,这一件东西在送到包头之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杨元钊的面前,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这是一份补充的材料,其中详细的阐述了的王荣民的想法。

    克拉运河果然只是一个基础,一个改变中南省情况的契机,王荣民并没有彻底的把心思放在这一条运河上面,而是希望以运河为契机,借助着来往的商船,走石化,钢铁制造和物流三大方面。

    不错,这几乎是后世,新加坡崛起的法宝,特别是前面两项,交通枢纽接入到工业制造,只要有一定优势,他可能比目的地国都来的便利,后世的新加坡,没有躺在港口这个便利条件之上不动弹了,而是发展出了钢铁和石化,彻底的奠定了在东南亚的根基。

    相对于新加坡,这里更具有优势,一方面,新加坡不过是守住马六甲的一个点,再继续下去,还要通行中国的南海东海,可是克拉运河不一样,从印度洋进入了之后,就是泰国湾,一边是中南省,这个面积庞大的陆地省,可以容纳的工业远比新加坡那么一个弹丸之地强大的多,最关键的就是铁路,一旦完成了铁路大动脉的扩充,从这里卸货,可以不绕行广州,直接从中部前往中国腹地,哪怕是到了武汉进行转运,也比绕一圈的海道强的多,提前了几十年的时间,各方面还优秀,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泰国的曼谷,将会成为中国除了青岛,上海,广州之外,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港口枢纽城市,这样中南省的崛起,将无可避免。

    报告十分的精彩,数据也非常详实,杨元钊看完报告,就如同各种锦绣文章扑面而来的感觉,可惜,还是没有考虑过时间问题,他的一切都是基于现在的数字的,而没有考虑到战后的萧条,克拉运河的独特作用,即便在萧条时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一旦战争结束,石油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石化和交通,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能不能撑过去,都很难讲。

    杨元钊不是穿越者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这个报告,可是他清楚的知道,再过两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节点一旦出现之后,战争距离结束也就不远了,那是历史上一战结束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现在,包括杨元钊努力了这么久,都没有把握真正度过的一个坎。(未 完待续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提前配套() 
有了杨元钊和专家们的认可,接下来,这个克拉地峡的计划,就板上钉钉的了,虽然这些专家不管钱,可是他们在专业技术的领域,却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意见,议会是认可的,还有一个大金主杨元钊存在,连全国的水利枢纽,总投资超过8000亿的计划,都成功的通过了的,就别说这个只有1。8亿美元,最多配套也不超过30亿美元的项目,可是这个项目所能够起到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足足有千亿以上,跟基尔运河一样,只要时间足够的久,它的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

    通过包头方面的内线,王荣民是第一时间,得到了通过的消息,说实在的,这几天他都相当的紧张,没办法,这个计划太大了,大到就连他这么一个省长都有些患得患失的,虽然价值巨大,也证明了对于全局不错,可是这个计划毕竟是在中南省,作为新归附的地区,他的很多东西,都必须要放在第二等上面,这是非常无可奈何的事情,万一一个放缓,就让他全部的努力付之东流。

    最终的结果还是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杨元钊的认可他可以预见到,大量专家的一致认可,认为如果早4年,甚至5年,提出这个计划,效果更好的,这也是一个正面的评价,几乎不用去打听,只要这个计划通过了的,他在中组部的评价一定会更高,肯定会走上更加重要的岗位,不过,在王荣民看来,他不能走。

    只是提出了这个计划,最多代表着,他从这个计划之中,吃了最鲜美的头汤,可是头汤就一定是最珍贵的么,在多年的经济生涯之中,他还是有些认知的,一个克拉地峡的投资不大,1。8亿美元,足以完成这么一个在原来泰国国王看来,无法承担的计划,甚至在各种的基础机械,人员配比的,甚至是统筹方面弄好一点,节约个30%,也不是没问题的,可是更大的,其实是后续的配套,如何让克拉地峡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如何以克拉地峡为基础,发展出强大的物流,石化,甚至是钢铁制造功效,这才是最重要的。

    王荣民能够在这一计划之中,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话,未来的成就,肯定会更高的,按照中国的惯例,东南亚各省和西伯利亚各省,都是二线省,必须要在一线做一下过度,最终走上四大直辖市的市长的位置,才能够更进一步,可世事无绝对,可是如果能够在中南省发挥的好的话,直接越过这一层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中南省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基础,比如说面积,接近2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不能算是中国最多的,在西伯利亚的划分,比这里多的多,甚至有250万平方公里的一个省。可是西伯利亚能够跟中南半岛比么的,中南半岛占据东南亚46%的面积,可是粮食产出却占据东南亚的6成,也就是说,27%中国粮食总产出,只是这么一点就是一个巨大的基础。

    农业为本,只是立足于农业的话,中南省最多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工业化的时代,几乎不可能走到前列上面,可是有了克拉运河,随同而来的物流业和工业,这才是腾飞的基础,两条腿走路是最稳定的。

    在国民产值之中,王荣民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粮食方面,哪怕是不毁林开荒,只是凭借着现在的土地,深挖一下,提升个15%,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一点点的百分比的增加,带来的产值增加,就非常的可观,这一点,不用费多少的心思,关键的永远是在工业上面,王荣民是有野心的,要追上国内一流,甚至是最顶尖的直辖市的经济总量,工业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承接了来自国内的工业,中南省的总产值上面,工农业的对比一直是1:5以上,不是工业不行,而是农业太强大了。

    可是现在,工业不但能够追评跟农业的产值差别,并且可以有一个巨大的攀升,到这个工农业对比反过来的时候,中南省的产值必然可以超越大部分的一流省份,甚至相当于直辖市这个级别,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开凿克拉运河的时候,做好配套,如果在克拉运河的开凿完成的时候,诸多的配套,甚至是提前的准备完成,克拉运河带来的好处才能够全盘的接下,而不是跟着克拉运河,慢慢的发展,这不符合王荣民的想法,他必须要在上面多下点功夫。

    保守估计运河需要2年的时间,接下来的8年之中,王荣民希望留在中南省,用8年的时间夯实根基,当中南省达到一流的程度,谁也无法阻挡他更进一步,最起码也是重要的直辖市,或者特别市的一把手,到时候他才多大,不足50岁,不可能如同刘澍那样,在弱冠就登顶,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刘澍跟杨元钊的关系,非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