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程子介又在县城里转了一圈,然后去双河郊外的地里看了看。虽然他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看着地里一片绿油油的,还是知道种地的事情也是一切顺利。
逛来逛去,好像只有程子介自己一个人无所事事。心情轻松,时间也就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炽热的太阳就逐渐西沉,正在双河郊外的原野上独自信步漫行的程子介突然看到一列车队,正从南方的公路上抵近城区。定睛一看,正是邓团长带领的那些去了白尾的部下们。
于是程子介停止了闲逛,大步赶回了校园‘门’口。
车队在大‘门’外缓缓停下,邓团长带着弟兄们纷纷跳下车来,而李建斌已经迎出了大‘门’。两人一边‘交’谈,一边看着大家将半干的腌鱼一筐筐地抬下车,搬进了校园内。
程子介老远就闻到了车队散发出来的浓烈的腥味。特别是在这夏日时近黄昏的时分,更是让人有些作呕。他大步走向两位部下,李邓二人也迎上前来,大声地打了个招呼。
程子介打量着显然又晒黑了些,而且神态疲惫焦虑的邓团长,知道他忧心鱼塘,赶紧安慰道:“老邓,别着急,白尾那么多鱼塘,我们本来就吃不完,也不可能全部保住的。”
邓团长疲惫地叹了口气,上前递过一支香烟,垂着头道:“老大,对不住……你为了大伙在外面出生入死,我们却连你好不容易拿下来的鱼塘都管不好……”
“说哪里话。”程子介点燃香烟,笑道:“缺电嘛。没办法。就算有电,那么多塘,人手也顾不过来吧。”
“哎。”邓团长也狠狠地吸了口香烟,满面愁容:“老大。这样的情况要是持续下去,怕是后果不太妙啊……这几天天晴,其实还好。要是遇到‘阴’天,下雨前的闷热天气,估计大多数鱼塘都会死鱼reads;。”
“嗯……”程子介拍了拍邓团长的肩膀,安抚着这位忠实的老部下:“死鱼就死鱼。我们现在的人,也吃不了那么多鱼塘的鱼……对吧?实在不行,就放弃一部分鱼塘吧。老李,你觉得呢?”
李建斌也只能无奈地点点头:“是啊,没办法。人工鱼塘本来就非得靠机器打痒……没电的话,说什么都是白瞎。”
三人沉默着吸了一会香烟。程子介思索着,问道:“老李,老邓,我们算算我们有多少鱼塘就够了,其他的鱼塘,暂时放弃吧。”
邓团长赶紧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展开看了看,然后问李建斌道:“老李,我们拿下白尾的时候,白尾共有两百一十九口人工鱼塘养着鱼。水面面积共有一千零三十五亩。对吧?”
李建斌也从身边从不离身的一直公文包中翻出一份材料,点头道:“对。还有些养着虾蟹的塘,不到一百亩的水面,问题不大。”
“白尾那几个老养鱼的,和水产技术员都说了,像我们现在这样不能像以前那样仔细打理的,每亩水面每年还是能出七八百斤鱼。”说到这儿,邓团长顿了顿:“以前每亩水面他们至少都能出两千斤,甚至有人一亩水一年养出六千斤鱼的。哎。”
“差不多。”李建斌又看了看材料,计算了一下,道:“老大,我们现在有一千多人,按两千人算,每天五百斤就差不多了……这么算的话,大概留个三百亩就足够了……”
“嗯。还有白尾湖呢?”程子介问道。
“对。白尾湖。听白尾的弟兄们说,如果不打理,白尾湖每年出个五十万斤鱼也没多大问题。那儿不会缺氧什么的。”
“行,那就这样吧。”程子介点头道:“大家都别多想了。我们消耗不了那么多鱼,也没足够人手去打理,还没电……就留三百亩水面的鱼塘,够我们自己吃的就行。白尾湖的鱼,算是给军队供给的。”
说着,程子介又向两位助手解释了自己和严少将达成了供给鲜鱼的口头协议的事情。
。。。
:
第419章 神速()
既然这是程子介做出的决定,两位老助手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txt电子下载/。 更新好快。等程子介说完,邓团长马上请示道:“老大,既然和部队的说好了,那我明天还是带着弟兄们再打些活鱼,给部队送过去吧?反正白尾能运活鱼的专用车有很多。”
程子介沉‘吟’片刻,道:“还是先别急。这段时间部队的事也多,我们等会先联系一下,看他们方便不方便。方便的话,就给他们送一批鱼过去吧。”
