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仙风道骨,气场强大。即使没有那珠网,其降临也足以比十个张良气势更盛!反倒是那珠网与其全身的装扮不太匹配。
那仙人与巨人对视良久。竺嵩看得出,二人都全神贯注在对方身上,气氛异常紧张……
后来但见那巨人盔顶的宝珠一闪,仙人深呼了一口气,缓缓上升,进入天穹。
巨人伸出一只大手,对竺嵩道:“鬼旗。”
竺嵩早忘了那鬼旗的事,愣了一下,随后向怀中翻找,后在腰间摸到,递予巨人。
巨人接过,又说了句:“先莫回鬼界。”随后身形变淡,渐渐消失。
竺嵩赶忙最后问了句:“你叫什么?”
“蚩苗。”
(本章完)
第29章 5…1 前缘尽毕()
竺嵩一头雾水。自从张良出现,自己发狂、云儿离去、丝竹管弦反目、巨人蚩苗和那仙人降临,没有一件事不让他迷惑。也许回鬼界会有答案,偏偏蚩苗不让自己回去,那巨人的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他回想前情,决定先去洛阳。只是他目前熟悉的还只有到开封的那条路,“对,先回开封,再出西门去洛阳吧。说不定还能顺道探望一下应曜和白云鹤,向他们问计。”
竺嵩一边想着,一边摘下那英招之弓,拨弄那弓弦。没想到那神弓本不需要箭,一被拨弄,即向前方直射出去一箭!幸而竺嵩并未将弓端起,只是朝向地面发射了一道阴光,将地面穿了个洞。
他觉得这宝贝有些意思,但带在身边多有不便。于是他参考大丝所制五行丝竹袋的方法,深入圆丘地下深处,催动九头蛇杖辟出一个宽阔的空间,同时发现这九头蛇极善吃土……
随后他重布这洞壁的元素,令其以五行顺生之序由外至内,并在洞顶和洞底各画一个太极图,分别以灵龟、神蛇之力结成暖、寒之气,灌注其中,那两个气团便旋动起来。
最后他将这洞内的内层析出,浓缩为一个手掌大小的囊袋。他试着将神弓塞入囊袋之中,那神弓便在这洞中的半空出现;将手伸进宝囊,也可顺利取出宝弓。“好,这宝贝就叫轩辕褡吧。”
“可惜如今没了小管,以我之速走南闯北多有不便。”竺嵩想着,却一转念,“如今我有龟蛇在身,还替代不了一个小管?”想罢,他将意念传入九头蛇杖,将其投向地面,那杖立时变为比大管还大的九头巨蛇。竺嵩飞身而出,跨上蛇身,向开封方向飞去,很快抵达西门之外,此时正是上午辰时。
有了之前的经验,竺嵩发觉,这鬼身虽有方便之处,有时也会不便。人间行走,最好还是有一个人身。
他思之再三,然后调动灵龟之力,将其传入艮卦物质之用,就地取材,以附近土壤中的诸般元素,加以观想自己原本的形貌,赋予了自己一张人皮。
他又觉得那金玉之甲和九头之杖也变为阳间通用的有形衣物才好,这样一思,那甲与杖自动变化,现为一件同款的阳间软罗之衣和一条蛇皮腰带。
做完这些,竺嵩忽然想起那时从轩辕林中起出的金银。“当时是以五凤楼顶层为落脚点,后来一直没回去,或许还在那里。”想罢他走近城去,却听到人们正在热议这开封城中刚刚发生的异事——五凤楼顶层今晨不见了!
有人说那顶层受的日精月华太多,化为凤凰升天了。有的说那顶层本就是仙人们来人间聚会的琼阁,否则怎么常年不开……竺嵩知道这人间之人最好以讹传讹,那些解释自不靠谱,但此事本身应该不会有假了。
竺嵩心中疑虑:“我才将应曜在此之事对那蚩苗讲过,难道是他……亦或是四皓……”总之他总觉得此事似与自己有关,莫不是与此地缘分已尽?或真因为自己口风不紧连累了应曜?
竺嵩一边想着,一边又寻那白云鹤的卦摊,发现也已不在。“哎,走吧!”
