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的一声,逍遥子身上的金芒给一股剧烈的鬼气吹散,他朝后飞了过来,滑动了一段距离停了下来。
“是殷仇间。”
张正清静静的凝视着眼前的男人。
“血煞鬼尊?”
逍遥子不可思议的盯着眼前的少年,20多岁的样子,他是第一次见到,但血煞的名号,已经在他儿时,还未继承九子斗言
之时便已经听闻。
这会殷仇间停了下来,眼前的老人走了过来,逍遥子也认得他,血煞鬼尊的左膀右臂,修罗恶鬼。
“道士,少爷说了,这里的事情与你无关,请你下山去。”
逍遥子一动不动的盯着眼前的老人,看起来60多岁,皮肤干瘪,但刚刚的那一下,直接打散了自己身上的术法,而且没有
伤到自己。
“张兄你自己小心。”
在逍遥子离开后,张正清站起身来,静静的盯着走过来的殷仇间,他去过血煞殿一次,并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这个鬼尊是
七个鬼尊里,最令人生厌的一个,很阴险。
“璀璨星极在你手里吧?”
一瞬间张正清就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盯着殷仇间。
“为什么你会。。。。。。。。”
“我至不过是来遵守某个约定的,可能无量那道士都已经忘记了,呵呵,你手里持有的东西是打开某个东西的钥匙,现在最
好打开比较好,否则的话,这里方圆几百里内将会寸草不生。”
张正清打量着殷仇间,之前他逐一的拜访了七个鬼尊,是为了确认某些事情,他们代表了鬼的至高点,而不管过去了多少
时日,张正清依然在思索着,鬼与人的问题。
“没事的小伙子,我们是讲道理的,少爷他真的是来完成以前的约定的,我记得那会我们来无量山的时候,不是有一座无量
观吗?”
眼前的老人四下看着。
“无量观已经给毁掉了,庄伯。”
给殷仇间叫做装备的老人无奈的叹了口气。
“世态炎凉,人道里的高手们,竟然连那些家伙也打不过,还真是替人道堪忧。”
“庄伯,你可以一边去吗?我这里有正事。”
庄伯呵呵的笑了笑。
“正事,少爷,你不过是想要地上的那藤子吧?真当我老眼昏花了,又想把我蒙在鼓里。”
殷仇间转过头去,瞪了庄伯一眼。
庄伯哈哈大笑着。
“怎么样少爷,我可不是当年的我了,你。。。。。。。”
“是小嵘那家伙告诉你的吧?”
马上庄伯脸色就垮了下来,一副不爽的样子。
“是我自己根据你一路来的言行。。。。。。。推测出来的。”
张正清最高不懂的就是眼前的这个鬼尊。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你跟我来。”
殷仇间说着直接走了起来,张正清跟了过去,从他的眼中看不到敌意,但张正清还是警觉的盯着殷仇间,一只手握住璀璨
星极。
“那是你们道门的东西,对于我们鬼类来说就是一块废物而已,我不会抢的,你最好小心点,外面的那群道士,可不是那么
简单的,表面上并没有和你说什么吧,但都知道这东西在你的手里,只不过都在偷瞄着,想要私藏。”
张正清瞪大了眼睛,想起了之前玉琼子和他说过的时候,盯着的是他的怀中,不禁背脊一阵凉意。
“这无量观存在于此,你觉得是为什么?”
“为什么告诉我那么多?”
殷仇间微笑着摇了摇头。
“你这种心性纯良的人不多见,也不会有什么坏心思,所以我愿意告诉你一些东西,当然了,人鬼自古就是势不两立,这些
年里你接触了那么多的鬼类,觉得我们鬼也有好的,但是,鬼是恶的?人是善的?是人还是鬼?不但需要用你的眼睛,也需要
用你的心去看。”
“多谢阁下。”
张正清说着,拿出了怀中的璀璨星极,在太阳底下,一块散发着柔亮光芒的透亮石头,形状有些奇特的锥形石头。
殷仇间举着一只手,轰的一声,石块四散,地面开裂,在三清象的下面,出现了一个镂刻过的不知名图案,好像螺旋一般
,中间有一个小孔。
“为什么你会知道?”
