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坐一把滑梯了。
甬道高度有四米,宽度却只有一米多,我们只能排成一列进入。进入后我抬头看向顶部,顶部的装饰结构和地板完全一样,要不是因为看不到我们自己,我就会以为头顶是一面镜子。
等我们在甬道中开始行走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我感觉脚下的步伐极其的轻盈,就好像全身的体重都消失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再仔细的感受,完全有一种在月球行走的失重感,没走几步,大家已经欢快的跳了起来,轻轻一跃就能出去三四米。
最开心的要数胖哥了,打记事起,他就比别人多承受很多体重,在这失重的状态下,他终于可以用跳起老高的方式,享受着这种,减肥成功后,摆脱地心引力的快感。
刚才还是生离死别,没一会的功夫,大家就玩得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是这群人心太大了,还是这里过于神奇,早就让我们忘记了一切不愉快。每个人都洋溢着欢乐的表情,蹦蹦跳跳的往下走,没几分钟就走到了斜坡的底部。
又拐弯向上走,这个坡的弧度很大,感觉有点超出物理范围了,我自身的感觉,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大于垂直角度的,但是脚下的轻松感,并不影响我们前行。
本来还头疼这么光滑的地面,上坡一定很难,没想到在这种极小引力的作用下,上坡也变得如履平地,无比的轻松。大家还没玩够,就已经到头了。
顶头是一堵墙,墙被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下面两米的部分堵得严严实实,上面两米的部分开了一个窗,和我们进来的门大小差不多。
本来是要别人帮助才能上去的,这回好了,连最不擅长运动的陆姗,跳起两米都是轻轻松松。
为了防止突如其来的危险,我率先跳上去观察外面,轻轻一跃就扒住窗沿,探头往外一看,我彻底蒙了。
我带着不解的表情,就跳回了甬道里。
大家都问我看到什么了?
我琢磨了好一会,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就把问题交给大家一起思考。我组织了一下语言,清了清嗓子就说:“外面是雄英论酒煮梅青。”
大家没有听明白我的话,陆姗更是上来摸我的脑门说:“你发烧了吧?怎么语无伦次的?”
我使劲摇摇头,然后用奇怪的语调说道:“外面还是那个场景,青梅煮酒论英雄,不过……”
“不过什么呀?急死我了。”花姐着急了,没等我继续说,就自己跳上去看,这一看,花姐也哑巴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
我这才继续描述,我看到的画面:“外面也是那个论英雄的场景,和之前那个石室里一样,只不过,只不过这回是倒着的。”
赵铁锁疑惑的问:“倒着的?刘备考验曹操?”
我被他这么一问,给问乐了,我笑着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说倒着的,是因为所有东西都翻了,凉亭跑到房顶了。”
燕秋挠挠头说:“倒过来了?那水呢?小河里的水也倒了?”
她这么一问,我身上一阵麻,对呀,有水的,我仔细回想,刚才好看看见水了。没多想,我又跳上去了,又仔细的看了看河水的位置,河水居然也倒过来了,就在和原来地板一样的房顶上,横着流过。
看到这一幕,我完全惊呆了,这怎么解释?水能在房顶上流,不往下落,怎么解释也是胡说,怎么解释也没法解释通。我急了,直接一撑就翻了出去,一出了甬道,我就感觉天旋地转,房顶好像有极大的引力,把我使劲吸了上去,我后背吃力,狠狠的摔了一跤。
等我再站起来的时候,使劲揉了揉眼睛,眼前的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凉亭还是那个凉亭,雕像依然是那两个雕像,这明明就是我们刚才走进甬道的石室,我面前就是那个我们进去的门。
我再一次走进了甬道,抬头一看,千古奇观,其他五个人,正倒着站在我头顶的天花板上,也用同样惊奇的目光看着我。
