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中国比较成熟的动力机组,至于外壳,技术含量稍稍高了一点,却得益于一体机的配方,生产这种钢铁,只是比普通的合成钢麻烦一点点,在加上中国的成本优势,一艘秦级在中国的出场价格,不过是28万美元多一点,折合英镑还不足6万,即便会付出一些运输成本,中国给的价格不是离岸价,而是到岸价,这也算是一个折扣吧。
德国方面,没有多少的还价,只是提出了要在1916年6月之间,交付第一批25艘潜艇,中国方面再三考虑之后,特别是权衡德国人的心态,德国方面恐怕有些低估了中国方面的造舰能力,短时间之间,中国也已经在沿海兴建了19个大型的造船厂,其中在中国海岸有12个,位于东南亚的有7个,这些都是出色的深水良港,也会是未来中国海军的众多锚地之一,这些地方全部拥有战列舰的制造能力,哪怕现在,机械和工人实力不行,制造潜艇也足够了,最开始或许速度不快,可是潜艇的制造周期没有那么的慢,哪怕是秦级,制造周期平均下来,也不会超过5个月。
经过一番权衡,特别是跟德国方面联络了之后,75艘的订单,最终被分成了40个35两批的,1916年上半年会完成一批,1916年的年底就会再完成一批,争取一年的时间之中,完成德国的这些潜艇订单,并且把这些潜艇都送到德国来。
等于说,1916年,就会完成这75艘的订单,中国方面没有对订单进行推脱,反而想办法的加快订单给付,德国方面当然是非常欢迎的,虽然这样一来,会让德国的支付能力受到很大的压力,分成三年提供和一年之内提供,这会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一艘80万英镑的价格,75艘,就是6000万英镑,可1916年的年中,巴库油田就会恢复生产,在中国的帮助下,巴库的产量相对于之前又巨大的提升,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财富,在加上中国承诺贷款和分期支付,彻底的打消了德国方面的顾虑,这一个总额高达3亿美元的军事订单,最终完成了签订。(。)
ps: 第一章送到,第二章10点左右!sf0916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技术转让()
!……章节内容开始……认可了价格,记下来就好谈了,虽然侦察机很不错,德国也没有之前的大手笔,500架的数字,被减缩到了120架,陆军会装备50架,海军会装备70架,这样当然不可能完全满足需要,可是快2000万的投入,几乎是一艘战列舰的投入了。
两个大手笔的订购,潜艇差不多3亿美元,飞机也超过了2000万美元,有了这两者之后,会对德国的战略意图有巨大的促进,见识到了中国强悍的科技水平之后,德国有些无奈,被自己的小弟超过,这不得不说是老大的悲哀了,接下来,哪怕在最严苛的战争环境之中,也必须要加强在科技上面的投入,受制于人的感觉,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接受的,只要他们在某些领域获得突破的话,类似庞大的订单就不会出现,即便出现,花费的代价也小很多。
接下来,,德国想要跟中国谈的是后续的东西,在德国跟中国的部分合作之中,是有实物和技术转让的,当年德国是这么对中国的,却没想到,中国用了几年的时间,就青出于蓝了,现在,需要德国走中国的哪一步了。
技术转让,这是提升本国科技的不二法门,中国方面当然也知道,巨额的订单,肯定包括这一点,就如同之前转让的那些,在一定数量之后,是需要把技术拿出来的,签订了和么庞大的订单,都接近4亿美元了,中国当然会拿出部分技术,可是具体哪一个,就需要考虑了,不可能德国要哪个就给哪个,当初中国从德国哪里得到的技术,也只是不太重要的技术。
德国专家的眼光相当的毒辣,第一个要求的技术就是,铝合金的配方和生产授权,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和生产授权。在德国下的订单之中,更大数量的是潜艇,虽然潜艇的技术很出色,甚至独特的外壳技术,让德国人眼前一亮,却没有较大的突破,德国人只是没办法生产的前提下,在中国订购了。在产品的技术等级上面,空军的技术是要比潜艇高的,潜艇不过是把一些项目整合起来。
