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时代-第10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之前,中国对于巴库没有多少机会的话,现在。伴随着俄罗斯人点燃油田,机会终于到来了,在这个时代,对于石油大火还没有扑灭的方法,虽然看起来燃烧了10个油井,对于德国而言,对于这些燃烧的油井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一个财产而已,在努力了没有办法之后。就不再管他了,反正这个火。又不会一直燃烧下去,燃烧的时间长了。总会熄灭的。

    可是当中国从各个渠道之中传来消息,石油是易燃品,一旦燃烧就很难熄灭,只要不进行灭火,很难熄灭。

    德国有些不相信,之前是没有想到,求助了几个石油方面的专家之后,就紧张了起来,10个点燃的油田,最小的日产1200吨,最大的日产4800吨,平均下来的日产量在2。9万吨左右,这可不是小数目,一年千万吨,换算成钱,可是超过3亿美元,一想到这么庞大资金,白白的燃烧掉,几年没办法利用,德国就肉疼不已。

    在这个基础上面,中国提出了可以帮忙灭火,并且提出了在研究的前提下,可以让巴库的产量少则提成40%,多则提升的3倍,这样的说法立刻吸引了德国的,巴库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可是一年有一千万吨无法生产,他的价值本身就有些降低了,中国人提出的,可以灭火,就代表着每年给德国增加3亿美元的收入,更别说提升产量,哪怕达到最低的底线,40%的程度,这个产量也是千万等级的,至于3倍,德国只是把它当成是虚张声势的,3000万吨的产量,提升3倍,不就是一亿吨以上么,这可是每年的产量,换算成美元,好几十亿,这笔钱,绝对会让德国疯狂。

    经过简单磋商,德国原则上同意了中国的介入,唯一有些疑惑的就是,中国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

    中国在石油领域一直都很重视,哪怕没有开发大规模油田,可是以延安油田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毕竟,未来整个世纪,石油会成为关系到世界发展的能源,在某种意义上面,比煤炭重要的多,这种情况之下,不计成本的投入,加上一些提点,让中国在石油科技上面非常高。

    除了钻探的深度,新式双头钻井的开发,甚至连石油最偏门的石油灭火,中国也有涉猎,为了研究这个,中国特别拿出来好容易获得的石油储备,实验整个石油灭火,一共花费了10万吨的石油储备,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几年以来储备石油二十四分之一,这样的代价,让中国造就了一只出色的石油灭火队伍。本来,中国国内,对于这么大的代价造就一个可能永远都使用不了的石油灭火队,颇有微词,但是谁想到,却成为了中国跟德国谈判的砝码,杨元钊的先见之明,似乎更加的神奇了。

    这不是杨元钊的先见之明,杨元钊可以预见到一战的爆发,是因为他熟知历史,可是历史上,德国根本就没有攻陷巴库的,也就不可能有点燃油井历史,不知道历史,就别说改变历史了,杨元钊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石油大火,无数油井的熊熊燃烧,不但造成了海量的损失,也造成了波斯湾一代的生态危机,几乎整个世界的灭火队都去尝试了。

    正是这个记忆犹新,让杨元钊选择,在国内的石油没有开采的时候,选择了弄这么一个油井灭火队出来,后世的经验,一体机的材料,加上不计成本的投入的,成就了这个油井灭火队的强大,并且在这一次巴库使用上了。

    经过了短暂的磋商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石油大火可以由中国来对付,一口井也是一笔财富,白白的少,无法扑灭,永远的燃烧下去,跟生产,这是两个概念,整个合作计划的基础,就在于灭火方面,只有灭火完成了之后,才会有接下来合作计划。接下来的合作计划更加的庞大,巴库的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在是有灭火之后,也会交给了中国。

    中国在达成协议之后,立刻让国内的石油灭火队出马,这个时候,每早一天的灭火,就代表着早一天的获得收益的,按照跟德国的约定,其他油田的产量3成,会用于跟中国的交易,而灭火的油田,最少有6成,至于剩下新开辟的油田和增加的产量,则需要细细商谈,原则上,按照4:6分成的方法,德国6成,中国4成,而在德国的6成之中,也有4成可以用来跟中国交易。