“哎。那行。”邓团长连连点头。程子介笑道:“老邓,你也辛苦了,没事就早些回去歇着吧。”
“我不辛苦。等大伙把鱼都搬下来再说。”邓团长虽然满脸倦‘色’,却毫不在意。于是程子介也不勉强,三人一起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大家将一车车在夏日黄昏里散发着浓烈腥味的腌鱼卸下,搬进学校内存放。苏田田已经在登记管理,这些鱼还需要继续晒个几天,等彻底干透以后,才能长期保存。否则,现在的高温天气,这些鱼随时会变质。
程子介一边看,一边与邓团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白尾的灾情。这次邓团长足足带回了两三万斤鱼,甚至还有万余斤死鱼因为处理不及,在这炎热的天气下已经迅速变质,只能在白尾就扔掉了。还得先从鱼塘中把那些死鱼赶快捞起来,否则,很多鱼塘都会很快变成一塘臭水,塘内剩下的活鱼也难逃一劫。结果,光是这事就空自消耗了不少劳力。
这实在是不小的损失。这么多鱼,足够大伙吃十天半月的了。
看着几辆大卡车上的鱼筐全部卸空,大家准备返回学校内时,一直在一边思索着问题,没有‘插’话的李建斌突然问道:“老大,缺氧大概是因为人工鱼塘里鱼的密度太高了。我想着,能不能降低每口塘里鱼的密度,这样会好一点?不用放弃大部分鱼塘。”
“降低密度?”程子介知道自己缺乏相关知识,不假思索地答应道:“叫技术员来问问吧reads;。”
于是李建斌很快就召来了几名白尾当地的老养殖户,还有那名专业水产技术员。程子介为他们发放了一圈香烟,然后询问了这个技术问题。( ’)大家马上展开了讨论,然后达成了共识:
这个办法有可行‘性’。
最后,那名技术员作出了专业‘性’的判断:“因为一直该收的鱼没收按理说,真正有人管的塘个把两个月就该打一批鱼的。我看着,现在有些塘都到了每立方的水一条鱼的程度,怎么可能不缺氧。要是每口塘都打一批鱼起来,维持在一个低密度的水平,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缺氧、鱼病什么的……都不用怎么担心,还不用怎么管理。就是……这么多鱼要打起来,工作量太大了。而且,要全腌起来也得不少人手,还要无数的盐。”
这也是问题。程子介想了想,马上作出了决定:“没关系。我们可以叫新金六旺的都来打,他们打起来的鱼‘交’给我们一部分,其余的他们自己拿走。实在不行。”程子介顿了顿,笑道:“还可以叫部队的也来打。他们要是有空的话估计也愿意。这样最少我们不用把鱼塘废了,还能做个大人情。”
“老大好主意”李建斌一拍大‘腿’:“这样就不用废塘,以后那些塘就稍微看看,就够供应大伙了。今后要是人手增加,有余力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再恢复生产。”
众人都兴奋起来,热烈地讨论着。不知不觉夕阳已经落山,校园内亮起灯光,那些从白尾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散去多时。
程子介最后笑道:“那我们这就去联系部队。至于新金和六旺……”
李建斌赶紧答应着:“我早上已经照老大的吩咐,派了人去通知他们两处当家的,说老大回来了。刚才中午去的人已经回来了,说两家当家的都准备明天早上来,和老大见个面,谈一下我昨天和老大说过的那两件事。这事就明天再一起说吧?”
“行。”程子介点头道:“不急于一时。我们去找霍少尉,先让他们和部队的联系看看。”
“哎。”李建斌满脸笑容地答应着,邓团长也松了口气。于是几个人和程子介一起走向学校大‘门’。众人还没进‘门’,就看到县城空‘荡’‘荡’的街道尽头,几个人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reads;。
领头的正是任乐瞳。那家伙一边飞快地骑着车,一边还挥着手臂大声喊叫着。
程子介隐约听见他是在喊自己,皱了皱眉头,停住了脚步。看着任乐瞳将自行车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