胖哥瞪着眼睛问我:“展枭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马上又退回了有凉亭的石室,然后再走进甬道,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们还是站在我的头顶,和我头对头成倒象。
我回头看看外面,又向前看看甬道里面的下坡,好像明白了什么。就使劲的往前跑,因为重力很小,我也跑得飞快,两分钟就跑到了他们身边。
这下我全都明白了,那个抛物线一样的斜坡,根本就不是大于九十度,而是等于一百八十度,直接折回来,尽头就是入口,尽头的窗就是入口的门。我们只不过在里面,顺着甬道翻了个跟头。
我先是把自己的理解,含糊的说给他们听,也不知道他们听明白了没。之后我又让他们原路返回,从入口回到了之前的石室里。
只有胖哥留下了,他非要见证奇迹,从窗户出来。于是我们就目睹了胖哥,从半空中跳出来,然后大头朝下摔在了地上,摔得七荤八素的。也不用我再解释,实践出真知,大家看过胖哥的惨痛经历后,也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知道现象的存在形式,但却不知道现象产生的原理,我们又开始绞尽脑汁想原因,如果不找到这里存在的科学解释,我估计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这间石室了。
之前的八字甬道,是用墙砖的纹路迷惑了我们,这个失重的甬道相比之前,更加简单粗暴,直接让我们头朝下走回原位。根据我所学的知识,我总结了四个字“匪夷所思”。
第三十章 循环理论()
要想在我们感觉不到的情况下,让我们倒过来,那有一种可能就是滚筒。我们是走进了一个滚筒里,我们往前走,地面就跟着滚。不过这解释不通,因为如果是滚筒的话,我们进去什么样,出来还应该是什么样,不可能看到景物全都倒过来。
那还剩一种可能,就是隧道没变,地心引力变了,人为的改变地心引力,别说是曹操,就是女娲来了,也根本办不到,可我们经历的一切,又都如此真实,而且它就摆在那里,如果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再经历一次。
众人想了半天,也无济于事,我从赵铁锁那里拿来军刀,在地板上画了一个甬道的草图,画完了感觉是一个子弹头的形状。
燕秋盯着我的草图,使劲看了半天,破口而出:“我明白了。”
就好像一道超难的谜语,有人想出了答案,我们竖起耳朵就等着燕秋揭晓。
燕秋指着草图说:“真相只有一个。”这妹子还真是有童年,柯南的台词也冒出来了。
我们没工夫去埋怨她卖关子,还是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她,等待答案。
燕秋笑着说:“是磁铁矿,这个下七垣村,在哪你们知道么?”
大家摇摇头。
我说:“不就在河北么?漳河边上?”
燕秋继续说:“在磁县,古时候这里是产磁铁矿的,所以才叫磁县。”
胖哥问:“然后呢?”
燕秋又说:“这里的设计,应该就是通过墙外的磁铁矿,不管是人为的,还是本身就存在的,这磁铁矿的磁场和地心引力形成了抵消,就会让我们感觉在里面失重,同时又大于地心引力,所以我们就不会有头朝下的感觉。”
文化人之间交流,就是那么顺畅,我已经听明白燕秋的解释了。
某些人还是有点糊涂,尤其是胖哥,露出的表情比之前不知道谜底的时候,还疑惑。
燕秋说的无非就是,这里是磁县,有磁铁矿,我们进入的那个甬道,外围被合理布置了磁铁矿,磁力大于地心引力,让我们在改变地形的时候,依然感觉是头上脚下的直立。就好像地球是圆的,但是世界各地的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是站在球面上的。
得到答案就轻松许多了,我忙问燕秋:“你是怎么想到的?”
燕秋说:“你不是早想到了?还来问我?”
我表示疑惑,问她:“你说的什么意思?我没想到呀,我正迷茫呢。”
燕秋瞪大眼睛看了看我,又指着地上的草图说:“你不是画了个磁悬浮列车么?就是这个理论呀,磁悬浮列车就是通过磁力,来抵消地心引力的。”
我一听顿时傻了,我这一生完完全全是毁在自己手里了,不光脑子没人家灵活,连绘画技术也这么差,明明画的是甬道的草图,居然被看成火车头。我也不做解释,高深莫测的笑了笑,以此掩盖自己的无知。
理解了甬道产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