在得到了德国初步的意向之后,中国方面就立刻给了反应铝合金不可能,这是关系到航空工业的总要东西,合金领域,或许这个铝合金,只不过是后世很平常的轻型铝合金,不是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可这些东西,是最不能转让,材料科技是技术科技,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伴随着大量的实验,耗费,甚至是时间,可以说,科技领域之中,最困难的就是合金,除了运气之外,就只能够依靠则海量的配比和时间,慢慢的寻找合金,甚至有些时候,因为对合金的了解不深入,甚至会漏掉一些出色的合金,本来在一定领域研究而生成的废品合金,说不定是另外一个领域的神奇合金,这在后世的历史之中,比比皆是。
原因非常的简单,材料的投入非常庞大,只是按照合理的配方,制作出一系列的合金产品,只要不符合这方面的性能,就放在一边,不可能全方位的检测这一个失败品的性能,毕竟关于材料学的性能非常的繁多,特定的材料有特定的用途,要一个个检测性能的话,说不定耗费就会让人无法承受的,除非是一些接近成功的材料,或者是某一方面非常出色的材料,研究者才会深入研究机理和性能,一些表现不佳,或者明显是极差的存在,不可能耗费资源去确定他的特性的。
这也是材料学研究领域常见,在后世,甚至有专门对失败材料进行在开发的,这种在开发也不是每一个都开发,只是有选择的,或者有目标的,也只有中国,在拥有了一体机这样的逆天神物之后的,每一个意外获得的材料,都会得到完美的扫描,把无数性能都给展现出来,每一个废弃的材料,都有最少180个大项,最少500多个不同的性能指标,详细程度之高,比起后世重点研究的材料都要高。
正因为这样,中国在材料学上面,已经推陈出新,发展速度比起后世现代化的时代都不遑多让,每天1万个材料配方,这是杨元钊的必要功课,而材料研究人员,在数量庞大的材料,实验性能等,逐步的找到规律,形成一个基本的规则,再反馈到杨元钊这里,最终增加的材料学的底蕴,两者相辅相成之下,中国在材料学的进展相当的猛。
类似侦察机所使用的铝合金,已经是最初级的了,现在在中国飞机上面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第三代的铝合金,不但重量更轻,性能也更加的出色,衍生出了最少十来种体系,特别是发动机之中使用的,耐高温,高压的合金,更是让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中国在材料学上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可是材料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最初级的铝合金,中国都不会授权,这会最少节约的德国在铝合金上面10年,甚至是15年时间,这是核心机密,是不可能的。
中国方面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直接的告知德国这个结果,德国方面也知道的,他也只是试一试,之前在炮钢上面,就遭遇过一次了中国在可以生产出15寸的舰炮之后,德国就想要技术资料,但是被中国拒绝了,到现在,只是出口炮管,现在铝合金就是这样,有了先例,德国当然不会翻脸,他们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这个,对于空军没有什么想法的德国,并没有意识到铝合金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如果有了的话,在成本降低到一个相当的程度的前提下,这个应用的途径还是有的,比如说战舰的减重,虽然说使用轻质木材料的内饰,可以让战舰的重量进一步的降低,可是这种降低,对于战舰的提升效果不错,可惜无法得到转让。
德国的核心要求不是铝合金,虽然这个也非常的重要,可跟动力系统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这个时代,动力是基础,无论是战舰,还是飞机,没有足够的动力,都无法获得出色的性能,中国之前的动力,就让幻想级这个接近5万吨的庞大战舰,拥有充沛的性能。
现在,就潜艇之中所表现出来,中国的动力领域更加出色,至于飞机,则证明了在小马力发动机上面,中国微缩的优势,一个不大的飞机上面,装入了一个1500马力的发动机,这并不是德国没办法制作的发动机,可是要想做的这么小,这么高的推重比,这几乎是不可能。
德国这一次长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要求潜艇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