    就算按照目前巴库3000万吨的年产量,这样的分割方法,也会让中国获得差不多巴库4成以上的产量,如果增产了,会获得更多的,一年1500万,甚至是3000万,5000万的石油,足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和海空军做任何的事情。

    飞机直飞巴士拉,中国的飞机还在保密,可是一队消防队从中国的西北复地,飞往巴士拉,这根本不是问题的,之前就紧急的送过一次特种部队,当时可是数十架,现在加上人员和物资,也不过是4架飞机,稍稍调整,让晚上通过的陆地和降落,就可以了,这样的起飞降落,又不是第一次了。

    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巴士拉,然后通过3b铁路中转,在伊斯坦布尔下车,用越野车跨过千公里的旅程,最终抵达了巴库,然后投入到了紧张的灭火工作之中。

    10万吨的石油消耗,大量实验,一体机的新材料,用这些塑造出来的石油灭火队,简直是石油大火的天敌,第一天就完成了对巴库最大的4800吨产量的巨型油井的灭火工作,明火和暗火都已经灭掉,只要把油井重新的树立起来,然后通过修整石油管道,就可以开启生产。

    本身还略有些心不在焉的德国,一下子就欣喜若狂了,4800吨的产量,换算成美元,每天就有十几万美元,一年数千万,这笔钱,绝对不能说少了,这只是第一个,还有后续的很多,按照一天一个的话,10天,就可以完成后续的扑灭工作。

    事实上,接下来的工作更加的顺利,只用了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油井灭火的工作,看着一片黑烟,却没有热量的油井,就算是德国方面的石油专家也惊叹不已,按照他们的估计,最少要1个月,甚至是半年才有可能扑灭的大火,就这么轻松的被扑灭了,第一个条件达成了之后,接下来,德国跟中国,将会在巴库石油领域,进行全面的合作。(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开启钻探() 
中国灭火队的效率,让德国非常震惊,当然了,也比较欢欣鼓舞,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在欧战开启的第三个年头到来的时候,德国高层清晰的认识到了,要坚持下去,人力和国力只是一部分,必须要有钱。

    钱能通神,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确切的说是财富,在马克被中国拒绝,只能够拿出真金白银和货物来交换的前提下,之前的德国只能够拿出一些基本的矿物和对外输出,巴库的获得,对于德国来说,至关重要,几乎是花费了一年的准备,并且大军奋勇,这才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10个油井燃烧的时候,每天都有巨大的石油被燃烧殆尽,本来可以开采到3万吨的石油,却白白的跟燃烧掉,说不心疼那是骗人的,可现在,油井大火被中国人扑灭,在收获了10个油井,只要经过一周左右的设备安装之后,就可以重新的喷发,让德国高层大喜,他们迫切的希望,及早的投入使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人又提出了使用它们的设备,这些设备已经通过海路,运到了伊斯坦布尔,只要德国方面答应,就可以运过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完成。

    这倒是出乎了德国人的预料了,在夺下巴库之后,确切的说,在攻克巴库的第一时间,他们也谋求采油机械,可是这个时代,采油机械能力最强的是美国,美国从德克萨斯石油开始,到墨西哥湾,可以说用石油创造了财富神话,不但采油的量大量增长,连机器也是世界上最强的,之前巴库就是用的美国产品,不过是20年前的产品,已经落后了这个时代了。

    只不过,美国跟德国。目前处于敌对的状态,别所是石油设备这样的至关重要的设备,就算是普通产品,也相互不流通。在遭到了拒绝自后,他们本来想要自己研究,现在中国提出了这个要求,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中国已经不是几年前,贫穷落后的中国了。在科技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制造出幻想级这样,德国都有些侧目的大型战舰的前提之下,这样的中国绝对可以称之为工业强国,在油井灭火上面显示出来的高效率,让德国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石油设备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