于是竺嵩问明了洛阳城的方向,怕人们惊异,便穿入地下,借土遁疾行,虽比坐骑慢些,到底路途不远,不到巳时便到了。
竺嵩上下打量,见已是一座大城的地下,自己所在之处似有不少前朝的断壁残垣。
“这却帮了我。”于是竺嵩四处搜捡,找了几件看上去名贵华丽之物,投入轩辕褡中。这才寻了一个人所不至之处,飞身穿出,然后绕到街市,见这洛阳城中的繁华只在那开封之上。
竺嵩在人群中穿梭,边走边看,忽然发现对面走来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个头稍矮,身材适中,气质神采不似这城中旁人。此人的头上竟被一团绿雾笼罩,凡人所不见。
竺嵩来了兴趣,上前搭话:“兄台,可知这城中哪家客栈不错?”
那人稍稍打量了竺嵩一下,然后停下脚步,指着旁边的一家店说道:“哦,在下听说这家就还可以。兄台不妨一试。”说罢一抱拳,继续上路。
竺嵩追上去,“诶,再麻烦兄台,这里哪里有可以出手宝贝之处?”
“宝贝?古董?”
“是是。还请指点。”
“这……在下刚好有一家熟识的古玩店铺,一会儿便要路过。不如兄台与我同行?”
“好啊!有劳了。”
“别客气。兄台是哪里人啊?”
“哦,开封。”
“哦?听说开封城中出了件五马鸣冤的奇事,兄台可知?”
“这个自然,那五匹义马带着诉状、人证和物证,到开封府衙为被害的主人击鼓鸣冤。当时在下正在那府衙门前,亲眼看到。听说那被害的甘老爷就是这洛阳人。”
“果真如此?真是奇哉!不瞒仁兄,那甘老爷还是家父的朋友呢。”
“哦?听说那甘老爷全家死在开封,如今后继无人了,是么?”
“如此说法也非确论。据我所知,那甘老爷还有一房夫人,姓杨,本是丫鬟扶正的。前几年甘府买卖衰落,欠下范老爷、熊老爷不少银钱,无力偿还,便把那杨氏抵给这二人,没想到那范老爷的公子名唤范苹的竟与那年轻的杨氏一见钟情。
后来范苹便因难忍其父与熊老爷二人玩弄杨氏,将二人杀害,随后自尽。杨氏则投水自戕,只留下两个女娃——大红和小娟。”
“竟有这事!”
“这还不算完。那甘府的买卖连年不善,欠债越来越多。于是甘老爷派唯一的儿子去开封讨债,以便周转。没想那公子竟没能回来。转年甘老爷又去,还是家父与其同往!因家父有事先回,那甘老爷还写了封信,嘱家父亲转交甘夫人。
之后家父路上有事耽搁,直至上个月才归家,将信交给家母,由家母转呈甘老夫人。那之后,那甘老夫人或许实在顶不住压力,竟亲自赶往开封,同时将家中仅有的几个仆人一同带去,恐怕本已抱着一去不归之心了。”
“竟有如此渊源……”
“是啊。那杨氏投水前,本已将大红和小娟交回甘府抚养。那老夫人走时却没带上她们。不多日,债主们闯入甘府,将其中洗劫一空,这才发现,那两个女娃已经饿死。”
(本章完)
第30章 5…2 至妙园林()
二人边走边聊,走到一家古玩店门前,那人抱拳拱手:“还没请问兄台尊姓?”
“在下竺嵩。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刘清。竺兄,这就是小弟说的那家店铺。”
竺嵩早已看到,那家店铺名曰“玉华居”,门面素雅,古朴干净。
“竺兄,请!”
“请!”
竺嵩边向内走,边伸手到轩辕褡中,尽量掏出一个较小的器皿,是一只微小的青铜鸭尊,器形奇特,雕工细腻。
竺嵩正要拿到柜台,被那刘公子一把拦住,“等等!”随后他满面陪笑道:“竺兄,不瞒你说,家父经营的也是这古董生意。在下自幼看家父摆弄这些东西,因此也粗知一二。刚才在街上多有不便,这才将仁兄领到这里。如不嫌弃,先让小弟长一眼如何?”
竺嵩闻言,便将那鸭尊欣然交到刘清手上:“贤兄请!”
只见那刘公子双手撑起一块白绫,用它接过那鸭尊,左右上下地看了个遍,随后说:“仁兄,依小弟看,此乃东晋之物,年代不算久远,只是器形甚为特别。仁兄若在这里出手,恐换不了几个钱。倒不如匀给小弟,弟愿倍与其值,兄长以为如何?”
“但凭刘兄兴致!”
“好,爽快!”刘清立即收起鸭尊,从腰中的荷包里取出一锭大银,“竺兄,这是定银。呆会儿到我家中,小弟还有酬谢。如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