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诸多方面,已经做到了一个极致了,要想突破,真的不容易。

    可是在包头,在清国,在这个科学的荒漠之中,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这么的一个发动机,一个的本来不适合棉纺织业的发动机,应用到了纺纱机上面,这会是包头的发明,还是世界上新的产品,一下子,约克的脑子混乱了起来。

    杨元钊不知道,旁边不远的约克,心中会冒出这么多的念头,他的精神都专注于发动机本身,这个发动机只是昨天晚上运行了几次,当时感觉不错,还没有做长时间的耐力运行和复杂环境的调试,万一出了问题,今天的操作,就会失败。

    好在,发动机很给面子,从普通的运行状态,到平稳的运行状态,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正常了。

    嘱咐钳工,把平稳运转的蒸汽机稳定住,向里面加煤也保持一定的速度,转身走向纺纱机,看着正好经过的杨元钊,约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激动,上前问道:“老板,这个发动机的动力是多少!”

    “这个发动机么!”杨元钊歪着头,回答道:“1020马力!”

    约克脸上微微放松,如果这个动力还是船用蒸汽机的标准6000马力以上的话,一下子会吓住他,要知道,6000马力的蒸汽机,基本上代表着船用蒸汽机巅峰之作,这样程度的蒸汽机,要想稳定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降低功率,减少气缸的数量,才能够减少一点,但是这个幅度依然会很大,很显然,这个发动机的内部,是专门针对动力波动幅度大这一点,做了一定的调整,似乎这一点上,这个蒸汽机做的非常的好,1020马力,看起来只有普通船用蒸汽机的六分之一,稳定性上,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二手120马力的蒸汽机,但是马力数,却超出了120马力的七八倍,这可是巨大的提升。

    约克也没想到,船用发动机,经过了一定的改装,减少了他瞬间功率和极限功率之后,应用到这里是这么的合适,庞大的马力,让任何东西的驱动都轻松起来,或许那个金属棉锭,就是在这样功率的基础上面达到的。约克看向杨元钊的目光,变得灼灼了起来,刚来一个月,对包头了解不多,可也知道,包头称之为的科学家的,恐怕就只有杨元钊和杨悦两人,杨悦是钻研农业的,跟他完全不搭,杨元钊很明显是机器方面的,包头现在的众多机器,还有机动车,都是他弄出来,这样一个年轻的老板,很不简单啊。

    蒸汽机平稳的运转,达到了稳定的程度,转子跟传送轴连接起来,一声嗡嗡的响声之后,所有的棉锭都开始运转起来了,金属的棉锭,在高速旋转之下,卖相极好,一下子让众人都有些花眼了起来。

    约克微微的眯着眼睛,很显然,1020马力蒸汽机的动力,已经全部被传导到了这些棉锭上面,让棉锭保持着高速的空转,只是空转,约克也看出来了,为什么会使用那些金属的棉锭,金属的棉锭,耐磨性好,如此高速,用木质的话,很容易会磨坏,磨坏的棉锭,再怎么的好,也没多少作用了。

    在场的十几个工人,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这个机器的使用,似乎跟他们常用的有明显的不同,即便是两个德国人也一样,他们使用的远没有这么宽,也没有这么快,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了。

    “这是我们包头研制出来的包头一号,是实验机型,大家可以根据经验,提一提这个意见,到底要在什么速度为正常,杨元钊说道。

    约克深深的看着杨元钊的,包头一号,显然,这是新研制纺纱机,看起来有些像是德国二手的,可显然不是,无论是核心还是外在,都跟德国二手有着巨大的区别,这个包头,到底有多少秘密,等待着他的挖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bsp /p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次合股() 
杨元钊扫了一眼不知所措的众人,很显然,大部分人都无从下手,他把其中的一个德国妇女拉倒了一边,亲自的指点,杨元钊的德语说的很好,几乎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可是妇女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叹息一声,告诉她在机器一侧,有一个控制开关,可以控制着转速的快慢,这样调整之下,就能够让机器的速度降低下来。