“当然是无量老道士告诉我的,呵呵,当年建立无量观的时候,我也在场,只不过那会我刚死掉不久而已,说起来也是巧,
呵呵。”
张正清靠了过去,手里握着璀璨星极,中间的小孔,透着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
&2
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道心12()
夕阳的余晖划过树林,林子里陷入了黑夜,一堆火焰燃了起来,张正清静静的盘坐在火堆旁,对面的青阳子喝着酒,一言不发
。
落日之前张正清所说的东西,青阳子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
“道长,今天黄昏我所说的,你会如何?”
青阳子睁开了半眯的眼睛。
“璀璨星极,不单单是道门的至宝,而是枷锁。”
短短的一句,张正清从怀中摸出了璀璨星极,握在手里,一抹柔亮的白色光芒透了出来,他另一只手收起了血红色的鬼络
。
“原来如此,今天他们无法觉察到璀璨星极就在你身上是因为这根鬼络。”
“道长你刚刚所说的枷锁究竟是什么?”
青阳子站起身来,掂量了下酒葫芦,最后几滴酒滴入了嘴里他扔掉了酒葫芦。
“我与你说一段故事。”
2000多年前,道的开创者老子,在游离了诸国,在反复的印证与思辨中,开创了道,留下了大量可供后人研习的经文,道
起初与诸多的学派并列着,虽然声名在外,但与各大派别基本是处在一个争辩的阶段上。
而当时各国战乱不断,各路君王诸侯都在摩拳擦掌,他们更加信奉的是法家,兵家,鲁家等类的对于国家极为有利的学说
,而道只能位列在这些学派之后。
虽然弟子众多,但道在初期却是颠沛流离的状态,道人在不断的积极与当下的社会力求能够教化世人,然而世人依然只有
温饱,只有安稳,对于道的存在,并不认可。
天地万物,宇宙万象的学说,对于当时识文辨字之人极少的时代,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和当时的儒家情况一样,真正明理
之人少之又少,而君王诸侯,追逐的永远只是自己权益。
最为落魄之时,便是在战乱四起的时候,道门之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天下各地都在打战,君王诸侯都在为了多挣得一寸
土地而大打出手。
道门犹如夹杂在乱世缝隙中的一页破纸片,变得岌岌可危,最糟糕的时候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道门开始了表与里之分,为了能够让道继续延续下去,能够求得生存,表的道依然在奉行着道的学说
,而里的道开始了鬼神之说的研究。
当时老子的九位得力弟子,都是有神通之人,他们表面上宣扬着道,而实际上是在寻找着能够见鬼之人,道开始分化了起
来,鬼神之说在民间信仰里由来已久,道门之里的人开始了根治民间的怪力乱神之旅。
经过一系列的暗中活动,在与鬼神的交互中,道门的名望在民间里开始流传起来,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道门的人数又活
跃增加了不少。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表和里的道门基本彻底的分开了,表的道是为了将道的一切传承下去,而里的道则是与鬼神打交道
,而老子的九个徒弟,在临走前分别继承了道门的九字真言,世代的传承下去。
听到这里张正清大致的明白了过来,为什么很多道士,他称之为假道士,他们根本不会什么术法,会的只有道门的学说。
此后的里之道的每一代传承之人在收了徒弟后,都会开始隐居起来,开始自身的修道,不再理会阳世间的事情,而徒弟每
逢九年,都会下山,斩妖除魔,这一切是为了给予弟子们各自去历练,将来有能力的弟子可以继承道门的真言。
“在我和师傅修行之前,便已经认识了无量道人,当时这无量山附近有几个城镇,我记得是一百多年前。”
一瞬间张正清惊异的看着青阳子,他看起来不过40多岁而已,但马上想想就明白了,术界里的修道之人,萃取的都是天地