    这个开关,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把多余的力量给传导出去,进而降低整体的速度,这样的设施,在纺纱机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其他的,大部分是减少的瞬间的波动的,

    第一个档次,大概是普通的纺纱机运行速度,然后以这个为标准,一直到最快,最快的,已经是普通纺纱机的3倍以上,这样的速度,即便是熟练的工人,刚开始也有些承受不了

    之前的速度,是最高速度,当按动按钮,机器的速度逐步降低下来,特别是到了最慢的一个档次,跟往常的纺纱机的速度差不多了,这些工人们才敢去的操纵机器,先是两名德国工人,然后其他的几个工人,也大胆的前去熟悉了一下,接下来就是全员上机实操,说实话的,上机实操的频率相对比较快,都是很熟练的工人,这个纺纱机相对简单,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骤,特别是两个德国的妇女,她们本身在纺纱这个层面上,已经属于是熟练工人了,这个设备,又是基于的德国的二手机器改装起来的,很快上手了,从空转实验,到带物实验,从各地收集而来的棉花,在这里排上了用场,通过的机器,开始传导了下去。变成了一团团的棉线。

    刚开始,这些工人并不熟练,出错了不少次的,杨元钊看着他们的操作,每做一会之后,还会询问他们对于机器的一些意见,大部分时间。还会停下,仔细的询问她们。到底如何才会顺畅,这样磕磕绊绊之下,约克真正明白,杨元钊让他来干什么的,就是帮助改装,这个纺纱机,很显然是一个新的机器,拥有很多独创的东西,但还不完善。所以被称之为包头一号。

    包头一号最大的优势,就是发动机的平稳和马力,更大的力量,能够让梭子更快的转动,让棉线更细,也带来了纺织的难度,在快捷的纺纱机上面。接上线头,这不是一般的困难,哪怕是他们这些熟练的,一天之下,也最多是2倍的速度,要达到4倍。最起码还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

    但是即便这样,这一个包头一号已经足够好了,不但速度快,而且纺纱也好,最关键的是,杨元钊在这个纺纱机上面,集成了不少后世的理念。自动化的程度很高,很多工序不用人来操纵,这上面节约了不少的人力,需要做的,就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尽可能熟悉纺纱机,顺带的让这个纺纱机的自动型更好。

    这些女工未必能够懂得机械的原理,说出来的东西也杂乱无章,杨元钊和约克,都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人,他们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了一一的调整,差不多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基本上,让纺纱机正常的运转了起来,杨元钊拿出来的部件,没有增多纺纱机的效率,却加强了可操控性的,这些工人在熟练之下,工作的速度也在提升。

    三天的时间之中,只是针对织布机本身的改装,就差不多有上百次之多,除了主要的动力,传动,还有棉锭本身没有更改,约克也看出来了,这个看似是金属的棉锭,应该不是钢铁或者铜这样的重金属,应该是一种轻的金属合金,比起木头来说,要稍稍的重一点,可是坚固程度和耐磨性能上面,比普通的要强的多。

    经过了连续改装之后的纺纱机,跟之前的有着巨大的不同,在接线的位置,参考了这个时代女性的身高,留出了较大的空隙,足以让女工熟练的情况之下,用最短的时间之内的可以完成接线作业,这样一定程度之下,提升效率,并且整个机器,已经完成了基本上的封装,让机器更加的合乎美观,不是原来的那样,整个机器设备都露在外面的情况了。

    这时候的纺纱机,已经可以被称为包头二号了,二号机也在紧张的测试中,机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杨元钊的事情也少了,从这个地方出来,却发现尉明和刘澍一起堵在门口,似乎在这里等待很久了。

    杨元钊笑道:“你们两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找我!”

    尉明看了一下实验室的方向,此时实验室已经基本上完工了,外墙和内墙的粉刷,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看不到多少人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元钊,听说,你要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